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歷史經驗與現狀分析

摘 要:我國科技發展面臨的情勢發生變化,探討如何以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科技自立自強面臨的障礙主要包括研發經費投入結構有待完善、科技人才隊伍有待加強、科技管理方式有待優化、科技評價體制有待改革。對此,我國應在繼承歷史經驗、尊重科技發展規律、自力更生又開放融通、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作用的基礎上,立足新情勢,以系統觀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高創新效率、科學認知風險和科技管理對風險的適配性。

關鍵詞:科技自立自強 科技發展 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G322 文獻標識碼A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202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2021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必須更強調自主創新”。2021年5月召開的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明確提出“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在幾個月內中央4次強調“科技自立自強”,科技自立自強已被賦予國家發展戰略支點的功能。

科技自立自強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之初便被確立為基本國策并一直堅持。1956年制定的《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中指出“使我國建設中許多復雜的科學和技術問題能夠逐步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加以解決”。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強調“我們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平等互利的經濟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進技術和設備,并大力加強實現現代化所必需的科學和教育工作。”

我國科技發展面臨的情勢變化

馬克思認為科技是可以引起生產關系變革的生產力,生產力中勞動者要素起主導作用。科技作為生產力的知識形態,其發展是一種特殊的運動形式,受其自身規律與運動所處社會環境的影響。進入“十四五”時期,國家發展面臨新的形勢和挑戰。以此為視角審視我國科技發展,正面臨四種情勢變化。

第六次科技革命與世界科學中心轉移初露端倪

歷史上五次科技革命均導致科學體系結構巨變,引發技術—經濟范式更替,深度改變人類觀念意識和生產生活方式。業已發生的五次世界科學中心轉移,均重構全球競爭格局。即將發生的第六次科技革命以生命科學為基礎,融合信息科學和材料科學。人類文明在技術上有可能實現永生,知識鴻溝永續且拉大,人際間的不平等加劇。世界科學中心第六次轉移將重構國際分工鏈,各國在世界產業價值鏈中面臨重新定位,創造“東亞奇跡”的雁陣模式面臨失效。

大科學正逐步確立成為科研范式

科技發展工程化、整體性、高風險等特征日益顯現,科技發展日益依賴科技基礎設施支撐,世界科技競爭格局面臨重塑。2000年后美國拒絕中國參與由其主導的國際空間站計劃,企圖以此遏制中國空間科技發展。中國因此啟動“天宮”計劃,獨立建造空間站以破解發展困局。在小科學主導科技發展的情勢下,后發國家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國家創新模式,發揮后發優勢,分享發達國家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知識外溢效應衍生出的紅利,降低創新風險和成本。在大科學主導科技發展的情勢下,其工程化特征使得知識發現與應用趨于同步,后發劣勢遠大于后發優勢,以跟蹤方式開展研究困難加大。

絕對競爭優勢逐漸替代比較競爭優勢,成為國家競爭優勢的基礎

全球化是基于比較競爭優勢在全球配置分工鏈的產物,比較競爭優勢取決于生產要素供給數量、結構和價格。絕對競爭優勢源自及時調整生產要素組合方式和條件,以適應生產要素供給變化,保持生產要素高效配置。絕對競爭優勢決定比較競爭優勢。1979—2018年,中國經濟在長達四十年間保持GDP年均增長9.4%,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勞動力比較優勢逐漸衰減,面臨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經濟發展亟待轉換動能。謀求絕對競爭優勢,挑戰既有國際分工格局,必然導致發達國家加劇對我國的科技遏制。如《瓦森納協定》嚴重制約中國半導體發展;美國以《沃爾夫條款》圍堵中國航天發展;歐盟不斷提高審查門檻以阻礙中國并購,嚴控對華技術轉移。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依賴科技支撐能力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高質量發展,需要發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需要根據本國要素稟賦特點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全球各國煤炭已探明可采儲量中國位居第三,但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既需要碳減排并落實碳達峰,同時又必須充分利用豐富的煤炭資源,以清潔利用實現碳中和,因此發展清潔煤利用技術對中國意義非凡。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有力保障生存權和健康權。民以食為天,從“吃飽”向“吃好”轉變是小康社會的基本特征。聯合國2020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加劇,6.9億人處于饑餓狀態,正是在國際上具有絕對優勢的雜交水稻技術,有力地保障了糧食產量,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國科技自立自強面臨的障礙

