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國經濟 系列網評之八十九
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高山大嶺,非常偏遠。但是自從有了鄉村快遞員張騫,不僅給鄉親們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村民和外界的聯系一下子打通了,滿載牽掛和思念的快遞物流車讓山鄉融入了流動的中國。近日,央視新聞頻道以“‘最后一公里’的接棒人”為題,點贊長陽鄉村物流。
無獨有偶,據央視新聞報道,四川普雄往返攀枝花的“慢火車”上的“特殊乘客”火了:列車到站,鵝啊羊啊雞啊上車了!通過“慢火車”,老鄉將自家種植的農作物、飼養的家禽家畜、采摘的土特產帶到縣城里出售,讓零散的農產品、家禽家畜走出大山加入到全國物聯網。網友們稱它為“百姓的致富車”。“中國速度是可控的”,快起來是技術,是能力;慢下來是關懷,是民生。正是這樣一些實實在在的舉措,便捷農產品流通,助力群眾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政策順民意,舉措暖人心。近年來,黨中央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各路人才和力量以農民心為心,紛紛向農村傾斜。如今還有物流振興,“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聲唱出了我們的心里話,農民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隨著現代化物流體系的不斷完善,“最后一公里”的鄉村物流解決了百姓的實際問題,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工業品下行的“最后一公里”,連通著消費升級的農村大市場;農產品上行的“最后一公里”,豐盛了城市的餐桌并維系著千萬農家的新希望。這對于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共同富裕起到了很好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文字/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劉詠燕,漫畫/三峽大學藝術學院 孔歡 譚靜穎)
漫話中國經濟 系列網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