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政課自主學習順應了新時代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有助于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增強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新媒體環境下,面對思政課自主學習的諸多挑戰,高校應盡快轉變教師教學觀念,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營造自主學習環境,探索一條以新媒體為支撐,提升思政課自主學習能力與實效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 思政課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以新媒體促進高校思政課自主學習,是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其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路徑。進入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快捷性、互動性、大眾性等特征給傳統思政課教學模式帶來挑戰,迫切需要探索以新媒體為手段的思政課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激發大學生自主學習思政課的內生動力,進而把學好思政課變為學生內在主動的需求。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自主學習的重要意義
第一,高校思政課自主學習是順應新時代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伴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網絡媒體、數字電視媒體和移動通信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已經滲透到高校教學、管理與服務各個方面,對高校的教育教學方式和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和深刻變革。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的迅速普及使新媒體的“新移民”不斷增加,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越來越多,知識更新的周期大大縮短。只有不斷及時獲取信息、汲取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節奏。傳統的思政課學習模式和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顯然無法滿足學生需求,需要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和學習觀,這就使得自主學習成為時代發展的內在需要。新媒體的出現為高校思政課自主學習提供了多元化的平臺,各種慕課、微課、手機APP等網絡學習資源和平臺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思政課教育網絡資源庫。借助這一網絡資源庫,學生不再拘泥于傳統的學習形式,而能夠及時了解社會的最新發展動態,把握時代前沿問題,跟上時代發展步伐。
第二,高校思政課自主學習有助于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高校思政課要堅持學校教育與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既要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引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主體意識,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思政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強調知識教育的同時,更強調思想教育。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更多的是注重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學方法主要是老師對學生進行面授,學生對學習內容研究不透、理解不深,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切實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將新媒體技術融入思政課自主學習中,積極創設自主學習、親身參與的機會和環境,激發學生強烈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學生在參與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利用新媒體技術,主動建構知識,品嘗獲取知識的樂趣。通過自己對教學素材的研究分析,思政課教學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自主接受,進一步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第三,高校思政課自主學習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使學生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較強的理論修養,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主學習作為一種素質教育具體化的理論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素質教育的實質和核心。思政課的自主學習,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獲得,給學生預留一定的思考空間,可以自由探索,在探究性學習中讓學生體驗探索真理、尋求答案的過程。對于大學生來說,培養思政課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有助于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其認知水平和綜合素質,還有利于促進其全面發展,使其養成終生學習的良好習慣。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課的自主學習,可以使大學生通過多種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途徑汲取信息,提高其現代信息技術綜合素養和知識學習的效率,使其具備終身學習的欲望和能力,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自主學習面臨的挑戰
一是大學生思政課自主學習內在動力不足。自主學習是由學習者本人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這一過程不能由別人代勞。當前高校大學生在思政課自主學習方面明顯存在動力不足、興趣不高、能力不強等問題。大學生每周用于訪問慕課平臺或其他思政課教學資源網站的時間非常有限。有的學生在利用新媒體進行思政課自主學習過程中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學習專注度不高,時常會被微信“朋友圈”、手機游戲等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所干擾,導致自主學習效率不高、效果不佳。此外,大學生自主學習還存在學習動機實用化的傾向,部分大學生對于思政課學習傾向于個人發展或個人興趣的需要,但有的學生則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拿學分,并不是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或為了提高個人的思想政治素質,這是影響思政課自主學習的一大阻礙。
