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才工作會議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持黨管人才,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好人才基礎。這為我國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積蓄人才資源競爭優勢,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一步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科協組織肩負著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橋梁和紐帶的職責,要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切實發揮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的組織優勢,廣泛團結凝聚科技人才,充分激發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打好人才基礎。
團結凝聚人才第一資源,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為各類人才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讓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要把發現科技人才、培育科技人才、挖掘人才潛能擺在重要戰略位置,團結引導科技工作者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服務科技工作者當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排頭兵,不斷增強科技工作者事業上的成就感,精神上的獲得感,政治上的認同感,夯實黨在科技界的執政基礎。
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是科協組織的重要使命。要堅持黨管人才,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定不移推進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主動對標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著力凝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科技人才。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重要前提,是懂科技工作者,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滿腔熱情幫助解決好他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為科技人才辦實事、解難題。當前要著力推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形成并實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評價體系,讓科技人才從繁雜瑣碎的應景、應酬等事務中解脫出來,心無旁騖,砥礪創新創造。團結凝聚科技工作者堅持“四個面向”,服務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充分認識到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團結凝聚科技工作者踐行科技為民,服務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社會氛圍。團結凝聚科技工作者集思匯智,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力量。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營造崇尚科學尊重科學家的社會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人才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心懷“國之大者”,為國分憂、為國解難、為國盡責。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是我國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科學家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界廣泛認可、共同遵循的價值理念,是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精神動力。
為新時代科技共同體立根鑄魂,就要堅持弘揚科學家精神,在時代的召喚中樹立典范楷模,加大先進典型宣傳力度,讓默默耕耘、潛心求索的科技工作者獲得應有的榮譽與認可。培育傳承科學家精神,要持續打造“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等品牌,廣泛宣傳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基層一線科技工作者等,鼓勵科學大師進校園與青少年開展“大手拉小手”面對面交流,倡導愛國情懷、責任使命。充分發揮全國學會的引領作用,扎實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涵養優良學風,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崇尚學術民主,恪守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旗幟鮮明反對“圈子”文化,對違背科學家精神的行為“零容忍”,蕩滌學術不端,培育良好學術生態。科學是社會之光,優秀科學家是社會文明的燈塔。要用科學家精神引領社會文明新風尚,進一步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
堅持開放信任合作,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習近平指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需要進行戰略布局。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科技人才應當在應對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增進全人類福祉等方面有所建樹。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需要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調動全球科技人才積極性,為中國的科技人才創造與領域內的權威專家交流互動的平臺,為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創造建功立業的環境條件,倡導平等爭鳴、質疑批判,在思維碰撞與交流中共同研究新問題,發現新現象、探索新規律、開發新技術。
開放是科學的天性,基于信任的合作是推動科學進步的必然要求。全球科技共同體承擔著共同探索解決重要全球性問題、應對時代挑戰、以科學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的責任使命。要發揮民間科技人文交流的獨特優勢,拓展開放程度、扎緊信任紐帶、提升合作成效,更緊密連接世界各國科技人才與科技組織,共同推進全球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與人才鏈系統重塑,共同構建全球科技治理新格局。舉辦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論壇),在重點城市打造以才匯才聚才高端平臺,打造凝聚人才強磁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動國際科技組織落戶中國,為國際科技組織發展創造新的機遇和條件,深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人文交流合作。發揮中國工程師聯合體作用,構建工程師職業成長服務體系,加快拓展工程能力國際互認,提升我國工程師職業化、國際化水平,推動中國工程師能力標準走向世界。拓展我國科技工作者、科技組織參與國際科技治理渠道,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讓中國科技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張玉卓,系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