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走過的奮斗歷程,波瀾壯闊、光輝燦爛,百年來我們黨取得的偉大勝利和成就離不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支持。回眸黨的新聞理論實踐發展的百年歷程,闡釋其與時代主題及不同時期黨的中心工作的互動關系,對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實踐,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新聞理論實踐與歷史主題
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就擔負起組織民眾投身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歷史使命。黨創建的第一個機關報《向導》,初創了黨管新聞的思想與體制。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我們須于國民黨之外,同時獨立地進行本黨公開的宣傳和支部的工作”。國民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通過新聞報刊適時地宣傳擴大了影響,推動了國民革命和黨的各項工作發展。
土地革命時期,黨的新聞工作圍繞發動農民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這一主題,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紅色中華》報作為中央蘇區和紅色根據地的機關報,突出強調了黨報的政治屬性及階級立場。1931年頒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黨報的決議》是黨中央第一個關于黨報的專門決議,指出:“黨報必須成為黨的工作及群眾工作的領導者,成為擴大黨在群眾中影響的有力的工具,成為群眾的組織者。”1930年8月《〈紅旗日報〉發刊詞——我們的任務》最早提出“報紙是階級斗爭的工具”的命題,突出強調黨的新聞宣傳的群眾性。
抗日戰爭時期,面對國家危亡,宣傳黨的全面抗戰路線與持久戰決心,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暴行和國民黨消極抗戰積極反共行為,成為黨的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主題。黨的新聞理論與實踐取得重要發展,提出黨報要體現黨性、群眾性、戰斗性、組織性的思想觀點,提出“全黨辦報”的方針。通過延安時期新聞媒體內開展的整風運動,黨報理論體系基本形成。1945年,重慶《新華日報》提出“人民性”概念,進一步明確黨報要站在人民立場上發聲。
解放戰爭時期,黨的新聞管理日臻完善。揭露國民黨發動內戰陰謀、宣傳黨的和平建國方針,成為內戰爆發前黨的新聞工作的重心。隨著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以及黨的工作重心從農村轉到城市,我們黨加強了對新解放城市新聞工作的領導和管理。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新聞理論的全面發展與實踐主題
新中國成立后,新聞傳播肩負起鞏固社會主義和建設社會主義的時代使命。黨的新聞理論與實踐在鞏固和建設新中國歷程中得到全面發展。
豐富了“黨管媒體”的新聞黨性思想內涵。毛澤東同志創造性地提出“政治家辦報”的思想,進一步強調黨管新聞原則,要求報紙新聞要有針對性,報刊宣傳要依據中央政策而“轉”。辦報人需要有政治素養,了解政策和精神,對黨的相關理論要進行全面分析。
強化黨報的人民立場。為了體現人民主體力量,黨的新聞工作需要把人民群眾利益與新聞宣傳內容緊密聯系起來。毛澤東同志明確提出“全黨辦報、全民辦報”方針,強調黨報宣傳要回應人民的期待與訴求,使之更貼近群眾的生活實際,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增強新聞宣傳的民主活力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1954年7月,中共中央發布《關于改進報紙工作的決議》提出:“把報紙是否充分的開展了批評、批評是否正確和干部是否熱烈歡迎并堅決保護勞動人民自下而上的批評,作為衡量報紙黨性、衡量黨內民主生活和黨委領導強弱的尺度。”
統一全國新聞外宣事業,開辟中國媒體外交主渠道。面對西方列強的封鎖和遏制,毛澤東同志提出:“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建立多種對外宣傳渠道,形成以新華社、《人民日報》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為對外傳播中堅力量,以民間團體身份外宣媒體為傳播窗口等多種渠道,使新中國對外新聞宣傳工作得到較大發展。
改革開放新時期黨的新聞理論實踐的新發展與時代主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的新聞事業發展進入了新階段。199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轉發〈中共中央宣傳部關于進一步做好新聞輿論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指出:“堅持以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為根本指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成為新時期黨的新聞理論與實踐發展主題。
黨的新聞工作要服務于黨的經濟建設。隨著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成為時代最強音。黨的新聞工作為建立完整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提供了輿論支持。一方面重視新聞領域經濟建設的宣傳,加大經濟建設的宣傳與報道力度;另一方面發展多元化新聞產業,促進新聞體制改革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
黨的新聞工作要以“四項基本原則”為準繩,確保社會安定團結。鄧小平同志指出:“黨報黨刊一定要無條件地宣傳黨的主張。”“在什么范圍討論,用什么形式討論,要合乎黨的原則,遵守黨的決定。”“要使我們黨的報刊成為全國安定團結的思想上的中心。”
黨的新聞工作要“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和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1994年,江澤民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新聞工作指導原則,即“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斷培養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2003年12月,胡錦濤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新聞工作“三貼近”要求,即“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2008年6月,胡錦濤同志指出,媒體“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增強新聞報道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堅持以人為本,是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根本要求”。這些論述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的時代內涵。
新時代黨的新聞理論實踐的創新發展與時代主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新聞工作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主題,踏上了新聞理論與實踐創新發展的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作用,為新時代中國特色新聞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深刻闡釋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
明確了新時代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和基本方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要承擔起這個職責和使命,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
豐富了新聞黨性原則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黨的新聞輿論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做到愛黨、護黨、為黨”。
發展了新聞黨性和人民性統一的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堅持黨性,必須“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堅持人民性,就是要“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及時把人民群眾創造的經驗和面臨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增強新聞輿論工作的針對性、主導性和創新性。面對網絡新媒體不可阻擋的發展勢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
(作者:彭程,系吉林大學文學院暨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