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前沿理論 > 正文

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根本遵循

——學習習近平《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思想、法律、體制、組織、作風上全面發力,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面,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黨領導人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標志性、創新性、戰略性重大理論成果。認真學習習近平《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于我們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堅持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

堅持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是貫穿本專題文集的一條紅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項;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戰;在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中,美麗中國是其中一個。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在專題文集的開卷篇《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等重要文稿中,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的要求,指出,要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優越性,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更加注重保護和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必須加強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對本行政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負總責,要做到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壓實各級責任,層層抓落實;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獎懲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要建設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要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心懷“國之大者”,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堅決做到令行禁止,確保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只要共產黨員首先站出來、敢于沖上去,就能把群眾帶動起來、凝聚起來、組織起來,打開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事業。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最為基礎的條件,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講話站在人類文明、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系統全面闡述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指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總結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要求。只有尊重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這個道理要銘記于心、落實于行。在生態環境保護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全黨同志都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指導,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全面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從總體目標、基本理念、主要原則、重點任務、制度保障等方面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全面系統部署安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領域,要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導向,抓好已出臺改革舉措的落地,及時制定新的改革方案,加快創新驅動,以低碳經濟推動發展,轉變傳統生產和消費方式。培育生態文化,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堅持重點突破,在整體推進的基礎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銜接,實現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方針、基本途徑、基本動力、重要支撐和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對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和戰略指導。專題文集收入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等文稿中都有集中體現。

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大民生實事緊緊抓在手上。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專題文集貫穿了一個重要思想,這就是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正是基于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看得很重,盯住不放,對一些破壞生態環境的事件格外警惕。在正定、廈門、寧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間,都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重大工作來抓。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分別就嚴重破壞生態環境事件以及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嚴肅查處,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徹底解決絕不松手,確保綠水青山常在、各類自然生態系統安全穩定。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但成效并不穩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現反復,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松勁、不開口子。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規性和非常規性關口。這是一個鳳凰涅槃的過程。如果現在不抓緊,將來解決起來難度會更高、代價會更大、后果會更重。我們必須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

二、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這部專題文集以“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題,全書都貫穿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這個問題的深邃思考。

人與自然共生共存。2016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綠色發展,就其要義來講,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在《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等文稿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自然是生命之母,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內一切生物的搖籃,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人類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歸根結底是自然的一部分。當人類友好保護自然時,自然的回報是慷慨的;當人類粗暴掠奪自然時,自然的懲罰也是無情的。自然遭到系統性破壞,人類生存發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生態環境變化直接影響文明興衰演替。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古代中國四大文明古國均發源于森林茂密、水量豐沛、田野肥沃的地區。而生態環境衰退特別是嚴重的土地荒漠化則導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衰落。我國古代一些地區也有過慘痛教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古今中外的這些深刻教訓,一定要認真吸取,不能再在我們手上重犯!要深化對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規律性認識,全面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這個旗幟必須高揚。在《共謀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等文稿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工業化進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也產生了難以彌補的生態創傷。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走到了盡頭,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協調人與自然關系,把人類活動限制在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矛盾。

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強調,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許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國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在《著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等文稿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要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保持戰略定力,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三、牢固樹立和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重要的發展理念。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切實把生態文明的理念、原則、目標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這部專題文集收入的重要文稿,充分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原創性思想和重大理念的精辟論述。

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闡述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揭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指明了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是2014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講話的一部分。指出,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只要堅持正確的發展理念,產業和生態完全可以相得益彰、和平共處。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要堅持以生態文明的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壞了,而是要把它保護得更好;我們強調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不是不要發展了,而是要扭轉只要經濟增長不顧其他各項事業發展的思路,扭轉為了經濟增長數字不顧一切、不計后果、最后得不償失的做法。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本書以此為題集納的一篇文稿,收入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2月至2021年7月有關重要論述。指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只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環境投入不是無謂投入、無效投入,而是關系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投入。發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舍棄經濟發展而緣木求魚,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在《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等文稿中,習近平總書記對這個問題作了集中闡述。指出,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要把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堅持不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把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色生活方式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同每個人息息相關。要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廣泛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創建活動,推廣綠色出行,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開展廁所革命,通過生活方式綠色革命,倒逼生產方式綠色轉型。

四、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尋求新的治理之道,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這部專題文集對此作了重點反映。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關系十四億多中國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選擇。在《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力度》《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堅決打好打勝污染防治攻堅戰》等文稿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環境問題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否得到人民認可的一個關鍵。要以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水、土壤污染等突出問題為重點,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有關地區和部門要立軍令狀,立行立改,不能把霧霾當成茶余飯后的一個談資,一笑了之、一談了之了!強調,要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工作力度、投資力度、政策力度,集中優勢兵力,動員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打幾場標志性的重大戰役。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重中之重。要打好碧水和凈土保衛戰,全面落實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渤海綜合治理、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計劃,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堅持系統觀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實施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如果種樹的只管種樹、治水的只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在《保持山水生態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等文稿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森林和草原對國家生態安全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林草興則生態興。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要按照生態系統的內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增強各項舉措的關聯性和耦合性。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多同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嚴格、法治不嚴密、執行不到位、懲處不得力有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一文,集納了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2月至2021年5月有關重要論述。強調,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治標治本多管齊下。保護生態環境,不僅要有立竿見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續的制度安排。要落實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嚴格考核問責。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責。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對突破三條紅線、仍然沿用粗放增長模式、吃祖宗飯砸子孫碗的事,絕對不能再干,絕對不允許再干。特別是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建得好、用得好,敢于動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問題不放松,成為推動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硬招實招。要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構建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制度機制,提高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五、積極參與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也是人類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家園。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各國的共同責任。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就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清潔美麗世界提出的中國智慧和方案,是這部專題文集突出反映的重點內容。

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中國經驗、貢獻中國力量。中國既加強自身生態文明建設,主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責任,又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合作,同世界各國一道,努力呵護好全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我國率先發布《中國落實二〇三〇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向聯合國交存《巴黎協定》批準文書,認真落實氣候變化領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諾。我國長時間、大規模治理沙化、荒漠化,庫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實踐,為國際社會治理生態環境提供了中國經驗。經過長期努力,我國森林資源增長面積居全球首位。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系統,成為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開展PM2.5治理的發展中大國,形成全世界最大的污水處理能力。成為對全球臭氧層保護貢獻最大的國家。有效保護修復濕地,生物遺傳資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習近平總書記倡議的共建“一帶一路”把綠色作為底色,建設更緊密的綠色發展伙伴關系,發起系列綠色行動倡議,采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一系列舉措,持續造福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各國人民。

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領導人氣候峰會”等國際場合,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單邊主義不得人心,攜手合作方為正道。要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有效遵守和實施國際規則,不能合則用、不合則棄。要攜手合作,不要相互指責;要持之以恒,不要朝令夕改;要重信守諾,不要言而無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在環境問題上的歷史責任和現實能力存在差異。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堅持公平公正惠益分享,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必須開展全球行動、全球應對、全球合作,凝聚全球環境治理合力,才能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態文明之路行穩致遠,讓發展成果、良好生態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二〇三〇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二〇六〇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部署“雙碳”工作,強調要堅持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范風險的原則。黨中央已經出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批準了碳達峰行動方案,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任務極其艱巨,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中國會全力以赴,同各方一道,合力保護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世界。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我們要通過深入學習習近平《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部重要著作,進一步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

[責任編輯:趙光菊]
標簽: 中國   根本   建設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