二是教師思政課教學理念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不適應。近年來,立足思政課建設新要求,很多高校進行了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嘗試,教師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角色認知等方面發生了變化,但從實際教學實踐來看,仍有部分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時代發展不適應。一方面,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式單一化,很多高校的思政課教學仍主要采用傳統的“我講你聽”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消磨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另一方面,教師只注重系統性講授教材內容,較少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很多高校思政課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面意識淡化,仍然認為自主學習不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或者認為學生的理解水平不足以支撐自主學習,從而較少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機會和條件。
三是大學生思政課自主學習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干擾。自主學習是面向理解的深度學習,與淺層學習相比較,其更加注重對知識的深度理解與實踐運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具有及時快捷、傳播主體去中心化、傳播方式交互性強等特點,因此,大學生的信息獲取渠道多、速度快。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也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利益關系頻繁調整,社會矛盾不斷增多,西方意識形態多方滲透,伴隨而來的是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思想文化交流與碰撞日益增多,各種社會思潮不斷涌現,并通過網絡新媒體平臺等渠道迅速傳播,致使高校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日益受到多元化影響。在此背景下,學生思政課自主學習的深度和效度會因多元社會思潮的傳播而有所下降。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提高對各種社會思潮的辨識力。
新媒體時代提升高校思政課自主學習的有效路徑
首先,應轉變教師教學觀念。一是及時轉變教學思維。教師教學要從“單向灌輸”向“引導交互”思維轉變。新媒體時代,思政課傳統的“老師說,學生聽”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思維已無法滿足學生需要,必須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引導性、交互性教學觀念轉變。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引導作用,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主動創設自主學習氛圍和環境,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設計者、監督者、評價者。為學生探究和小組討論提供更多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并形成自己的學習策略,將知識講授過程轉變為引導探究過程,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普遍提高教學能力。教師要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師要牢固掌握教材基礎知識,并不斷加強學習,擴大知識面,提高教學把控能力,從而能夠輕松駕馭課堂教學、自學自講、學生討論等教學環節和形式。要緊跟新媒體時代發展脈搏,及時學習掌握新媒體教學技術和軟件,運用恰當、新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并對其學習過程進行監督和評價。通過這種參與式、體驗式的學習過程實現思想理論的內化于心、外化于形,不斷提升自主學習的質量。
其次,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效果高低首先要看他對所學內容是否感興趣。學習是一種將外在知識觀念內化為自身精神養分的自主認識過程,如果沒有學生自主的內化,只靠教師單向的灌輸不會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思政課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以利用新媒體手段,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把復雜、抽象的理論知識通過文字、聲音、圖像等融合方式直觀、生動地呈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知識的愿望。同時,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機。學習動機是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行為的一種動力傾向,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認知以及預期目標等學習動機因素,有針對性的進行干預指導,引導學生進行客觀的自我評價,認識到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從而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僅需要學習動機和興趣,同時也需要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因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必須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自主學習方法和策略,包括對自身學習需求的判斷、自主學習時間的分配以及自主學習行為的反思等。新媒體環境下,要引導學生自主登錄優質的網絡思政課教學平臺,并在課上匯報學習成果,培養其學習、觀察和思維能力。
最后,應營造自主學習的校園環境。思政課的自主學習需要一個和諧、開放的校園環境以及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強網絡精品課程的開發利用,目前國內外許多高校均開設了網絡公開課并免費向公眾開放,國內的一些主流網站如新浪、網易等也都開發了網絡公開課專題網站。因此,高校教務部門、馬克思主義學院等相關職能部門要順應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或與主流商業網站合作,組織思政課教師錄制思政課網絡精品課程,并多渠道大范圍推廣,讓更多大學生受益。構建多元化的自主學習平臺,合理安排自學自講,注重引導學生把網絡新媒體作為認識工具,自主探究知識,加強學生網絡交流社區、紅色主題教育專題網站以及“兩微一端”建設,打造網絡思政平臺,通過平臺向學生推介優秀思政文章、名師微博等教育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思考或進行自主交流、發表見解,從而使學生能夠進行內容反思和知識建構。加強實踐教學,因成本、安全等因素,思政課實踐教學一直是困擾高校的一個問題,新媒體環境下可通過VR等技術建設虛擬實踐基地,讓學生足不出戶便可身臨其境,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作者分別為東北師范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研究生,長春人文學院講師;東北師范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導)
【注:本文系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可視化技術支持在線自主學習的效能研究”(項目編號:2021C85)和吉林省教育廳社會科學項目“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挑戰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JJKH20211305SK)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于東超:《守正創新: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的核心要義》,《中國高等教育》,2020年第17期。
責編/韓拓 美編/陳琳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