1987年,英國著名學者弗里曼在研究日本戰后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時發現,其成功經驗在于國家創新系統使國家具備持續有效支持創新活動的核心功能,組織創新活動得以由自發轉變為自覺。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創新系統能夠更高效而主動地組織創新活動的體現。系統發展的動力是協同,協同包括系統內各要素的協同、系統與環境的協同。創新系統的基本功能在于配置和使用創新人才、研發經費、創新平臺等資源要素,借助科技管理體制運行,通過科技評價制度調控運行,實現與所處創新環境的協同。審視創新系統,可發現制約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四個障礙尤為凸顯。

研發經費投入結構有待完善

研發經費投入是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必要條件,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需要完善創新鏈,進而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首先,目前研發經費投入創新活動的類型結構不盡合理,作為創新源頭的基礎研究投入占比相對偏低。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在社會研發經費中占比為6.03%,而發達國家為15—20%,我國占比不及發達國家的一半。其次,區域間研發投入不平衡加劇,阻礙了創新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2019年有7個省份研發投入強度超過全國平均值,其中6個省份位于東部地區,研發經費內部支出額西部地區僅為東部地區的1/5。第三,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相對不足。歐盟委員會發布的《2020版歐盟工業研發投資記分牌》報告顯示,全球研發投入最多的2500家企業的研發投入總額中,美國占38.45%,歐盟占20.89%,中國占13.14%,差距相對較大。最后,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難以支撐大科學項目。美國總統拜登于3月31日在匹茲堡公布的總額達到2.25萬億美元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和就業計劃中,預計投入400億美元升級國家研究設施,包括聯邦實驗室和大學實驗室。相較于此,我國大科學設施建設投入有待加大。

科技人才隊伍有待加強

首先,我國科技人才規模盡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相對不足。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主要科技指標顯示,我國千名就業人口中擁有研發人員2.41人,僅為日本及美國的1/4。其次,科技人才區域分布不平衡,阻礙了創新潛力的發揮。東部地區研發人員規模占全國的63.2%,約為西部地區規模的4.6倍。第三,創新型人才匱乏。全球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公布的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中,中國學者占12.1%,美國學者占41.5%,存在較大差距。2015年我國剛實現諾貝爾三大自然科學獎零的突破,相較日本“19年19個諾貝爾科學獎”的成就差距較大。

科技管理方式有待優化

在兩院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減法’”。科研管理中目前還存在違反創新活動規律,以致抑制創新活力的現象。在原始創新模式下,研發風險更多源自科學的不確定性。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主導國家創新模式的條件下,技術軌道相對穩定,市場不確定性對研發的影響相對更大。著力于調控市場風險,以目標為導向的任務式管理相對效率更高。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影響下,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新業態層出不窮地涌現,技術軌道變軌更為頻繁,科技管理需應對的認知風險大幅加大。應對該情勢變化需進一步激發科學家的積極性,在研發活動中賦予科學家更多的主導能力。目前政府直接干預創新資源分配偏多,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科學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為此,需要保證科研人員從事直接科研活動的時間,避免把大量精力花在不必要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活動上。

科技評價體制有待改革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強調“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要用好科技成果評價這個指揮棒”。完善的科技評價體制有利于創新資源有效配置,激發創新人才積極性。目前我國科技評價體制存在以下不合理現象:評價標準單一,囿于論文、專利、經費數量等“數字績效”,未突出標準多元化導向;評價周期不足,強化短期行為,缺乏中長期評價,不適應大科學項目難度大、周期長的特點,不利于原始創新;評價主體有待完善,需要強化同行評議,減少科技評價中的行政干預,將學術評價權交由科學家行使。

我國推動科技自立自強的歷史經驗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不同歷史時期,我國都高度重視科技事業,面向不同發展階段開展科技工作。新中國成立之初,科技服務于立國、擺脫落后貧困的面貌、滿足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1949年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明確規定:“努力發展自然科學,以服務于工業農業和國防的建設。”這一時期我國發展科技主要學習蘇聯,但不依賴蘇聯。改革開放后,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科技服務于擺脫短缺經濟、實現經濟起飛的目標,這一時期我國致力于提高科技轉化能力,避免國家在國際分工鏈陷入“低端鎖定”。從不同歷史時期科技發展進程審視我國發展科技事業的經驗,可發現共性有三。

