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四五”良好開局的重要變化之一,是經濟運行新困難期正向內生性動力緩慢發育期轉變,內生性動力拉動經濟增長特征已經初步顯現。隨著內生性動力的緩慢發育,形成了新供給新就業新消費新需求新業態新模式的若干新增長。跨周期調節要重視經濟運行內生性動力培育,推動內生性動力的不斷增強,促進形成一個效率更好與質量更高的增長周期。
【關鍵詞】經濟周期波動 內生性動力 跨周期調節
實體經濟 新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F016 【文獻標識碼】A
經濟短中長調整周期疊加導致的經濟運行中長緩慢下行,受持續已兩年有余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影響,經濟形勢表現更加紛擾復雜。就相互矛盾及宏觀微觀不一致的經濟數據看,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但是,所出現的投資增速回落下制造業修復延續與消費緩慢改善、不同產業分化的“K形態”凸顯及某些細分產業觸底回升、科技創新及新技術應用促進了新產品新服務不斷推出等現象,預示著經濟運行新困難期正向內生性動力緩慢發育期轉變,內生性動力拉動經濟增長特征已經初步顯現。與外部性刺激力量拉動經濟增速較快回升且短暫相比,內生性動力拉動經濟增速緩慢回升而更持久;內生性動力拉動經濟增長形成的不僅是新增長,而且是高質量增長;隨著內生性動力的不斷增強,會形成一個效率更好與質量更高的增長周期。跨周期調節要考慮如何依賴內生性動力充分發育而逐漸消化下行壓力,宏觀調控的具體措施要適時從抑制下行轉到內生性動力培育,重視經濟運行內生性動力培育,給予實體經濟更精準化的協同支持,提振實體經濟的活力,促進內生性動力的不斷增強,從而實現可持續性的高質量增長。
經濟運行繼續下行下的內生性動力拉動增長特征初顯
經濟周期波動理論認為,經濟運行會通過內在的短周期調整、中周期調整、長周期調整,進行經濟增長及經濟發展的自我調節。2008年以來短中長調整周期疊加導致了經濟運行下行,GDP增速從2008年的9.0%回落到2019年的6.0%;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影響的2020年GDP增速為2.2%,通過跨周期調節,2021年上半年GDP增速回升到12.7%;2021年第3、4季度GDP增速的過快回落及其它經濟指標增幅較大回落,預示著2022年GDP“破5”壓力加大,經濟運行仍是繼續緩慢下行。但是,經濟運行的內生性動力已經開始緩慢發育,內生性動力拉動經濟增長特征已經初步顯現。
經濟運行新困難期向內生性動力緩慢發育期轉變。短中長調整周期疊加導致的經濟運行中長緩慢下行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時期。從近18個月的經濟數據及經濟現象看,部分細分產業增幅持續回升、新注冊公司數量持續緩慢增長、部分區域及一些領域消費持續回暖等特征顯現,預示著經濟運行新困難期正在向內生性動力緩慢發育期轉變。根據下行特征及其產生的影響,可以把經濟運行中長緩慢下行大致劃分為五個時期。經濟運行的波動期(2008—2010年),經濟運行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出現較大波動,2008年第4季度GDP增速跌到7%以下,通過4萬億刺激經濟增長計劃1.0版使GDP增速回升到10%以上,但是,GDP增速很快又回落到兩位數以下。經濟運行的較快下行期(2011—2014年),GDP增速出現較大回落,跌破8.0%與7.5%兩個政策底線。經濟運行的新困難期(2015—2020年),GDP增速回落趨緩但經濟運行出現了很多新困難,不僅投資出口消費等困難,而且實體經濟更加困難,除此以外,政府預算收入增長也出現困難,各地都遇到了財政收入增長放緩甚至財政預算收入完不成的困難。經濟運行的內生性動力緩慢發育期(2021—2025年),GDP增速仍呈回落之勢,但經濟運行順應自身發展需要的自發動力開始緩慢發育并逐漸發力,經濟轉型的趨勢日漸明顯。經濟運行的新發展期(2026—2035年),GDP增速回落逐漸觸底并在底部企穩,經濟轉型進程有所加快,經濟運行逐漸呈現出低速度高效率高質量發展的態勢。
新困難期已經開始向內生性動力緩慢發育期轉變。經濟運行新困難期是經濟運行中長緩慢下行中的第三個時期,也是對整個經濟增長及經濟發展沖擊最大的一個時期。在經濟運行新困難期,出現了三輪的企業倒閉潮,第一輪是2015年與2016年有約75萬家的小微制造型企業倒閉,第二輪是2017年與2018年有約1.8萬家的中型大型民營制造業企業倒閉,第三輪是2019年與2020年有約90萬家包括國有企業、獨角獸企業、PPP公司、創業公司及中小微服務業企業倒閉。第二輪第三輪的企業倒閉潮對財政收入、就業及消費形成了較大沖擊。三輪企業倒閉潮之后,部分細分產業增幅持續回升、新注冊公司數量持續緩慢增長、部分區域及一些領域消費持續回暖等特征顯現,預示著經濟運行新困難期正在向內生性動力緩慢發育期轉變。
