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是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入實施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單元,更蘊含著巨大變革和創新活力。四川簡陽圍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系列重要論述和對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不斷探索創新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方向和著力點,為深入推進改革創新的縣域實踐提供了有益借鑒。
簡陽以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舉措
著力讓科技與經濟“兩篇文章”擘畫“一張藍圖”,不斷提升對“第一生產力”和“第一動力”的認識和實踐能力。當前,各地對科技“第一生產力”和創新“第一動力”的理解和實踐不斷加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自覺行動和全社會的廣泛共識。簡陽提出全市各級黨員干部要強化政治意識,銳意進取加強專業能力建設,著力增強見微知著、發現問題的專業水平,增強擔當盡責、解決問題的專業敬業精神,堅持把調查研究、學習研討作為推進工作的重要手段,持續深化創新提能建設。
著實把創新成果落到培育和創造新的增長點上,形成適合縣域特點的新經濟模式和產業體系。簡陽以融入“兩區一城”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依托雙城資源著力推動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協同錯位,強化科技創新,系統整合提升產業配套鏈、要素供應鏈、產品價值鏈、技術創新鏈和服務供給鏈,突出航空航天經濟和智能制造新動能,加快形成區域經濟新形態,加快與雙城協同共建由智能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都市現代農業共好發展的現代產業新體系,創新和擴大消費供給,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例達到28%,成為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
著眼在創新人才、創新主體和載體上下功夫,更加關注新要素的投入與傳統要素的整合。簡陽以融入成渝科創中心建設為契機,近年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在10%以上,聚焦主導產業需求,加快聯合知名高校院所設立一批研究院(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創新研發平臺;組建空天產業研究院,舉辦“蓉城同心新經濟簡陽行”等雙創活動,借力“四川省千人計劃”創新孵化平臺,推動更多校企合作項目落地;健全分類分級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實現要素供給、政策扶持和政府服務精準化匹配,大力培育電商、物流兩大服務業千億產業集群,推動集群成鏈,全面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和發展質量。
著重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雙輪驅動”,不斷優化創新生態,積極營造競爭中性的市場環境。簡陽在科研院所改革發展、人才培養、國內外合作、科技金融、市場制度等方面系統梳理阻礙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以市場主體和市民群眾獲得感為重要評價標準,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為基本導向,打造投資貿易便利、行政許可便捷、要素獲取容易、政策精準易享、法治保障完善的利企便民新高地,營造“有無熟人一個樣、大小企業一個樣、國有民營一個樣、內資外資一個樣、投前投后一個樣”的公平發展環境,讓創新主體成為城市發展的“合伙人”,不斷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引領推動簡陽新階段高質量發展的四點建議
新征程上,簡陽需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調動各方積極參與,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在創新支撐引領上要有新思路和新舉措。
突出創新引領,著力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突出創新的核心地位,堅持科技創新引領,著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新引擎、現代產業體系新標桿、創新要素聚集新高地、對外開放合作新樞紐,筑牢戰略支撐和物質基礎。加快健全以需求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分梯度、分門類、分階段推進主導產業核心技術和設備跨越式發展。完善普惠性支持政策,支持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培育若干核心技術能力突出、集成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突出數字融合,著力推動網絡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堅持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攻方向,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網絡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工業經濟向數據驅動型創新體系和發展模式轉變。支持互聯網平臺企業在縣域地區開展創新創業,鼓勵各類創新創業要素在互聯網平臺上集聚,進一步激發中小微平臺企業的創業活力。
突出綠色發展,著力強化新型基礎設施支撐。注重發揮政策引領作用,著力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加快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大力研發推廣綠色工藝技術裝備,加強綠色產品研發應用,引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打造綠色供應鏈。把綠色發展內化為發展的硬約束和新財富。為了更好地推動縣域新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縮小城鄉間的“數字鴻溝”,大幅提升網絡設施支撐能力、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產業融合引領能力。
突出開放合作,著力培育高質量發展的創新生態和打造區域創新共同體。在全社會營造高質量發展的社會環境,需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和綠色消費意識,實行更加積極的開放戰略,注重與周邊區域、各類創新高地打造特色創新共同體,拓展新的開放領域和空間,提升開放的水平和層次,注重發揮要素協同作用,優化科技、資本、勞動力與人才等各種生產要素組合,形成整體發展效應。
【本文作者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蔡圣楠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