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券商資管私募規模的不斷提升,市場關注的相關產品估值問題越發凸顯。
多地監管機構陸續開出罰單,提示風險。例如,某頭部公司遭遇北京證監局監管點名,負有直接責任的資產管理部負責人被要求接受監管談話。深圳證監局也指出,在日常監管中關注到,部分機構管理的私募資管計劃在投資私募債過程中存在估值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一是未按照凈值化管理的要求,對私募資管計劃進行公允估值;二是對不同產品持有的同類資產采用不同估值方式,違反了相關法規關于估值一致性的規定。要求相關機構高度重視產品估值管理工作,切實提高合規意識,完善估值管理內控機制。
今年年初資管新規正式落地,各類理財、債券、信托產品不得保本保息,也不得剛性兌付。在這個轉型趨勢底色之上,基金估值問題開始廣受投資者關注。公募基金由于信息披露規范,相關模板和表述格式化、標準化,市場質疑較少。但是一些私募資管計劃、專戶產品等從監管角度看,信息披露不規范、不透明,估值管理內控機制不到位,導致估值問題頻發。
2017年,證監會發布《中國證監會關于證券投資基金估值業務的指導意見》,就基金估值業務和份額凈值計價有關事項進行規范。而根據《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運作管理規定》,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應當定期對資產管理計劃估值執行效果進行評估,必要時調整完善,保證公平、合理。當有充足證據表明資產管理計劃相關資產的計量方法已不能真實公允反映其價值時,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應當與托管人進行協商,及時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方法對資產管理計劃資產凈值進行調整。
但是,目前市場環境和監管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上述相關規定比較粗略,細節約定不那么詳細,執行起來會有打“擦邊球”現象,且沒有根據資管新規、新會計準則等進行最新配套更新。資管私募如何采取科學的估值程序、合法的估值方法、合理的定價邏輯,這些都需要更加明確的可操作的行業估值指引。正如有網友指出,呵護機構不能“過”,脫離行業發展本源。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監管的“探照燈”頻頻關注私募產品估值問題。
不過,相關機構也有苦衷。券商私募資產管理規模的增長與機構業務的發展密不可分。部分機構客戶與券商在估值方面存在理解分歧,也會提出相應意見和要求,不然就“用腳投票”。當然,這并不是為違規行為開脫,但背后的治本之策也需要思考。
隨著財富管理需求的大爆發,資管產品發展面臨新機遇。但也正因為其“新”,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新問題。問題是導向,也是著力點。如何以“有序”促“長遠”,以規范和監管促發展,都是投資者越來越關心的問題。既扎密監管籬笆,也要給資管產品足夠發展空間,保障資管新規真正落地實施,在這個方面,行業自律組織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筆者建議,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應盡早出臺最新的相關估值指引,以更有效指導行業發展。有了行業明確、可操作的規定,相關機構想打“擦邊球”也打不著,行業對公允價格的理解達成共識,風險防控更完善,有利于減少糾紛,更好保護投資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