在內生性動力緩慢發育期,經濟運行仍呈下行趨勢,但是,某些領域及細分新產業的增長明顯,少部分企業活力增強,科技附加值高的新供給不斷增加,這主要是得益于經濟運行內生性動力緩慢發育并發力的拉動。一是內生性動力拉動經濟增長特征已經初步顯現。與外部性刺激力量拉動經濟增速較快回升且短暫相比,內生性動力拉動經濟增速緩慢回升反而更持久;隨著內生性動力的不斷增強,會形成一個效率更好與質量更高的增長周期。2020年、2021年經濟運行的復雜變化及看似相互矛盾的經濟數據預示著,經濟運行從新困難期轉變到了內生性動力緩慢發育期,內生性動力拉動經濟增長的特征已經初步顯現。二是投資增速回落下的制造業修復延續與消費緩慢改善。外部性刺激力量拉動經濟增速較快回升,更多的是依賴政府主導的投資增長。在逆周期調節及跨周期調節過程中,投資尤其基建投資與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速相對影響較大,一旦基建投資與房地產投資增幅回落,經濟增速的滯后回落會十分明顯。近18個月經濟數據顯示,受基建投資增幅持續回落與房地產投資增幅較大回落的拖累,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但是,制造業投資增幅持續微增長、新型制造與高端制造的投資增幅較快回升、制造業某些新細分產業訂單超預期增長,制造業修復態勢在延續,制造景氣度有所回升;服務性消費增幅回落與商品零售額消費增幅回升也在延續,消費結構性增長的特征顯現,消費低迷狀態在緩慢改善。三是不同產業分化的“K形態”凸顯及某些細分產業觸底回升。經濟增長以產業為依托,財政貨幣政策發力的外部刺激主要是圍繞產業發展加大投入,產業增長與經濟增速的正相關性較強,因此,產業發展同比環比的增幅更能反映經濟增長趨勢。近18個月經濟數據顯示,一二三產環比增幅回落整體放緩,不同產業同比增幅分化較為明顯,一部分產業出現了增幅趨穩及回升,一部分產業增幅繼續回落甚至較大回落,不同產業分化的形態類似英文字母“K”,從回升較快與回落較大的細分產業看,“K形態”更明顯。無論是環比增幅,還是同比增幅,均顯示某些細分產業增幅回落已經觸底,中長期會呈現為持續回升。四是科技創新及新技術應用促進了新產品新服務不斷推出。在經濟運行中長緩慢下行中,經濟政策也明確了從增長速度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爆發與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科研投入更受重視、科技創新力度越來越大、新技術應用越來越快。對以更多重大或原創性研發突破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爆發的關注,促使更多企業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新技術應用進程,從而不斷推出更多的新產品新服務;與此相同步,數字技術手段的廣泛使用,進一步加大了新產品與新服務融合度。
內生性動力緩慢發育帶動了若干新增長。與“外部性力量刺激的恢復性增長”相比,內生性動力拉動經濟增長往往是形成新增長。隨著內生性動力的緩慢發育,新供給新就業新消費新需求新業態新模式的若干新增長業已顯現。一是產品創新與服務升級增加了更多的新供給新就業。科技創新力度加大及新技術應用加快,推動了產品迭代及產品創新,促進了服務升級及服務創新,從而增加了更多的新供給。三大產業的新供給都呈現為持續增長態勢;從新供給的分布看,第二產業一些新細分產業、一三產融合與二三產融合領域的新供給增長更快;從產品新供給與服務新供給的結構看,服務新供給增長快于產品新供給增長。與新供給增長同步,新崗位持續增長,帶動新就業增長。二是內需市場潛力逐漸釋放拉動了更多的新消費新需求。為促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構建,進一步擴大內需的宏觀調控措施開始發力,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市場不斷成長,內需市場潛力逐漸釋放,依托新產品新服務的新消費被激活。新消費從東南沿海東部區域向中西部蔓延,新消費呈穩步增長之勢。新消費帶動了新需求,新需求向供給端傳導進一步拉動新供給,推動產品創新與服務創新加快,新供給新消費新需求更多新供給之間鏈條信號的傳導開始加強。三是數字經濟發展與產業邊界疊加孕育出許多新業態新模式。以數字技術應用促進數字產業化,創新生產要素供給方式,重構要素配置方式,打造產品迭代與服務升級的新場景,加快了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經濟發展孕育出了更多的新業態。與數字產業化相同步,數字技術在三大產業的應用不斷加快,不僅促進了產業數字化進程的加快,而且促進了三大產業的產業邊界疊加加大,從而催生出更多跨一三產、跨二三產經營而實現產品服務完全融合的新模式。
