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史學習,既是歷史實踐活動的生動“再現”過程,也是用知識框架、因果鏈條、價值序列審視歷史經過、歷史事件的過程,更是以歷史的“事件—知識—價值”的內在邏輯來達到凝聚共識、汲取智慧和激發力量的過程。對黨史學習方法的思考與梳理,是當前黨史學習值得關注的重點。它關涉以下兩個重要方面:一是如何從歷史哲學的視角,思考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與黨的百年歷史的內在邏輯問題,由此而引發更深層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成問題;二是關于百年黨史研究,主要揭示百年黨史中蘊含的價值性問題。如何學習黨史,如何把黨史資源轉化成民族復興的精神動力和智慧之源,就顯得尤為必要。
【關鍵詞】黨史學習 中國共產黨 民族復興
【中圖分類號】D09 【文獻標識碼】A
成熟的民族,總是能正確地看待“昨天”,在關于歷史的客觀認識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和啟示;也總是能準確把握“新的歷史特點”,在關于未來的合理規劃中為民族國家的發展設定正確的發展路線。對于一個具有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的政黨而言,“黨史學習”的出場絕非偶然,而是歷史邏輯與實踐邏輯的必然,也是中國共產黨以史為師,在“走過的足跡”中獲得未來的發展啟示的必然,更是中國共產黨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的理性選擇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然之舉。在歷史性地取得“四大成就”和作出“四大莊嚴宣告”、穩步邁向民族復興之路之際,通過黨史中“共同的歷史經驗和共有的文化符碼”,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變幻的歷史經驗之下穩定不變和具有連續性的意義框架”,培養歷史思維能力和批判精神,形成維系、強化群體組織的內聚力,建立文化上、種族上的歸屬感,塑造民族的文化性格、民族意識,激發探索與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力,從而促使中華民族結成有機整體,凝聚起民族團結與發展的內在力量。
黨史學習的目的與意圖
黨史學習的目的與意圖何在,這是關涉黨史學習成效的核心命題。“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才能走得遠”,中華民族歷來注重鑒古知今,善于在關于“過去”的回顧中思考有關“未來”“亮光”與“靈性”。
其一,通過黨史學習培育“歷史意識”。歷史意識是“交織著解釋過去、理解現在、預測未來的網”,是一種時間序列上對過去、現在與未來進行整體思考的歷史認識方法和價值評判傾向。歷史意識作為對已逝去的過去的理解,以及本身產生于時間之中的雙重意義,在黨史學習的目標、動機等方面產生了三個意向:一是對百年黨史本身的尊重,即對百年黨史中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動機乃至歷史意義的客觀性體認以及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汲取智慧,避免歷史覆轍的傾向,是一種基于基本知識而對歷史現象的判斷力、辨別力和對未來的預判和引領能力;二是對民族未來的期盼,即基于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百年建黨歷程發現和掌握歷史發展規律,并從戰略決策的角度作出的對歷史趨勢的憧憬、預測和規劃與設計;三是對歷史的價值評判,即對百年黨史中歷史事件本身的真實性和歷史事件的影響作出價值挖掘、凝練和評價,具體表現為對過去、現實與未來的基本態度和傾向。
其二,通過黨史學習孕育“歷史自覺”。通過黨史學習,培養把黨史中的積極性質、“善”的因素轉化為具有符合規律和趨勢的變革主動性、實踐自覺性和內在的自省性。就精神向度而言,黨史學習乃是以一種積極的精神狀態反觀自身,對失去歷史必然性、呈現落后態勢的思想觀念和社會現實作出自覺的精神反思與整合,這是一種蘊含著以“革舊鼎新、自強不息”的狀態來表達否定、懷疑、批判、揚棄等主動變革意識的意志和能力。建黨百年,都是以“革舊鼎新”的大無畏精神和擔當意志,不斷發起“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 何以發生的精神層面的自我拷問,不斷發起“何為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本質是什么”“如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意識層面的拷問。就實踐向度而言,黨史學習乃是不斷彌合“社會歷史發展趨勢”與“主觀能動性”之間的差距,時刻以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為指導的過程。正是這種以理論來指導實踐的意志,中國人民取得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偉大勝利,有了敢于變革的開放意識,也有了敢于為世界提供“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中國方案。就世界視野而言,就是要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感知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并對自身的發展差距與趨勢進行審慎評估,能對外來沖擊作出自我防范和回擊,能在參與國際交流中較高地彰顯民族自信與能力,能用戰略眼光來審視中國與世界的關系,能生成擔當世界負責任的大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的心理機制、謀略儲備和氣質、氣場等。
