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銀保監會印發《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與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公布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一起,通過強化頂層設計、加強政策規范,將推動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邁向規范有序、更成體系的新階段。
當前,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浪潮拉開序幕,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在重構全球經濟。在我國,近年來數字經濟快速增長,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領域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8.6%,規模位居世界第二。應該說,數字經濟是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的關鍵力量,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可見,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數字金融,既是金融業順應全球和全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內在需要,更是金融業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動行為。在這種情況下,銀保監會印發《意見》,及時且必要。《意見》要求銀行保險機構健全數據治理、提升科技能力,對戰略風險、創新業務的合規性、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及外包風險等加強管理,防范模型和算法風險,強化網絡安全防護,妥善保護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有助于數字化轉型行穩致遠。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轉型不是金融業的選擇題,而是所有金融機構的必答題,是時代賦予的重要機遇。對銀行保險機構而言,應以《規劃》和《意見》公布為契機,構建戰略、組織、業務、技術、人才、生態“六位一體”的實施體系,加快推進、深化數字化轉型,不斷提升數字化水平,增強與數字經濟的適配性,提升競爭力。
對金融管理部門而言,應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細則,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規劃》和《意見》更好地落地實施,引導和推動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與此同時,還要高度重視中小銀行保險機構技術、人才和資金等短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它們邁過“轉型鴻溝”。比如,加強云計算中心和公共技術平臺建設,推動技術共研、資源共享,降低中小金融機構轉型成本;支持中小銀行在省會城市等設立研發中心,更好地引入金融科技專業人才,培養一批具有“專精特新”優勢的中小銀行。實施差異化監管,對互聯網存款、貸款等政策適時調整和優化,激勵中小銀行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發揮體制機制靈活、貼近市場和客戶等優勢,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更多個性化、精準性的產品和服務。
(作者系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