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大家談 > 正文

經濟大家談 | 我國未來產業發展具有獨特優勢

經濟大家談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李曉華

未來產業是由前沿技術所推動、以滿足經濟社會不斷升級的需求為目標,會在未來發展成熟和實現產業轉化并形成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支撐和巨大帶動、但當前尚處于孕育孵化階段的新興產業。由于未來產業對于未來一個時期國家經濟發展、產業競爭乃至國家安全的重要作用,我國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前瞻謀劃未來產業”。未來產業的發展由基礎科學的突破開始,涉及產品原型開發、工程化商業化、大規模生產和市場銷售等一系列過程,每一過程都有其內在發展規律,需要相應的要素條件和外部環境支撐。我國在未來產業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獨特的優勢予以支持。

體制機制優勢。對未來產業支持政策的效果既取決于未來產業的方向選擇是否準確,還取決于能夠集中多少資源,能否高效地集中和利用公共資源。“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過去我們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依靠這一法寶,今天我們推進科技創新跨越也要依靠這一法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決策效率高,明確目標后可以迅速動員、集中未來產業實施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在研發環節,能夠集中力量建設大科學裝置,組建適應未來產業發展需要的新型研發機構;在產業化環節,能夠調動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將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向未來產業領域傾斜;在地方層面,能夠引導地方政府加大對未來產業的支持,全國形成支持未來產業發展的合力。

企業主體優勢。大量的創新和市場主體是未來產業成功的保障。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經濟體量居世界第二,擁有數量眾多的大學、研究機構和科學家、工程師隊伍,擁有世界最多的市場主體。截至2022年4月底,全國登記在冊市場主體中企業4991.9萬戶,個體工商戶1.06億戶,農民專業合作社222.4萬戶。制造業是未來產業的主要領域。我國由于產業發展時間短且增長速度快,因此細分市場中的企業數量較多,提供了當未來產業進入大規模產業化后對不同技術路線進行探索的空間。比如在動力電池領域,三元材料、磷酸鐵鋰、鈷酸鋰、錳酸鋰、氫燃料電池等不同技術路線在我國長期并存。

科技創新優勢。隨著我國各級政府持續加大對教育、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我國科技人才隊伍不斷擴大,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我國已經形成一支規模大、素質高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才隊伍,并且在科技創新領域的資金與人力投入持續快速增長。同時,我國科技創新的產出已經居于世界前列。我國的ESI論文數量及被引用次數躍居世界第二,2021年PCT國際專利申請再次蟬聯全球第一。我國已經涌現出一批世界領先創新型企業。持續增長的研發投入、高素質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隊伍、創新活躍的企業為我國前沿技術創新和未來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產業配套優勢。未來產業的技術創新涉及多學科知識的融合,商業化和大規模產業化需要國民經濟多個行業的支持,完善的產業配套對于未來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國擁有世界上最齊全的產業門類、最完整的產業鏈條、最完善的產業配套體系,能夠將新產品快速大規模產業化并在產業化過程中持續改進工藝、降低成本、提高性能的“創新型制造”是我國制造業的顯著優勢所在。我國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地形成了許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專業化產業集群。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報告,深圳-香港-廣州、北京在全球領先科技集群中分別居于第二和第三位。通過依托產業集群發展,可以進一步發揮集聚效應,更快地促進前沿技術向大規模生產階段轉化,有利于增強最終產品的綜合競爭力。

市場規模優勢。我國支撐未來產業發展的市場規模優勢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超大規模的國內消費市場。我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隨著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也將持續增長,同時居民消費還將向更高品質、更高性能的商品和服務升級,將會更好地契合未來產業的市場定位。二是超大規模的國內產業市場。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名副其實的增量大國,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114萬億元,占全球經濟的18%以上。我國還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和制造國,2021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了27.4%,制造業增加值連續12年位居世界首位。而且我國產業的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不斷向高質量轉型升級,為未來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場需求支持。三是超大規模的出口市場。我國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2021年貨物出口217348億元,比上年增長21.2%,服務出口25435億元,比上年增長31.4%。近年來,我國企業“走出去”投資的步伐加快,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不斷深入。在出口和投資的過程中,我國產品獲得國際市場的普遍認可,我國企業在海外建立起完善的分銷網絡和生產網絡,為今后未來產業產品和服務的出口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國超大規模市場一方面為前沿技術的工程化提供了充分的市場支持,另一方面,也能夠容納更多的技術路線競爭,多條技術路線都能在足夠大的市場支持下不斷演進,具有應對技術創新和應用場景不確定性的韌性。

[責任編輯:曲統昱]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