其三,通過黨史學習培植“歷史價值”。黨史學習的歷史價值不是人為的“賦予”或“添加”,而是在其政黨使命的呈現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四大成就”的過程中不斷釋放其內部使命價值而獲得的在歷史、文化乃至精神層面的沉淀和結晶。這一過程,就其本質來說,是具有大無畏擔當精神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沿著歷史發展趨勢,為實現民族復興歷史變革的自覺歷史創造性活動。建黨伊始,“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的亡國滅種特殊節點。誕生于熾熱的革命環境的中國共產黨,帶領四萬萬同胞把對民族歷史命運的普遍關切轉化為以反抗、奮爭、流血乃至犧牲而繪就的宏偉的“救亡圖存”圖景。追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從先進個體的個人認知匯聚成普遍的、主流的群體意向。新中國的成立,中華民族的歷史任務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轉變成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對民族復興的強烈愿望為全體中華兒女提供了“脫貧”“奔小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共同精神力量,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精神動力。
總之,黨史學習就是要建構一種意義重大的反思性力量,也即:在自覺的精神反思與整合中,建構一種能夠把來自于自身的傳統質素和來自于其他民族的優秀成果,按照自身的價值目標加以整合,從而形成面向民族、面向未來、面向大眾、面向一切優秀人類文明成果并且能夠內化為人民內在的精神力量。這是一種尼采意義上“將過去、陌生的東西與身邊的、現在的東西融為一體的力量,那種治愈創傷、彌補損失、修補破碎模型的力量”。百年黨史,只有在承載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邏輯轉換和民族復興的內在邏輯之后,才能真正地釋放能夠“保存和豐富自身”,并且“作為現在的力量而活著,它融化和轉化于現在中”的這種內在歷史靈性。
黨史學習的五種思維
在民族歷史中,由于具有對抗自然災害、抵御外來侵略,創造民族輝煌和民族榮光的共同記憶,易于在共同的歷史事件、共同的慶典儀式和共同的圖騰象征中構筑共同體意識,形成歷史文化共同體。倘若一個民族對這些因素失憶或者選擇性遺忘、甚至篡改,無疑就會對曾經發生的歷史產生疏離感、甚至背叛這段歷史。所以古語有云“國可亡而史不可亡”。為記住歷史,往往通過國史的編纂、宗族譜牒的刻錄來明確和編碼社群成員的位置關系,來規定個體、家族與國家間的秩序和歸屬關系。魯迅曾深刻地指出:“歷史上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將來的命運。”因而,如何從百年黨史中挖掘寶貴的精神財富,以達到:科學地看待和評判過去、智慧地處理當下和未來,就需要具備以下五個方面的思維特質。
其一,歷史客觀性思維。也就是客觀地看待和把握百年黨史,而不是任意地對百年黨史進行增減和裝扮。這涉及到如何看待發生在“昨天”的事件的真實性及其發生過程、結果和影響的問題。任何一個民族,都必須在既定的歷史條件下創造屬于自己的歷史和輝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即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所主張的,要從基本的歷史事實出發來認識過去和建構未來。所以列寧才強調:“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歷史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歷史的聯系是不可能割斷的,人們總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向前發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顯然,背離了歷史客觀性思維,就會陷于主觀主義的泥潭,會被虛無主義所利用。
其二,歷史整體性思維。歷史整體性思維,就是要從一個民族發展的全過程、民族經歷的全事件、民族發展的全領域去認識歷史,把握歷史,而不是碎片化、片面性、肢解地看待歷史。唯有如此,才能透過歷史現象認識歷史意志、把握歷史規律。這是認識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把握歷史規律性、進行歷史評價的基本前提。所以列寧才主張,“如果不是從整體上、不是從聯系中去掌握事實”,就會導致“它們就只能是一種兒戲,或者連兒戲都不如”。學習百年黨史,就是要以全景、全視野去看待百年歷史,把百年歷史放在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放在500多年社會主義運動史、放在180多年近現代史和70多年新中國史和40多年改革開放史中去認知,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脈絡、與科學社會主義的中國實踐、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與世界歷史的發展前景等重要關系。我們既不能預設黨史中的大道,也不能演繹歷史,更不能感性、表象、碎片化地理解歷史。
其三,歷史連續性思維。歷史的連續性思維,是發現和延續蘊含于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內在延續性、鏈條性——歷史發展階段之間、歷史事件之間所存在的無縫隙狀態,是一個歷史過程與其它歷史過程之間的非跳躍狀態。在看待歷史時,有的人偏向于從某些歷史事件所引起的變化著手,強調該歷史事件所引起的“斷裂或轉變”,從而強調歷史的不連續性。這種思維容易割裂事物的前后聯系,對歷史的整體認知和把握形成障礙。雖然,歷史是關乎過去的事情,是由無數個已然逝去的昨天所構成。但更要看到,歷史是連續性與不連續性的統一,是由過去、當下和未來所構成的一個連續性整體。如果看不到這一點,而單單把某一段歷史剪裁出來,或者置于歷史的“黑暗”,那么,就無從把握歷史的發展與趨勢。太史公反對割斷歷史,主張歷史的連續性,強調“通古今之變”。因此要在長的歷史時段中考察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階段性特點與原因。
