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下一代就不用打了。”《長津湖》帶來的感動仍在持續。
當電影中《沂蒙山小調》響起時,有網友表示“從來沒想過她會這么好聽、會這么好哭。”而對山東觀影者來說,這個情節就像“我和我的父輩一樣”,多了幾分親切、多了幾分悲壯、多了幾分心疼。
電影中山東籍人物的原型是誰?使用《沂蒙山小調》這個插曲,初衷是什么?
在微博平臺,《沂蒙晚報》向“電影長津湖”官方微博咨詢:電影中“張小山”和“雷睢生”籍貫都是臨沂,“雷公”哼唱《沂蒙山小調》的場面讓沂蒙兒女熱淚盈眶。所以想確認這倆人物是確有其人還是以某位烈士為原型塑造的。期盼您能幫我們解答一些《長津湖》與沂蒙山之間的故事。
10月10日9點19分,《長津湖》鄭重回復:影片中雷公的原型人物之一是籍貫山東濟南的一級戰斗英雄孔慶三,影片中將雷公的故鄉設定在山東沂蒙山地區,源于對沂蒙革命老區和沂蒙精神的致敬,戰天斗地的沂蒙精神和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脈相承,都是中華兒女的寶貴精神財富。
這個回復,既是給《沂蒙晚報》的回信,也是給山東讀者和觀眾的溫暖互動,更是向全國影迷發起的號召——向英雄致敬,向沂蒙精神致敬。
孔慶三,有什么英雄事跡?
他在長津湖戰場上用身體當炮架,在炮火中“永生”的事跡極其震撼。
孔慶三,1926年生于山東省濟南市郊區王舍人莊一貧苦農民家庭。1948年,孔慶三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27軍92步兵炮連一炮手、班長。隨后,他參加了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1949年,孔慶三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0年11月,孔慶三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任27軍80師炮兵團92炮連5班長。他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執行朝鮮戰場東線的阻擊任務。
11月27日,志愿軍第9兵團要在朝鮮咸鏡南道長津郡新興里發起圍殲侵朝美軍的戰斗。孔慶三班配屬給主攻部隊尖刀步兵第8連,執行掩護突擊部隊前進的任務。戰斗打得十分激烈。美軍一個火力點噴著火舌,8連突擊隊受阻,與美軍形成對峙狀態。
由于有小崗遮擋,炮無法直射。孔慶三果斷地將炮彈殺傷半徑為25米的步炮推到距射擊目標只有20米的小崗,并立即在冰上構筑炮工事。可嶺上全是冰土,又光又硬,無法構筑陣地。這時,從溝里逃跑的美軍正向新興里奔逃,如果讓美軍在新興里匯合,后果十分嚴重。情況萬分緊急。孔慶三奮不顧身,毅然用肩膀頂住炮的右支架,堅決命令開炮。隨著炮彈爆炸的火光,美軍火力點被摧毀了,40余名美軍被殲滅,突擊隊前進的道路打通了,可孔慶三受步炮后坐力撞擊,腹部又中一彈片,壯烈犧牲。
為了表彰孔慶三的英雄事跡,1952年,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追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稱號,并把他的名字鐫刻在朝鮮長津湖畔“志愿軍烈士紀念塔”上。
沂蒙精神,納入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
山東作為革命老區,紅色血脈源遠流長,像雷公、張小山這樣的“山東子弟兵”還有很多很多……據統計,整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山東共有28萬人參加志愿軍。
近日,黨中央批準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之際予以發布,沂蒙精神在列。
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臨沂考察時指出:“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對今天黨的建設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青山那個綠水哎多好看,風吹那個草低哎見牛羊……”
這首家喻戶曉的《沂蒙山小調》,唱響在巍巍蒙山、滔滔沂水,唱響了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在中華大地綿綿不絕,久久回響。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八路軍第一縱隊、115師司令部、新四軍軍部、華東野戰軍總部等曾長期駐扎在沂蒙。
在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里,沂蒙根據地420萬人口有120多萬人擁軍支前,21萬多人參軍參戰,10萬多人英勇犧牲,涌現出紅嫂等一大批先鋒模范人物。
“我一來到這里就想起了革命戰爭年代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2013年11月25日,踏上山東臨沂這片曾飽受戰火的土地,習近平總書記感慨萬千,“在沂蒙這片紅色土地上,誕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親、沂蒙紅嫂的事跡十分感人。”
△五位“沂蒙六姐妹”在紀念孟良崮戰役勝利50周年時的合影。
解放戰爭中,“六姐妹”帶領全村為部隊烙煎餅15萬斤,湊集軍馬草料3萬斤,洗軍衣8000多件,做軍鞋500多雙。
1947年春,解放戰爭進入重要時期。正是有了源源不斷的后方支援,華東野戰軍在孟良崮戰役中,僅用三天時間一舉殲滅國民黨軍隊中最精銳的部隊——整編74師,初步扭轉華東戰局,為我軍戰略反攻奠定了基礎。
時代發展到現在,沂蒙精神仍然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十三五”期間,1000多萬沂蒙兒女充分發揚沂蒙精神,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在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經濟發展等層面亮點頻出,向黨和國家交出了一份具有新時代特色的沂蒙答卷。
沂蒙精神,是全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激勵著八百里蒙山沂水兒女,繼承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干出一番新天地,和鐫刻在長津湖畔“志愿軍烈士紀念塔”上孔慶三以及其他英雄的名字一樣,代代流傳。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梁開文 整理報道 策劃 蘭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