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各位老師,各位來賓:
金秋九月,碩果飄香。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2021年秋季開學典禮。首先,我代表全院師生員工對490名新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祝賀!歡迎你們加入公管學院這個大家庭!
今天的新生中,有博士46名、學術碩士57名、MPA 236名、高級公共管理碩士香港項目59名、清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MPA-EMBA項目26名、全英文碩士項目留學生66名。公管是多元的、開放的、國際化的,希望你們能加強交流、互相學習、拓展視野。
在入學前你們中間有同學長期扎根西部貧困農村地區,投身教育反貧困與兒童早期發展事業,致力于從源頭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有同學長期奮戰在鄉村振興的一線,在清華對口幫扶的云南省南澗縣擔任駐村干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有同學長期參與香港特區政府政策制定和法律法規起草,在香港新冠疫情期間參與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為香港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還有同學在擔任本國駐華商務代表期間積極推動兩國商貿往來,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促進雙邊關系不斷向前發展。你們的成長軌跡寓于國家發展大勢中,烙印下了“明德為公”的底色,希望你們能夠將這些真切的體驗化為思考的起點和學習的養分,帶著推進治理現代化的問題意識進入到新一階段的學習中。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我們已經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大家在這個重要歷史節點踏入學校,一定會思考,建設現代化國家需要什么樣的公共管理人才? 需要學習什么知識、培養什么能力?這個題目很大,后面新生教育系列中會有多位老師分享觀點。我重點講一個體會:現代社會的治理需要多元化的知識體系。這是因為進入現代化發展階段,與小康時代相比,發展目標更多元,人民訴求更多元,世界博弈更多元,思考模式更多元。因此,希望同學們上課時、看文獻時、做調研時和寫論文時,都能以開放的理念和心態,盡可能獲得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化國家所需要的多元化知識體系。
第一,既要深刻思考中國特色,也要全面理解現代化共性
中國的公共治理體系以卓著的治理效果彰顯了優越性,當然要成為我們學習研究的重點。但同時要理解,現代化是一個整體進程,具有廣泛的相似性,經濟社會治理面對不少共性問題,先行者的經驗或教訓值得學習借鑒和防范應對,這樣才能博采眾長并少走彎路。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在思考和討論,進入現代化建設新階段,與以前相比,我國的國家治理是特色更強,還是共性更多?我的理解是,特色更強,共性也更多。
第二,既要深入實踐調查研究,也要學習掌握理論體系
調查研究非常重要,了解國情世情,理解治理實踐,感知不同體驗和訴求,還能檢驗各種理論體系和觀點的適用性。同時也要看到,教育是為了提供系統化的知識,不能止步于知曉世事,還要追求明白事理,要尋求“事情不同道理相通”的境界,讓我們直接獲得的有限信息能夠在知識體系中尋找到合理位置和恰當功能。這樣才能具備對更多間接信息做出恰當評估的能力,具備預判未來的能力。觀察現實的機會長存,系統的學術訓練是學校能夠提供的獨特機遇。
第三,既要不懈追求理論創新,也要充分吸納知識存量
同學們在校從事學術研究,今后參與治理現代化國家,必須要有創新思維,培育創新能力,同時也要重視全球學術界多年努力積累的學術存量。我們這些年在自己獨特的道路上大步前進,這是一條保持和加強中國特色之路,也是一條不斷改革開放之路。我們要繼續吸納人類智慧的結晶,澆灌中國特色發展之樹。吸收愈充分,養分愈均衡,成長愈健碩。這也有利于我們用普適的學術言語講述中國故事,闡釋中國經驗的普遍意義和歷史地位。
同學們,無論你們來自哪里,進到學校就是學生,努力學習是學生的本分。對此我也提三點希望。
一是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扎實基本功。新的時代和新的未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朝我們奔來,我們唯以孜孜不倦、如饑似渴的專注學習,才能深耕專業領域,厚植學術積淀,唯以在學習中扎實本領,豐富新知,才能更加堅實志氣和底氣。
二是希望同學們多思勤問,磨煉才干。學校和學院為大家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在清華校園和公管大樓里,你們會看到卓越的師資隊伍,能參加最前沿的研究課題、能聽到最優秀學者和大師的講座,能接觸遍布各行各業的優秀校友。希望同學們能夠充分把握在學院的學習機會,盡可能多參與各類講座和活動,虛心請教,深度思考,提升多方面的能力。
三是希望同學們放眼世界,拓展胸懷。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我們需要拓展視野,放眼長遠。這不僅是新時代公管人的素養,也是建設世界一流公管學科的立足點。希望你們按照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要求,努力學習全球公共治理的智慧和知識,肩負起參與全球治理對話的時代使命,以寬廣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懷應對全球性的議題與挑戰。
最后,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清華時的重要講話和大家共勉, “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努力學習,在新時代有新的作為!
祝愿各位新同學在公管學院學業有成,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