其四,歷史進步性思維。百年黨史有助于萌發歷史整體性觀念和歷史進步觀念,樹立民族發展前景及道路自信,從而為民族國家的發展注入一種將過去與未來加以連接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傾向。一般意義上,活潑生動的歷史事件蘊含著歷史共有理念、歷史發展趨勢,這是一個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歷史實踐,也即康德眼中“從個別主體上看來顯得是雜亂無章的東西”在總體上“它們有一種合乎規律的進程”。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有效地證明了這一點。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圖景中,中華民族就秉持統一、和合、大一統的思想,對抗來自異域的入侵、來自自然災害的侵襲;在近代,中華民族堅信民族的未來在于建立獨立、自主、繁榮的國家;新中國成立后,中華民族以“兩個一百年”為階段性目標,通過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匯聚力量,不斷趨向民族復興。應該說,正是這種積極因素、進步觀念,釋放了戰勝困難和化危為機的精神動力。
其五,歷史價值性思維。百年黨史的價值意蘊,內含于堅實的現實基礎之中。基于百年黨史歷史價值性在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建構。一是黨性與人民性的高度統一。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的達成,必然在其現實主張中體現我們黨的領導以及馬克思主義的黨性原則,蘊含了以天下蒼生的福祉為己任的治國情懷,從而體現出黨性與人民性的有機統一。二是自覺性與內生性的高度統一。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有張力的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自覺地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運用好“歷史的望遠鏡”,主動把握社會發展規律和經濟建設規律,形成凝聚社會共識、匯聚各方力量的最大公約數來達成不同歷史時期的目標。三是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放在悠久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放在中國具體的歷史實踐中來考察,創造性地實現“兩個結合”,從而內在地表達了馬克思主義革命性、科學性、實踐性的品質。四是傳承性與創新性的統一。中國共產黨注重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厚的滋養,是對自身的優秀基因的傳承、弘揚與自覺升華,同時也是“因時而進,因地而變,因變而新”的適應歷史實踐需要的創新。五是包容性與開放性的高度統一。中國共產黨既善于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合理內核,又積極借鑒其他民族的優秀成果,體現出了明顯的動態傳承、包容開放、能動創新的創新品格,生成了具有獨特歷史實踐觀與核心價值觀相統一的精神狀態。
黨史學習要把握好五對范疇
學習黨史,要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以重要范疇作為黨史學習的重要線索。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分析方法體現在五個方面:歷史“一”與“多”的辯證法、歷史普遍性與歷史特殊性、歷史必然性與歷史偶然性、歷史合目的性與歷史合規律性、歷史連續性與歷史非連續性等。
一是歷史的“一”與“多”。歷史過程是一與多的統一。不以預設的普遍性、一般性掩蓋真實的多樣性、異質性;也不以現實的豐富性來遮蔽內在的趨向性、規律性。從而在百年黨史中發現鮮活歷史任務、歷史故事、歷史事件背后的人民性、宗旨性和民族復興的一以貫之性。古往今來,就社會的基本組成而言,都是多元特殊性的異質多樣化存在:經濟利益的多元與糾纏、文化的復雜與多樣、個體意志的紛繁復雜;但就社會整體而言,個體在表現為人性中所固有的私向化追求的同時,也存在作為社會進步趨勢、民族歷史目標、共產黨所凝聚起來的共有理念或共有價值,從而向合乎歷史進步的那個“一”而努力,“個別的人,甚至于整個的民族,很少想得到:當每一個人都根據自己的心意并且往往是彼此互相沖突地在追求著自己的目標時,他們卻不知不覺地是朝著他們自己所不認識的自然目標作為一個引導而在前進著,是為了推進它而在努力著”。從本質上說,“隱秘計劃的實施過程”就是普遍性與特殊性互相沖突并且不斷展示為歷史具有“平行四邊形原理”的過程。就是在這樣一個每個個體都基于個體判斷和個體意志而生活、工作,但在群體上卻踐行著恩格斯意義上的歷史合力過程。因而,在學習百年黨史過程中,既要注意異質、多元、雜多,也要透過這些現象看到背后的規律、趨勢和共同的意志。
二是歷史普遍性與歷史特殊性。歷史普遍性和歷史特殊性是學習黨史、理解黨史的重要精神“腳手架”。歷史普遍性是多樣性的歷史現象背后所蘊含的合乎歷史規律、合乎民心所向、合乎人民利益的哲學抽象,是蘊含于歷史現象背后的價值公約數、共同意志的抽象。歷史特殊性是指具有異質性、豐富性、多樣性特征的歷史現象,往往具有私向化,表現為個人追求,充斥個人意志,甚至是利己主義、個人主義等傾向。這對范疇能夠幫助我們從歷史實踐的角度歷史地、現實地、具體地分析和理解歷史。這有助于打破歷史虛無主義主張、打破個人主義神話,揭示“現實中并不存在那種分隔個體和社會的鴻溝”的歷史演進內核。近年來,思想領域蔓延著把西方的歷史進路作為所有國家必經的普遍性路徑,把異于西方發展進路的道路都視為“異端”的傾向。無疑,這種普遍性就扼殺了文明發展的豐富性、多樣性,抹煞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創造性。這種“萬能鑰匙”型的歷史進程判斷對于我們理解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進程,構成了嚴重的妨礙。因此,在民族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既要注意“不同的歷史環境”,也要注意民族發展目標趨向的“完全不同的結果”。
