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學術人生 > 正文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我國目錄學鼻祖劉向的治學之道

劉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漢朝宗室大臣,經學家劉歆之父,我國目錄學鼻祖。劉向勤于治學,學識淵博。東漢班固在《漢書》中稱贊劉向等人“博物洽聞,通達古今,其言有補于世”。劉向自幼好儒學,能詩賦,曾奉詔整理五經秘書、諸子詩賦近20年,不僅對我國古籍的整理保存作出了巨大貢獻,也為后世留下了不少讀書治學的精神遺產。他所編撰的《說苑》一書,按類記述春秋戰國至漢代的遺聞軼事,以記述諸子言行為主,內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該書第三卷為《建本》,其內容多為勸學,把學習作為修行正身之本,集中反映了劉向的讀書治學思想。這些讀書治學思想,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學以益才礪以致刃。學習是增長才干的“磨刀石”,欲成棟梁之材,唯有學習。劉向在《說苑·建本》中引用子思的話:“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要想增加才干就需要加強學習,要使刀刃鋒利則需要勤加磨礪。“唯學問可以廣明德慧也”,多讀書才會增長自己的才智,成為品德高尚的人,故“君子不可以不學”。

針對西漢當時士大夫不學無術浮躁的風氣,劉向規勸時人要重視學習,切勿懈怠懶惰。在《說苑·建本》中,劉向引用孟子的話說:“人皆知以食愈饑,莫知以學愈愚。”劉向認為,“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人才雖高,不務學問,不能致圣”。有的人雖然天資很高,但如果不努力學習,最后也不能達到圣賢的境界。“今人誠能砥礪其材”,“日夜興起,厲中益知”,不斷增益智慧,才能“卓然獨立,超然絕世”,“然莫能為者,偷慢懈墮,多暇日之故也,是以失本而無名”。因此,告誡人們不要虛耗光陰,而應“追觀上古”,勤于學問。

在《說苑·建本》中,劉向收錄了晉平公與師曠關于讀書應趁早和學無遲暮的對話,強調“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從幼時就應該勤奮讀書,“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少壯之時,精力旺盛,記憶深刻,有助于學。然而,如果少壯之時未學,老年開始學,亦不為晚,“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劉向自幼好學,潛心學術。班固在《漢書·劉向傳》中說:“向為人簡易無威儀,廉靖樂道,不交接世俗,專積思于經術,晝誦書傳,夜觀星宿,或不寐達旦。”劉向性情沉靜寡欲,勤奮好學,專心研究學術,常常通宵達旦,最終成為學識淵博的通儒。

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在《說苑·建本》中,劉向講述了寧越與友人、梁丘據與晏嬰兩段關于讀書鍥而不舍的對話,提出讀書治學要勤學不輟、馳而不息的治學主張。在劉向看來,讀書治學貴在堅持,要想成才,唯有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寧越為戰國時中牟人,世代以耕田為生,但他苦耕之勞,謂其友曰:“何為而可以免此苦也?”友曰:“莫如學,學二十年則可以達矣。”寧越為免除耕田之勞苦,立志求學,苦讀十五年,“人將休,吾將不休;人將臥,吾不敢臥”,別人休息的時候,他讀書,別人睡覺的時候,他不睡覺,刻苦讀書15年后,因為品學兼優,周威公聘他為師,終于實現了他的志愿。“夫走者之速也,而過二里止;步者之遲也,而百里不止。今寧越之材而久不止,其為諸侯師,豈不宜哉!”跑雖然速度快,但不能堅持遠距離即停止;步行雖然速度慢,但能堅持走過百里而不停止,最終才能走得更遠。讀書治學亦是此理,欲速則不達,需要孜孜不倦,一以貫之,如同寧越一樣,學而不止,終為諸侯師。

春秋時期的齊國大夫梁丘據對晏嬰說,“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梁丘據覺得他至死也趕不上晏嬰的成就,晏嬰則說,“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嬰非有異于人也,常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難及也。”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往往可以達到目的地。晏嬰并沒有比別人特殊的才能,只是經常學個不停,做個不休罷了。正是靠著這種執著進取的精神,其貌不揚的晏嬰,成為齊國歷史上與管仲并稱的大政治家。劉向通過梁丘據與晏嬰的對話,借晏嬰之口,闡明了做任何事情,包括學一門學問,都要持之以恒,不斷努力,只有“常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才能獲得成功。

親賢學問切磋琢磨。劉向主張讀書治學要“親賢學問”,“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多親近賢能的人,多向其學習并咨詢請教,這樣才會對自己的德行有所幫助。讀書治學還要多與他人切磋交流,如《詩經》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通過切磋琢磨,相互研究探討,以取長補短。

讀書治學應學會“好問”。“學問”二字,即“學”后面要緊跟著“問”,勤于向人請教,不懂就要問,“好問近乎智”。劉向說,“君子不羞學,不羞問”“訊問者智之本,思慮者智之道也”。向別人請教是增進智慧的辦法,常常用腦思考,是促進智慧的方法。一個人如果“不好問訊之道,則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軀也?”遇到不懂的問題,如果不向人請教,那就是砍斷智慧的根本,而堵塞智慧的源流,這怎能立身于世?想要有所成就,就需要多親師取友,多向賢明之人學習請教。

研究學問還離不開相互切磋琢磨。切磋琢磨原本是指對美玉、象牙等物的雕琢過程,象牙、美玉如此質美之物經過不斷打磨,方可成為寶物;而人之學問,同樣需要經過切磋琢磨,互相問難,互相啟發,在彼此商討中學習長處,糾正缺點,如此才能使人增益其智,發展成才。

博學多聞不拘門戶。讀書治學應博學多聞,通達古今,學業的精深要以廣博的知識為基礎,要做到目光開闊、視野遠大,不拘泥于世俗的偏見,不固執于師法、家法的門戶之見。

在《說苑·建本》中,劉向引用孟子的話說:“人知糞其田,莫知糞其心”,然而“何謂糞心?博學多聞”,即人們往往知道給他的田地施肥,卻不曉得修養他的心。而要修養培育其心,使之成才,就需要多讀書,多聽聞。通過廣博的學習,才能獲得精深的知識,才能讓身心得到養分。

公元前26年,劉向奉詔校勘皇家所藏秘書,校書長達近20年。他借校理皇家藏書之機,博覽群書,通達古今,成為西漢成帝以前幾乎所有中國古籍的經眼人。劉向一生著述豐富,曾整理編撰《說苑》《列女傳》《新序》3部征引史料極為廣博、眾采百家典籍而成的著作。在著作中,劉向不拘門戶,雜糅各家思想,以儒家思想為主,整合和吸收了百家思想,包括道家思想、縱橫家思想、法家思想及陰陽家思想等。他通過閱覽百家典籍,使其治學視野開闊、見解獨特超群,對各種經說廣泛涉獵、博采眾家、匯通各家各派之學,最終形成自己有見地的學術。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劉向   目錄學  

相關新聞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