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領軍人物 > 正文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 實現“雙碳”目標和經濟發展不沖突

■編者按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格拉斯哥大會世界領導人峰會的書面致辭中指出,當前,氣候變化不利影響日益顯現,全球行動緊迫性持續上升。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推動世界經濟復蘇,是我們面臨的時代課題。

近期,我國發布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將陸續形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作為經濟大省、能源大省,廣東應當如何作為?聚焦碳達峰、碳中和,南方日報推出“綠動廣東”——“雙碳”大家談系列高端訪談,對話院士、知名經濟學家、世界500強企業CEO等,共謀廣東綠色發展道路。敬請垂注。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剛剛在格拉斯哥落下帷幕,在此之前,我國碳達峰、碳中和(下稱“雙碳”)已經迎來了頂層設計文件的出臺。緊隨其后國務院又印發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作為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的目標而提出的具體行動方案。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能源咨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杜祥琬看來,實現“雙碳”,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這一工作將在“1+N”政策體系的統一部署下展開,“實現‘雙碳’目標和經濟發展不沖突,要從新發展理念的角度來理解‘雙碳’。”

●南方日報記者劉倩

策劃:王溪勇吳哲

統籌:劉倩


把握了“雙碳”機遇就是把握了下一步的發展權

南方日報:如何看待剛剛落幕的本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杜祥琬:可以說氣候是能源惹的禍,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排放溫室氣體,盡管各個國家之間有一些矛盾和差異,但是總的來說引導能源低碳轉型是全球共識。所以格拉斯哥氣候大會要進一步落實好《巴黎協定》,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合力保護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是全世界的共同利益。

南方日報:可不可以說,“雙碳”就是新一輪的能源革命,把握了“雙碳”機遇就是把握了下一步的發展權?

杜祥琬:這個提法很好,這個認識很有價值。“雙碳”可以說是對能源革命的進一步的解釋,下一步就是要走低碳發展的路線,2030年、2060年就是我們能源革命的兩個里程碑、兩個目標。

要認識到,“雙碳”意味著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實現“雙碳”目標和經濟發展不沖突,低碳不僅能夠發展,而且是新型的發展,將帶來的不僅是一場能源革命,更是新一輪的產業變革,把“雙碳”機遇看成新的發展權認識非常對。

產業結構調整和能源結構優化是重頭戲

南方日報:我們實現“雙碳”目標的困難和挑戰有哪些?

杜祥琬:確實有不小的困難。可以概括為“產業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12個字,我們高碳發展的路徑依賴比較大,要解決這幾個困難就是要補我們的短板,一個產業結構調整,一個能源結構優化,這樣才能提高效率,轉變發展路徑。

南方日報:那么“雙碳”目標實現過程中會給產業結構帶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要把節能提效放在首位?

杜祥琬:“雙碳”目標首先點出來的就是產業結構要調整,緊接著就是節能提效放在首位。我們讓數據說話,中國現在單位GDP消耗的能源強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雖然相比我們過去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但是如果達到平均水平,單位GDP能耗就可以再下降50%。而且這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相比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我們是2.7倍,可見我們降能耗還有非常大的潛力。

所以重點就是在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到了這種時候,不能再靠繼續發展雙高產業來提高GDP了。

南方日報:能源結構方面,我們提出了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的目標。您認為實現路徑和困難都是怎樣的?

杜祥琬:首先需要重新認識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一說起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常常聽到六個字:富煤、缺油、少氣,這個說法并不準確,會影響我國的能源政策。

煤油氣都是化石能源,除了化石能源,我國還有豐富的非化石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我國已開發的可再生資源量不到技術可開發資源量的十分之一。同時,光伏、風電發電成本快速下降。2010年至2019年,全球范圍內光伏發電、光熱發電、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項目的成本分別下降82%、47%、39%和29%。技術創新為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不是所有的現在的技術都夠用的,我們要有一些新的技術上的創新,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大力開發和高效利用。

不能把限電賴到“雙碳”身上

南方日報:但是近期全國普遍缺電引發關注,有聲音擔憂,“雙碳”目標會不會影響能源安全、會不會影響經濟發展,您對此如何看待?應當如何防范風險?

杜祥琬:讓數據說話。今年前8個月,發電量同比增加14%,煤炭的消耗同比增加了8.6%,創下了2013年以來最高增速。這兩個數字說明:一我們不缺煤,二我們不缺電。

但是拉閘限電確有其事,一方面用電量增長更多需求比較高,另一方面中國工業用電占比非常高,雖然我們一再說不能靠著高耗能產業發展的沖動來拉動經濟,但是有些地方的支柱產業還是高耗能產業,暫時沒有發生顯著變化。

能源一定要供需平衡,現在就是有不平衡的存在。而供需平衡應該怎么理解?應該是科學供給,滿足合理需求。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要滿足,不應該增加不科學的供給。

此外,我國的發電能力是不弱的,煤電近幾年平均利用小時數只有4000多小時/年,其實全力發電可以達到6000多小時,現在的問題不是有效發電裝機容量不夠,而是煤價太高,發電越發越虧。但這不是一個科學技術問題,通過體制機制是可以被解決的。煤、電應該是一家,煤和電才構成了煤電,所以體制機制問題要解決好,不應該打架,而是共同保障國家的能源安全和電力安全。

所以不能把限電賴到“雙碳”身上。

南方日報:未來新能源發電將成為主流,如何理解構建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

杜祥琬:構建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要橫向多能互補,縱向“源、網、荷、儲”協調,實現供需平衡,要調動各種靈活性資源,要采取分布式和集中式結合的原則,減輕集中式電網的壓力。這也可以實現自產直銷,并與儲能技術相結合,培育大批量的“產銷者”。有了這樣的思路,家庭和企業就不僅是電力的消耗者,還可以是能源的生產者,比如用自己的房子生產能源,不僅增加當地能源的自給率、獨立性、安全性,還能緩解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對大電網的沖擊。

可再生能源大量并網是一個逐步的過程,要在逐步的實踐當中摸索。

要讓經濟發展和碳排放脫鉤

南方日報:我們應當如何避免運動式減碳?

杜祥琬:所謂運動式減碳就是“頭腦發熱”。有些地方用發展雙高來推動以后的復蘇也是頭腦發熱,也是運動式的。所以就是發展一定要做好科學規劃,踐行好新發展理念,不要把低碳名聲搞壞。

未來的發展就是低碳發展。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幾十年前已經達峰了,經濟也還在發展。所以經濟發展和碳排放可以脫鉤,經濟發展但是碳排放可以不再增加甚至可以減少,這是一個經濟發展的拐點。

南方日報:國家提出要因地制宜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其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要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和增長極作用,率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您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應當如何發揮優勢?

杜祥琬: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基礎都不錯,比如能源結構有核電的優勢、有海上風電的優勢,水電的優勢,我也希望粵港澳大灣區能夠發揮自身優勢,對推動全國實現雙碳起到更大的作用。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杜祥琬   “雙碳”目標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