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才會勝利,堅持定能勝利。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時強調:“我們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有社區這個重要基層基礎,有能力也有實力實行動態清零政策,直至取得最后勝利。”如何理解動態清零的必要性、科學性、有效性?如何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與廣大讀者一起思考,進一步凝聚抗疫共識。
——編者
我國疫情防控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動態清零是綜合社會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可持續且必須堅持
盛夏時節,大江南北一片繁忙景象:工廠車間機器轟鳴,田間地頭搶抓農時,復商復市穩步推進……面對來勢洶洶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在各地各部門共同努力下,盡管局部地區仍有小幅波動,但全國疫情形勢整體保持平穩,國民經濟出現更多積極變化,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鞏固。這既是對“動態清零”總方針科學性、有效性的有力印證,也是對我們有條件、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的有力印證。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大考。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時強調:“如果算總賬,我們的防疫措施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面對世紀疫情的跌宕反復,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因時因勢不斷調整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國近三年的疫情防控實踐充分證明,動態清零符合國情、符合科學,路子是對的、效果是好的,是現階段我國及時控制疫情的最佳選擇。
評價防疫政策的最重要標準就是保護和挽救生命的成效。我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老年人口數量巨大,還有相當數量的兒童和有禁忌癥無法接種疫苗的人群,疫苗接種率尚未形成足以抵抗重癥和死亡的屏障,且我國地域廣闊,各地醫療衛生條件存在差異。如果搞“集體免疫”、“躺平”之類的防控政策,勢必會在短期內造成大量人群被感染,進而出現大量重癥和死亡病例,導致醫療資源擠兌,最終將造成人民生命、財產不可承受的損失,后果不堪設想。從實踐來看,正是因為堅持動態清零,我們才保證了極低的發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讓群眾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2歲,衛生健康事業各項指標持續優化。能取得這一成績,科學有力的疫情防控功不可沒。反觀一些國家今年初陸續放松防疫政策,但隨之而來的后果是病例數激增、死亡病例數高企。這恰恰說明,“躺平”不可取,“躺贏”不可能,動態清零才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踐行。
一時的“管”是為了更好的“放”。從短期來看,對兇猛疫情采取嚴格防控措施,難免會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一定的暫時影響,但放眼長遠,短時的管控換來的將會是更健康持久的發展。2020年,正因為我國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才最終在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保持全球領先地位,良好的疫情防控形勢提供了重要保障。實踐證明,動態清零不僅為我國發展創造了一個更健康、安全、穩定的環境,同時也為世界經濟帶來了更大確定性。
應該看到,動態清零并不是追求完全零感染,而是發現一起、撲滅一起,既不讓新冠病毒在疫情發生地流行,也防止病毒傳播擴散到其他區域。這也使得我們能較好地平衡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讓我們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今年3月以來,我們經受住了武漢保衛戰以來最為嚴峻的疫情防控考驗,這表明我國疫情防控效果是好的,效率是高的。就此而言,我國疫情防控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動態清零是綜合社會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可持續且必須堅持。
疫情越早得到控制,經濟社會發展受到的影響就越小。前不久,一家國際媒體網站刊登了一篇分析“動態清零”總方針并沒有削弱中國經濟實力的文章,指出過去3年來,中國在亞洲的經濟影響力其實是在增長,而非下降。當前,疫情還沒有見底,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還很大,遠沒有到可以松口氣、歇歇腳的時候。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堅定信心,排除干擾,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松勁心態,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我們就一定能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爭取今年我國經濟發展達到較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