跨周期調節要重視并關注經濟運行內生性動力培育
從逆周期調節到跨周期調節,都是側重抑制經濟下行。隨著內生性動力拉動經濟增長特征初步顯現,跨周期調節要考慮如何依賴內生性動力充分發育而逐漸消化下行壓力,宏觀調控的具體措施要適時從抑制下行轉到內生性動力培育,促進內生性動力的不斷增強,從而實現“內生性動力拉動的復蘇性增長”。在某種意義上,“內生性動力拉動的復蘇性增長”才是高質量增長。
實體經濟困難及中小微企業保生存狀態仍在拖拽經濟下行。宏觀調控政策所推進的去產能進程,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實體經濟產能過剩的問題。實體經濟產能過剩是結構性的,其結構性的產能過剩,不僅缺乏市場需求或市場需求疲軟,而且還背負著沉重的銀行債務與體量十分大的就業,難以在短時間內出清;結構性產能過剩疊加資源能源價格上漲、環保投入不斷加大、勞動用工支出較快增長等,仍在加劇著實體經濟的困難。實體經濟困難集中體現在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現狀上,與特大型大型企業占據產業上游從事資源能源開發經營相比,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處于產業下游從事產品開發及供給,產業上游對產業下游的持續擠壓,使中小微企業處于保生存狀態,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幾乎都是在艱難經營,絕大多數經營虧損,少數經營微盈利。雖然內生性動力緩慢發育已經在拉動經濟增長,但是,實體經濟困難及中小微企業保生存狀態仍在拖拽經濟下行。
依賴內生性動力充分發育而逐漸消化下行壓力。在實體經濟沒有根本好轉與中小微企業保生存狀態沒有改善的情況下,內生性動力緩慢發育所帶動的新增長,還無法扭轉經濟下行趨勢。內生性動力拉動經濟增長特征顯現,只是意味著緩慢發育的內生性動力作用在使經濟下行進一步放慢;只有內生性動力得到充分發育所形成的內生性動力不斷增強,才能逐步消化經濟下行壓力而實現經濟下行觸底回升。因此,要重視并關注如何促進內生性動力的充分發育。實體經濟創造價值與虛擬經濟合理分割利潤的有機融合,支撐支持經濟可持續發展。在某種意義上,促進內生性動力充分發育要落到實體經濟活力提振及中小微企業經營好轉上。通過提振實體經濟活力與推動中小微企業經營好轉,可以使內生性動力得到充分發育,促進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有機融合,從而化解經濟下行壓力,扭轉經濟下行趨勢。
跨周期調節要從抑制下行轉到內生性動力培育。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應對經濟下行的逆周期調節,主要是通過財政貨幣政策擴大投資抑制經濟增速過快回落。從逆周期調節轉到跨周期調節,順應了短中長調整周期疊加導致的經濟運行中長緩慢下行趨勢,宏觀調控更關注中長期發展及內需市場潛力激發,但是,宏觀調控的具體措施落地往往還是更側重抑制經濟下行。必須看到,較長時間為抑制經濟增速過快回落的宏觀調控政策,雖然使經濟運行間歇性實現了“外部性力量刺激的恢復性增長”,但是,也使經濟運行承受了過度過大的刺激,刺激作用已經嚴重鈍化。因此,跨周期調節要從抑制下行轉到內生性動力培育,宏觀調控的具體措施要更側重于內生性動力培育。內生性動力培育要圍繞提振實體經濟活力與推動中小微企業經營好轉進行發力,隨著內生性動力不斷增強而實現“內生性動力拉動的復蘇性增長”。
內生性動力培育要圍繞實體經濟展開并提振實體經濟活力
面對經濟運行繼續下行下的內生性動力拉動增長特征初顯,跨周期調節要重視經濟運行內生性動力培育。實體經濟直接影響著內生性動力充分發育,內生性動力培育要多措并舉。
給予實體經濟更精準化的金融政策支持。跨周期調節從抑制下行轉到內生性動力培育,要求金融政策要給予實體經濟更精準化的支持。金融政策要著眼提振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活力而發力,允許金融機構擴大對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的下浮區間,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對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全覆蓋,加大產業基金與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投貸聯動試點的力度,加快發展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的供應鏈金融,適度放寬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定向股權融資的限制。