實事求是,尊重科技發展規律

科技發展受其自身規律與所處社會環境的影響。發展科技必須遵循固有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我國面向不同發展階段,科學推動科技事業發展。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立足科技發展現況,科學地提出“跟蹤發達國家科技發展”的戰略,按科技發展客觀規律組織科技活動,量力而為,有所為,有所不為。隨著中國科技發展由“跟跑”階段轉向“并跑”“領跑”階段,我國相繼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發展目標。目前,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興起,大科學科研范式與絕對競爭優勢占據主導地位,為應對科技發展所處社會環境與其自身狀況的變化,我國應繼續在遵循科技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推動實現科技自立自主自強。

既自力更生,又開放融通

中國堅持科技創新自立自強,既自力更生,又積極融入世界,開放共贏。高速鐵路科技重大項目的實現就是成功范例,既引進外方制造技術,又依托中國工業的技術能力,將引進的信息轉化為知識,開發自主技術,發動以高鐵全面替代傳統鐵路的激進創新,最終實現中國高鐵領跑世界。目前,面對絕對競爭優勢地位凸顯、科研范式轉換和世界科技競爭格局重構的情勢變化,我國應繼續在提升自主創新水平,強化科技獨創性的同時主動開放合作,深度參與全球科技創新,深入嵌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在開放中實現更高層次的自主創新。

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

政府在規劃科研布局、聚焦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自立自強,既要充分發揮政府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基礎作用,又要充分發揮市場在創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就如新型科技舉國體制的構建,政府聚焦國家戰略發展,發揮規劃引導職能,市場決定科技資源配置,調動一切有利于科技創新的主體和要素的積極性,形成推動自主創新的強大合力。面對大科學逐步成為科研范式的新情勢,新型科技舉國體制成為必然選擇。擺正政府職能定位,強化市場配置資源作用,是我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必要舉措。

新情勢下如何繼續推動科技自立自強

科技創新面臨情勢嚴峻。《科技日報》曾推出專欄報道我國35項“卡脖子”技術,報道顯示我國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制造領域,醫藥、通訊等民生領域關鍵技術受制于人。在新發展階段,國際科技競爭格局重塑,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國內經濟發展亟需轉換動能。對此,我國既要繼承發展歷史經驗,又要針對新情勢采取有力舉措。立足新階段,審視當前創新環境發生的變化,需要協調好內外雙循環系統、科技創新的“好”與“快”、科技創新的高投入與高風險這三對關系。為此,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堅持系統觀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參與國際大循環,順應全球化趨勢,將自身嵌入國際分工鏈,已實現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形成了“世界工廠”發展模式。但當前反全球化浪潮涌動,絕對競爭優勢地位突顯,我國應擺脫作為國際分工鏈一環的定位桎梏。對此,我國作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抉擇,加快構建“雙循環”系統,一方面要將發展重點置于國內,更多依靠國內市場,降低對外依存度,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使得技術適應并支撐要素供給,重構生產鏈;另一方面以科技自主創新塑造新優勢,提升我國在國際標準制定和技術軌道選擇上的話語權,掌握全球價值鏈治理主導權。

提高創新效率

當前科技創新所處社會環境變化對科技創新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現為新業態新產業發展迅猛。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三新”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其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過17%。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迫切需要提高研發速度,以高投入追求產出量的粗放發展模式已不再適用,必須以更高的投入產出比實現高效發展。數據成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促進創新鏈與生產鏈融合,要求實現高效創新。對此,我國應提高創新效率,搶占標準之爭的先機與市場份額,促進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轉化為絕對競爭優勢。

科學認知風險,提高科技管理對風險的適配性

當前科技創新所處社會環境中的風險陡增,主要表現有大科學逐步主導科技發展,這一科研范式具有高投入、高風險的特點。近年來我國轉變創新模式,強化原始創新。相較跟蹤創新,原始創新面臨的成本和風險大為增加。對此,一方面我國應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提高研發風險認知能力,另一方面增強科技管理與科技評價對風險的適配性與包容性,處理好創新活動高風險屬性特征與財政科技資金管理追求低風險目標之間的矛盾關系,優化科技資金來源渠道與投入方式,加快構建科技創新容錯機制,為科技人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營造勇于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氛圍。

【本文作者為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政府績效評價中心副主任;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余夢婷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釋

[1]高瑞珍、毛建儒:《論系統發展的動力》,《系統科學學報》,2018年第2期。

[2]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5月29日。

[3]《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出爐,中國科學家已占12%》,中國經濟網,2020年11月8日。

[4]路風:《沖破迷霧——揭開中國高鐵技術進步之源》,《管理世界》,2019年第9期。

責編:程靜靜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羅婷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