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
據媒體日前報道,北京消協在調查了16個平臺、提取了32個模擬消費體驗樣本后發現,竟有14個樣本的新老賬戶價格不一致。在某外賣平臺,同一飯店的相同飯菜,老用戶賬號不僅比新用戶賬號少了7元“雙重補貼”紅包,而且配送費也比新用戶少優惠0.4元。
3月1日起,《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開始施行。《規定》要求互聯網平臺在算法推薦上提高透明度,保障用戶知情權、同意權、刪除權等權利,并且不得利用推薦算法謀取不法利益,比如通過算法推薦進行大數據“殺熟”。針對互聯網消費調查暴露出的種種問題,我們不僅需要加快完善監管體系,還須切實推動法律法規執行落地。
當前,我們對于推薦算法采用的是備案制,但推薦算法存在非常普遍的日常更新,這會產生兩個問題:一是備案算法與實際推薦算法存在差距,平臺以舊算法備案來蒙混過關;二是部分互聯網平臺逃避算法推薦備案責任,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需要履行算法備案的義務。
對此,筆者認為,應由專業部門來主抓算法推薦,通過詢問函、警示函、關注函等方式督促互聯網平臺對推薦算法及時備案,并督促平臺實時更新備案算法。還應更加簡化備案流程,在算法監管中對算法備案做出專業評估,及時發現違規問題。同時,強化對推薦算法實施事前、事中管理,提前預防和警示平臺的算法違規行為。
此次《規定》賦予用戶自主選擇權和知情權,在執行中也要考慮賦予用戶監管權力。用戶可對推薦算法的潛在違規行為保持合理懷疑,對用戶遭遇的價格壟斷、大數據殺熟等算法問題,應確保有暢通便捷的渠道進行申訴。監管部門甚至可考慮通過適當獎勵來激勵用戶監督。中國的網民數量已超過10億人,他們才是互聯網真正的主人,激勵規模如此龐大的群體參與監管,將能從海量推薦算法中提前發現更多問題。
徒法不足以自行,還須南門立木。監管算法推薦服務,在確立規則之外,還可以通過案例促管理,為未來推薦算法監督管理提供指引。此外,還應引導平臺相互監督算法規范,行業協會亦可以通過算法推薦標準制定的方式,規范同行業推薦算法,來實現算法的合規化和標準化。算法推薦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領域。一些平臺推薦算法過度復雜或者隱秘,監管往往無跡可尋。或可引入專業的第三方推薦算法評估機構,以對推薦算法做出更加客觀、專業的評價。總之,需有關部門、消協、用戶、平臺、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行業協會等主體共同參與,協力完善監管體系,才能確保《規定》切實落地。
值得指出的是,《規定》的目的并非遏制互聯網推薦算法的發展,恰恰是通過制定規范推動推薦算法健康有序發展。未來,隨著推薦算法正面效應的釋放,價格壟斷、大數據“殺熟”、盜取用戶信息等將得到有效遏制,互聯網用戶將收獲更加美好的使用體驗,并充分享有選擇權和知情權。
(作者:盤和林,系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