拓展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的減費降費空間。已經持續幾年的減稅降費政策較大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經營的困難。就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效果看,特大型大型企業稅費負擔尤其稅負下降明顯,中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效應相對偏弱。具體到減稅降費對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的影響而言,絕大多數企業經營虧損與少數企業經營微盈利的狀態,導致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效應十分微弱。從減稅降費對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直接影響看,減費降費更有利于支持其經營好轉。因此,要采取專門針對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的減費降費措施,拓展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的減費降費空間。
協同支持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參與新技術應用搶跑。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加快新技術應用,可以實現更快的產品創新及新產品供給,從而提振實體經濟活力。面對正在爆發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所催生的若干科技創新重大突破,新技術應用呈現出日新月異的發展態勢;財政金融股市等協同支持中小微企業參與新技術應用搶跑,不僅可以促進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自身經營的改善,而且可以促進供給改善,還可以引導消費并拉動消費。財政金融股市圍繞新技術應用實行鼓勵加速折舊、創新金融服務、簡化上市流程等的協同支持,能夠引導及推動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積極參與新技術應用搶跑。
緩解產業上游對實體經濟下游的擠壓。資源能源交通運輸及水電氣熱等屬于產業上游,基本上是特大型大型企業在經營,實體經濟下游主要是提供產品,絕大多數是中小微企業在經營;實體經濟下游對產業上游具有相當強的依賴性,產業上游的漲價會對實體經濟下游形成成本壓力,在當下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保生存的現狀下,即使產業上游漲價,實體經濟下游的中小微企業也輕易不會通過產品提價而消化產業上游漲價的成本上漲。從近18個月的企業盈利虧損數據看,產業上游企業利潤的持續增長,對實體經濟下游的擠壓不斷加大。通過宏觀調控或深化改革加快產業上游的市場化進程,緩解產業上游對實體經濟下游的擠壓,更有利于提振實體經濟活力。
實施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相關進口的關稅優惠。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加快產品迭代及產品創新,不僅有利于其自身競爭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促進產業發展及產業升級。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產品創新對設備核心元器件及新材料等進口具有較強的依賴性,給予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設備核心元器件及新材料等進口的關稅優惠,更能提高其產品迭代及產品創新的積極性。可以采取自貿區企業進口政策逐漸擴圍的方式,把自貿區企業享受的進口關稅優惠覆蓋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也可以針對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設備核心元器件及新材料等進口出臺關稅優惠專項政策。
(作者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國資管理與資本運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責編/張忠華 美編/李智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