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的合作教育、德國的“雙元制”以及日本“產學官”產教融合經驗,啟示我們在高校產教融合過程中,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和引導,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打造創新聯盟,營造產教融合創新生態,樹立能力培養理念,增強學生個人能力與行業需求吻合度,搭建高校主導下的產教融合平臺,拓展實踐鍛煉空間,改革考評體系,激發師生參與項目實踐的積極性。
【關鍵詞】中外高校 產教融合 企業 【中圖分類號】F279.2 【文獻標識碼】A
高校作為教學和科研的高地,是新知識和新技術的來源。新知識和新技術的使命是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得到利用并產生一定的經濟規模,這需要通過產業來實現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轉化。因此,高校職能的履行必然不能脫離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以及與具體行業部門的交流。我國產教融合的教育理念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思想中已有體現,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高等教育產教融合模式,但仍有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的空間。
我國高校產教融合的發展現狀
產教融合的政策體系日益完善。我國高校產教融合的教育理念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歷史演繹,但政策層面的布局在近些年才漸漸形成體系。2010年,教育部將“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寫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5年,《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到“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校企協同育人”。2015年以來,一系列促進高校產教融合的重要文件密集出臺。產教融合改革從“試水期”逐漸進入“深水區”,已然成為政府、高校和企業協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條重要渠道。
高校和企業在發展理念上存在差異。在產教融合實踐中,首先,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最大的障礙在于根本目標不同,高校的根本職能在于人才培養,而在市場經濟中,盈利是企業的重要目標。目標的差異使校企雙方在對產教融合的目標定位和實施路徑上產生一定差異。其次,校企雙方的責任和收益劃分很難清楚界定,難以平衡人才培養和經濟效益,雙方共同的最大利益可能是短期的,缺乏長久堅持的動力和基礎。最后,校企合作需要長期投入,在這一過程中常常會受到雙方人事、政策、制度的制約,長期來看存在不確定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校企雙方對產教融合的熱情。
課程設置滯后于行業發展前沿。高校在科研上是超前的,但跟行業前沿相比,在課程的設置上又是滯后的。課程設置滯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實踐經驗的缺失,雖然很多專業課已經有課程設計等實踐環節,但仍然無法與行業發展看齊,無法將行業最新的技術、理念、經驗帶入課堂。產教融合能很好地解決當前課程設置的不足和缺憾,可以打破產業與課堂的鴻溝,將最新的行業知識和經驗運用于課堂中,使課堂跟上行業和時代的發展步伐。
國外高校產教融合模式分析
合作教育模式:產教融合模式的起源。產教融合起源于美國合作教育,該模式由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赫爾曼·施奈德教授發起,并在辛辛那提大學實施。美國合作教育會議把“合作教育”解釋為一種將理論知識學習、職業技能培養和實際工作經驗相結合的教育方式,是為了讓學生在復雜多變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和發展。這樣的教育理念直接影響了美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為此后理工科高校與相關行業的共同繁榮奠定了理論基礎,也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得到深刻的體現。
從美國高等工程教育發展的歷史來看,美國工程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從技術范式到科學范式再到工程范式,更強調工程師的綜合能力。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工程教育更注重創新人才的培養,致力于培養工程領域的優秀革新者。隨著合作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單純的工科課程已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因此,美國高校往往采取更靈活的培養方式。在開展教學前就對學生進行合作教育理論方面的培訓,使他們提前了解今后要接受的教育形式。同時,在合作教育的過程中與企業建立聯動反饋系統,通過對社會需要和教學阻礙因素進行溝通來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實現課程體系的動態優化。
“雙元制”模式:工程師培養的搖籃。德國工程教育尤為重視與企業的結合,創造了“雙元制”的育人模式,為行業發展培養了大量基礎人才。“雙元制”模式于1948年正式提出,起初應用于職業院校,德國職業院校中的學生擁有學生和企業員工的雙重身份,通過校企聯合培養,滿足人才供需的雙向需求。隨著多年的發展,“雙元制”已成為德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在應用型和綜合型大學中得到了實踐。
“雙元制”模式的發展不僅是為了培養工程師,更是為了滿足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把提升職業能力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通過課程調整和實踐教學,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一定的社會行動能力。人才培養內容的不同是體現產教融合特色的關鍵。在德國高校中,課程呈現階梯式特點,注重實踐性,以職業活動為中心,體系完整且嚴密。在教學方法上,堅持以實踐為導向,突出以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廣泛開展項目教學和案例教學。
“產學官”模式:政府參與下產教融合的代表。日本產教融合模式的特點在于政府的深度參與,其獨特的“官產學研”結合模式不僅推動大學創造出了大量優秀的研究成果,也成為日本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政府的引導和推動下,大學、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合作逐步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和技術科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使日本高校競爭力不斷增強,也促使日本高新技術產業走在世界前列。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對人才的渴望愈發強烈,同時日本大學發展趨于同質化,無法滿足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開始開放辦學理念。開放辦學理念打破了日本大學傳統的封閉辦學模式,注重學校與社會的關系。在培養目標上,更加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成為具有發現力、創造力和豐富性的“實力型”人才。這一目標的確立,要求高校重視與行業的聯系,培養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人才。
