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是推進鄉村振興、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路徑。山東省在落實農業產業“鏈長制”中創新“農業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小農戶”經營模式,積極培育農業龍頭企業;不斷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能力;引導小農戶發展地方優勢農業產業。這種經營模式實現了小農戶與大市場的高效銜接,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生活積極性,通過發展農業產業讓農民富了起來。為了實現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解決特色農業發展的短板弱項,打通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斷點”,推動特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推動企業化,搭建起小農戶與大市場銜接的橋梁。促進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效銜接需要抓緊農業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家庭農場。一是通過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建設農產品研發、加工基地,培育高端特色農業品牌的方法,將農業龍頭企業打造成推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二是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農業龍頭企業為切入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根據市場需求與龍頭企業制定農產品研發、生產、加工的標準,不斷更新農產品技術,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業產業鏈中的話語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制定農產品加工標準的同時,積極引導小農戶按照農業龍頭企業的需求,推動農產品的優化升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業全產業鏈打造過程中不僅促進農業產業規模化和專業化,而且還能夠維護小農戶的利益。
加快標準化和規模化,提升特色農業的品質。推動特色農業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不僅要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還需要發揮市場的作用。一是政府引導各方建立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長效機制。對于特色農業而言,應當充分利用國家對“一縣一特”的扶持政策,加大對標準化和規模化特色農業基地的扶持力度,多措并舉支持農業龍頭企業推行特色農業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提升農業龍頭企業的產品品質和檔次。二是合理利用耕地占補平衡政策和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將分散的種植養殖農用地調整為連片的種植養殖用地,將農業種植養殖用地現實需求與農業種植養殖用地規劃統一。
實現循環化,加大對綠色種養循環農業支持力度。糞污資源化、秸稈資源化是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的關鍵,解決好種植業便捷利用糞污和養殖業高效利用秸稈就是打通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發展“堵點”。一是加大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的研發力度,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動與農業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合作,共同研發種養結合的循環農業發展新技術。二是探索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模式,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核心,以種植業秸稈為紐帶,養殖業糞污為基礎,構建綠色種養循環農業新模式。三是完善對循環農業的補貼方式,強化對以畜禽糞污為原料的有機肥生產廠家的財政補貼力度,提高有機肥廠家使用畜禽糞污的積極性;同時對使用有機肥的種植戶給予一定的補貼,提高農戶使用有機肥的積極性。
推動生態化,理順特色農業發展的環保機制。推進特色農業生態化要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小農戶的引導作用。一是提高種植養殖戶,特別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廢棄物的治理力度,重點指導或補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做好沼氣池、厭氧發酵池和排污溝等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將小規模養殖戶的廢棄物運送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的環保基礎設施內,保證小規模養殖戶畜禽養殖場產生的糞污也能夠進行無害化處理。二是政府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訓力度,改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重生產、輕環保的意識,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綜合養殖水平。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小規模種養殖戶的帶動,減少小規模種養殖戶的糞污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