三是歷史必然性與歷史偶然性。正如前面兩對范疇所揭示,百年黨史中,總是有各種“雜多”、各種“特殊性”、各種“意志”,于是,有觀點或聲音就認為,中華民族的成功、中國共產黨的勝利,甚至馬克思主義成為指導思想都具有了偶然性意味。而歷史必然性,本質上是對某一歷史時段進行精神反思、凝練邏輯鏈條、尋找歷史規律的產物,體現為一個民族或政黨對其歷史經歷的反思、對民族發展趨勢的把握、對未來發展期許的思想意識保證以及對事件的基本價值判斷。在百年黨史學習過程中,歷史必然性與歷史偶然性的把握,有助于深化三個方面的認識。一是有助于具有內省特質的中華民族在歷史時間與歷史空間的雙重坐標中對百年黨史的辯證認知和理性把握,彰顯了中華民族在歷史的殊相中開辟確定性發展路徑的能力;二是有助于具有創新特質的中華民族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地結合,并敢于對百年黨史中的歷史邏輯、歷史經驗、歷史智慧進行整理和凝練,表達了對民族復興之路的戰略機遇的理性把握、對發展軌跡的理性預設;三是有助于避免“碎片化”學習歷史、“趣味性”認知歷史和偶然性把握歷史的傾向,在歷史事件、歷史故事、歷史人物中深刻把握歷史脈絡和歷史邏輯。
四是歷史合目的性與歷史合規律性。人類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按照特定規律進行的,同時還有特定的目的性。如果說規律性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客觀性的體現,那么目的性則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主觀性的反射。中國共產黨作為使命型政黨,在書寫其百年歷史中,就是把民族獨立、民族自強、民族復興的使命與目的性和馬克思所揭示的歷史規律天然地耦合起來,也即“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對于把民族前途命運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把人民福祉作為基本宗旨的中國共產黨而言,通過宗旨、目標和民族前途命運的“主體客體化”塑造過程,已經告別了歷史書寫的隨意性、主觀性和特殊利益性;而是成為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導、遵循歷史發展邏輯的政黨。因此,百年黨史,就是百年的歷史合目的性與歷史合規律性的呈現史。而開啟的第二個百年黨史,也必將遵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邏輯,以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為指導的遵循現代化國家建設路徑,不斷趨向并成功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
五是歷史連續性與歷史非連續性。歷史意味著民族共同體的生命之火代代相延、文化基因代代相襲、歷史使命代代相繼,是在民族發展的內在否定意識中所確立起來的對意義、價值和歸宿的一種價值標準和評判方法。這一方法是在歷史的線性不可逆、連續不可變的演變軌跡。而歷史的非連續性是指歷史的中斷、改變、甚至質變,往往是具有革命性意義的事件改變了歷史進程,而造成的前后截然不同的社會屬性或意義的編碼,比如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新中國的成立、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如果只看到歷史的連續性,看不到歷史的質變,就無法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為何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也無法認識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所取得的四大歷史性成就;如果只看到歷史的非連續性,就看不到“兩個三十年”之間的有機聯系,就會以“兩個三十年”互相否定、對立,甚至制造“否定論”“斷裂論”來虛無改革開放史等。所以在黨史學習過程中,既要看到歷史連續性,也要看到歷史非連續性,要在兩種范疇中辯證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和軌跡。
(作者為華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華東師范大學偉大建黨精神育人功能發揮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注:本文系教育部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科研團隊建設項目“增強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獲得感研究”(項目編號:17JDSZK025)的成果】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②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③白月橋:《歷史教學問題探討》,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年。
④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7月2日。
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⑥[德]卡爾·雅斯貝爾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譯:《歷史的起源和目標》,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
⑦《習近平黨校十九講》,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4年。
⑧《列寧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⑨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
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責編/銀冰瑤 美編/陳琳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