國內高校產教融合模式分析
以科研為導向的“產學研”模式。在實踐中,“產學研”模式是由學校與企業共同商定人才培養計劃,根據企業需求制定方案,確定教學目標。這種培養模式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在實驗室中培養科研人才,可以整合學校和企業的科研及平臺資源,為學生提供教學和科研場所,讓企業的科研人員也參與到整個教學和科研中。“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教學內容、科研探索等方面都能滿足企業的需求,在高校中得到廣泛應用。在這種模式下,培養的人才既是企業所需要的也是學科發展所渴望的,企業與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存在錯位。“產學研”模式主要面向科研難題攻關,對高校和企業的實力有較高的要求,是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典型模式。
以服務行業發展為導向的“工學交替”模式。“工學交替”模式的基本特點是學生到學校后,第一學期先在企業進行實踐性學習,企業負責向學生傳授基本的專業知識,對學生進行入學教育,允許學生在不同的技術崗位輪流實習。在第二、第四和第五學期,學生接受課堂理論知識。在第三學期,學生到企業進行全頂崗的實踐學習。在第六學期,學生可以獨立工作,學校和企業要求學生在這學期上崗,進行畢業實踐,完成畢業設計。“工學交替”使企業能夠參與學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包括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實踐環節、考核標準等。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具有“員工”和“學生”的雙重身份,能更好地將課堂知識與企業所需的實踐技能相結合。
高校和企業共同參與管理的“訂單培養”模式。“訂單培養”模式是以高校和企業為共同主體,由企業承擔學費,學校承擔教學任務,以市場發展現實為指導,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企業工作。“訂單培養”模式的主要特點包括:一是人才培養目標明確,學校通過與用人單位簽訂培養協議,在招生時就明確了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計劃,以就業為導向設置專業,避免了課程設置的盲目性;二是暢通學生就業渠道,學生通過實踐進入企業實習,學生畢業后不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可以直接適應工作環境;三是企業分擔高校培訓經費,企業主要負責學生的實習,高校不必建立培訓基地,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高校的培訓工作壓力。
國外高校產教融合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和引導,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人才培養最終是為了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我國已把產教融合放在高等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位置。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才和資源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政府作為這兩個要素最有力的調控者,有義務進行宏觀調控和引導。一方面要面向未來發展需要,對事關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緊缺人才以及特殊行業需要的人才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另一方面要認識到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要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打造創新聯盟,營造產教融合創新生態。高校和企業共同擔負著決定行業國際水平的重大使命。高校有義務承擔起協助企業打破技術壁壘促進行業發展的責任,企業也有責任分享自身資源協助高校進行人才培養。高校和企業打造創新聯盟是實現共同發展的捷徑,雙方共同營造創新生態,使產業群與學科群形成良性互動,以市場導向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學科理論實現重大突破。
樹立能力培養理念,增強學生個人能力與行業需求吻合度。高校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一方面要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另一方面要與行業發展保持同步,特別是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中。首先,要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向,以提升學生能力為目標,圍繞行業需求制定系統的課程方案和實踐體系。其次,要聯合企業優化培養內容,在發揚學科專業性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最后,要堅持實踐鍛煉,在項目制和案例教學的實施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
搭建由高校主導的產教融合平臺,拓展實踐鍛煉空間。當前,高校科技產業園和創業園的建設為產教融合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教學實踐平臺。高校要利用好平臺優勢,積極推進層次豐富、領域廣闊的產教融合項目,為學生提供方便的培訓機會和有效的指導。高校還可以主動與學生分享平臺,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便利,建設創業型大學,培養行業的改革者和領導者。
改革考評體系,激發師生參與項目實踐的積極性。在考評體系的改革中,如何充分釋放創新活力和激發創新主動性來促進創新成果的產出是決定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特別是在產教融合模式中,教師和學生在實踐中的工作量往往容易被考評體系忽視,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師生對產教融合的熱情,不利于產教融合的長期發展。在考評體系的改革中,應將在產教融合過程中的科研教學工作量和科研成果轉化率統計在內,主動維護好師生權益,鼓勵師生參加產教融合項目實踐,促進產教融合可持續發展。
(作者分別為南京工業大學黨委辦公室主任、副研究員;南京工業大學黨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研究員)
【注:本文系2019年度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地方應用型高校產教深度融合推進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9JYB018)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袁本濤:《百年學府的新生與崛起——筑波大學》,《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責編/謝帥 美編/李智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