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京召開《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簡稱《藍皮書》)發布會,并在會上介紹,2022年航天科技集團計劃安排50余次宇航發射任務,發射140余個航天器;全年載人航天工程實施6次發射任務,以天和核心艙為控制中心,問天、夢天實驗艙為主要實驗平臺,常年有人照料的空間站全面建成,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以及多型商業運載火箭將開展首飛。
《藍皮書》顯示,2021年,中國航天發射活動繼續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共執行55次發射任務,發射115個航天器,發射航天器總質量再創新高,達到191.19噸,同比增長85.5%。
其中,2021年航天科技集團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完成48次發射任務,全部取得成功,發射次數居世界宇航企業第一,發射航天器總數量103個,總質量189.65噸。年度內,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實現第400次發射,百次發射周期縮短至33個月,實現連續75次成功發射,已具備發射低、中、高不同軌道,不同類型載荷的能力,運載能力、可靠性、成功率邁入世界前列。
據介紹,2022年,航天科技集團的宇航發射和研制工作仍將高位運行,繼續開啟“超級模式”。航天科技集團有關專家介紹,建造空間站是建設科技強國、航天強國的重要引領性工程,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今年將完成6次重大任務,包括天舟四號和天舟五號兩次貨運飛船、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兩次載人飛船和問天實驗艙I、夢天實驗艙Ⅱ發射以及在軌交會對接、出艙活動和飛船返回任務,2022年將全面建成空間站。
“空間站任務規劃包括三個階段,即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建造階段和運營階段。”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柏林厚介紹,目前,空間站任務正處于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駐留6個月返回后,研制隊伍將對空間站整個關鍵技術驗證情況進行全面評估,結果滿足要求后轉入建造階段。
與此同時,2022年,航天科技集團將重點開展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測器等為代表的多個型號研制工作,推動衛星應用積極服務國家戰略目標,打造“航天+信息化+”產業形態,加快建設高軌衛星互聯網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民商一體的衛星遙感綜合運營服務體系,北斗應用向系統集成和增值服務延伸。
在服務社會民生和國民經濟發展上,2022年航天科技集團將發射多顆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科研衛星和業務衛星,滿足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業草原、應急救災、氣象、廣播電視等各個領域應用需求。
2021年我國商業航天發展步入“快車道”。《藍皮書》顯示,2021年,全國商業航天有關企業超過160家,全年商業航天融資額超64.5億元。北京、山西、上海、浙江、廣東、湖北等多個地區相繼出臺商業航天發展規劃和指導意見,推進打造航天產業集聚區,助力商業航天發展。
商業發射服務領域,2021年度商業發射次數再創新高。其中,由航天科技集團研制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向國際國內市場提供整箭發射、集簇發射、搭載發射、組網發射等多種服務,長征二號丁、長征六號等運載火箭共實施了5次商業發射任務,長征六號實現了中國首次商業“拼車”發射,有效提升了商業發射的任務適應性和市場競爭力。
面向2022年,航天科技集團全年發射計劃中還包括北京三號B星,鐘子號衛星星座03組衛星等多次商業發射任務。
此外,多型運載火箭將取得新突破。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五B火箭副主任設計師劉秉介紹,2022年,長五B火箭將先后發射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目前長征五號B遙三火箭已完成總裝總測,長征五號B遙四火箭正在開展總裝工作。研制隊伍將進一步優化流程、完善預案、細化操作,確保空間站建造任務的圓滿成功。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八號火箭副主任設計師陳曉飛介紹,長八火箭將擇機完成遙二發射任務。遙二任務為不帶助推器的新構型首飛,同時也是多用戶共享發射,共發射7家全商業用戶研制單位研制的22顆衛星,將創造我國一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