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項政策協調配合、精準發力,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影響整個進程
落實好“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就要做到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方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有力應對困難挑戰特別是超預期因素沖擊,做了大量有成效工作。近期,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部分地區,復工復產正在有序推進。當前正處于決定全年經濟走勢的關鍵節點,必須搶抓時間窗口,努力推動經濟重回正常軌道。各地各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克難奮進,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早一天復工復產,就能多一天奪回損失,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應該看到,復工復產并不是人員召回、機器重啟那么簡單,還涉及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安全生產、物流等方方面面,企業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還需要克服供應鏈受阻、資金鏈緊張、訂單減少等困難。這說明,復工復產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項政策協調配合、精準發力,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影響整個進程。確保有原料可供應、有資金可周轉、有需求可支撐,讓復工復產成為可持續的過程,讓經濟既動起來更轉得好,是復工復產過程中必須解決好的問題。因此,推進復工復產,各地區各部門不僅要“扶上馬”,幫企業盡快把設備和人員配置到位、運轉起來,更要“送一程”,精準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進程中遇到的現實問題,助其盡快恢復正常生產水平。
支持復工復產,既要“加”支點、動能、信心,也要“減”堵點、稅費、障礙。疫情影響下,房租稅費有壓力、用工招工仍有不足、企業融資有困難……一系列問題都可能讓企業復工復產進程受阻。今年以來,我國宏觀政策靠前發力,加大力度穩增長,從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到出臺23條舉措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再到推出33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直指企業復工路上的各種難題。對各地來說,既要加大落實力度,真正讓這些好政策惠及廣大市場主體,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實施房租減免、財政貼息、就業扶持等措施,讓企業的復工復產之路更平坦。
支持復工復產,既要做好服務的“加法”,也要做好審批的“減法”。疫情影響下,優化營商環境對企業發展尤為重要。相關部門要切實把保市場主體放在緊要位置,設身處地幫企業想辦法、解難題。比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創造條件簡化復工手續,讓企業在開工、用工、物流等方面少一些等待時間;在保證監管到位的情況下,盡可能讓審批網上辦、辦事無接觸,讓企業不必為一紙證明奔波勞碌。類似這樣的營商環境“加減法”,能夠讓企業充分感受到政策的暖意,增強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信心和底氣。
今年以來,受疫情、國際局勢變化的超預期影響,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緊迫性尤為突出。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能“一刀切”、簡單化。各地各部門要認識到,落實好“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就要做到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就要有“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加快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越是困難時刻,越需要各地區各部門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與廣大市場主體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就一定能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