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黨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把“堅持人民至上”作為黨百年奮斗積累的十條寶貴歷史經驗之一,強調“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這一重要論斷,為準確把握人民群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史為鑒、開創未來,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堅持人民至上的實踐中創造了百年奮斗重大成就。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中國共產黨取得百年奮斗重大成就的根本力量源泉。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在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人民觀的基礎上和依靠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實踐中明確提出了人民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的著名論斷,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斗爭中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凝聚起磅礴的歷史偉力,在“人民戰爭”中創建了新中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新中國成立后,人民迎來了當家作主的新時代,人民作為歷史創造者的主體地位充分彰顯,激發起全國人民熱情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高潮,迅速改變了“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局面,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繼續堅持和發展人民至上的理念,鄧小平同志創造性提出了“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的重要論斷,他認為,“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這是群眾的智慧,集體的智慧。”此外,他還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判斷黨的工作的根本標準,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判斷改革開放成敗得失的重要標準之一。在推進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科學真理,匯聚起推動改革發展的磅礴偉力,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在人民推動歷史進步和促進社會發展的潮流中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匯聚起實現中華民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堅持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取得一切勝利的重要法寶。回顧百年奮斗歷程,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為人民謀幸福。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為人民謀民主,在關于新中國成立以后政權的階級性問題上,毛澤東特別強調“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各級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種政權機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軍隊叫人民解放軍。”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為人民謀富裕,鄧小平強調:“社會主義財富屬于人民,社會主義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要“使全國各族人民都能比較快地富裕起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人民謀幸福,習近平強調指出,“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為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實踐充分證明,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偉大勝利的必然依據,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救國、建國、興國、強國的重要法寶,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迎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重要法寶,更是中國共產黨凝聚全民族磅礴偉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
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繼續創造新的歷史偉業。人民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和社會進步的潮流中始終起著決定性作用。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面臨著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越是形勢復雜,越要堅持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最大政治優勢,始終把人民作為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作為共和國的堅實根基,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偉大復興的智慧和力量。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使人民過上好日子。在新的歷史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不斷為人民謀幸福,讓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斷夯實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根本政治基礎,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一百年以前,中國共產黨順應歷史的潮流和人民的呼聲,開啟了為人民求解放、為民族謀獨立的艱辛探索。一百年后的今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執政理念,為黨和人民創造更大的榮光。(作者: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