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淳安縣踐行“先富幫后富、區域共同富”的理念,建立多個現代化共富農業產業園,結合區域資源分片發展特色經濟。圖為該縣楓樹嶺鎮下姜村,青山相伴、綠水環繞,農居錯落有致,現代化休閑農業產業園區整齊有序,呈現出一派鄉村振興美景。毛勇鋒 攝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實現共同富裕需要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提高和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成熟和完善,本身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特別是對于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國家來說,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一個極其艱巨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應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實現共同富裕是古往今來人類的共同夢想。中國古代關于“小康”“大同”的追求,西方關于“烏托邦”的思想,都體現了對共同富裕美好夢想的憧憬和向往。然而在生產力水平低下、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制度下,共同富裕只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直到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共同富裕才從空想變為科學。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在未來社會“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社會主義制度以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基本特征,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社會再生產活動以全體社會成員充分參與的高水平社會化大生產為路徑,以不斷滿足全體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
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實現共同富裕作為奮斗目標。百年來,我們黨堅持實行共同富裕政策,并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毛澤東指出:“現在我們實行這么一種制度,這么一種計劃,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強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強些。而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如果搞兩極分化,情況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區域間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展,相應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會發展,就可能出亂子。”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進行長期艱辛奮斗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歷史性地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讓實現共同富裕有了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這些重要論述,凸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性質,為實現共同富裕指明了前進方向。
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條件
經濟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最基本條件,共同富裕要建立在高度發達的物質生產力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目標,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中國共產黨始終秉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在異常艱難復雜的國情和歷史條件下,逐步探索找到了中華民族解放的道路,找到了社會主義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廣大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實行“耕者有其田”,奪取了中國革命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為擺脫貧窮落后、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依靠社會主義制度突出整體利益的優越性,在一窮二白的經濟條件下,保障了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實現了基本溫飽,形成了和平穩定、欣欣向榮的社會面。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認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果斷打破傳統體制束縛,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依靠改革這個關鍵一招,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推動中國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發展階段新變化,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當前我國仍然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發展經濟仍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因此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為實現共同富裕筑牢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高質量發展基礎上穩步推進共同富裕
我國已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征程,必須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通過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社會生產力,堅持完善和增強政府在社會公共產品方面的職責和能力,系統全面地探索和完善實現共同富裕的路徑。
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要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特別是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我國1.5億個市場主體承載著數億人的就業創業,是保民生的基本盤。要充分釋放經濟增長潛力,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大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力度,積極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進入合理區間,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要繼續面向市場主體實施新的減稅降費,幫助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恢復發展。要加大對實體經濟融資支持力度,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要抓好重點群體就業,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通過更充分的就業促進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斷擴大。
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公共服務政策制度體系,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領域精準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要充分發揮好政府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關系全體人民共同利益的產品、服務供給方面的作用,壓實責任,提高效率。特別要面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盡快啟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從有到好的奠基升級工程。針對當前擴大內需的目標,政府要積極增加投資,發揮帶頭作用。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要加快做好長遠發展綜合規劃,指導城市地下管網、綜合交通運輸、大江大河水利治理、生態環保、教育、醫療衛生事業等方面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加快儲備,促進財政、貨幣政策相關資金充分發揮作用。
加強對高收入的規范和調節,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合理調節過高收入。要清理規范不合理收入,整頓收入分配秩序,堅決取締非法收入。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基本方向,在改革深化中不斷探索規范完善資本等要素市場體系,使其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要求、社會發展進步的基本要求日益協調統一。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使其促進競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支持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更好更充分地發揮出來。要堅持以立法和法治建設規范市場行為和政府行為,促進經濟社會活動依法有序高效進行。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