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海內外學人對中國經濟的研究日漸深入,其中有一些經濟學家致力于研究解釋中國發展的經濟學,還有一些經濟學家則希望能建立中國經濟遵循的發展理論。對于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蘭小歡而言,上至經濟學家下至尋常百姓,都應該充分認識到中國經濟的復雜性,而非執著于為中國經濟確定一套精準、嚴格的概念框架。
近日,蘭小歡的專著《置身事內:中國政府與經濟發展》由世紀文景出版,在這本書中,蘭小歡選擇描述中國社會經濟的現實,注重解釋“是什么”和“為什么”,涉及“怎么辦”的時候,則注重分析現狀與面臨的挑戰,并以此解釋正在實施的政策和改革;而這本書的主角既不是微觀的價格機制,也不是宏觀的經濟周期,而是“政府”和“政策”。
連接中國現實與抽象理論
認識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
在我國各大高校的經濟學課堂中,占據主流的依然是西方經濟學,課堂內外,對中國實際與舶來理論不符的情況也有很多議論。在蘭小歡看來,我國的政治經濟現象非常復雜,不同的理論與信息往往只能反映不同側面,為專研經濟學的讀者補充政治、社會與文化等背景知識,為非經濟學專業的讀者提供理解經濟現象的完整框架,是必要且迫切的。
在中國經濟加速趕超的過程中,政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要發展經濟,還要推動市場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在中國的改革過程中,政府與國企主導投資,深度介入了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進程。正如《置身事內》一書中所指出的,要理解中國的崛起,就必須弄懂在市場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如何找到可行的方式來動員和調配資源,推動經濟增長,并在增長過程中獲得更多資源和時間來建設和完善市場經濟。
這種“同情之理解”的視角,可以使我們客觀認識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發揮的作用,從經濟現實出發,了解如何實現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而非從西方的抽象理論著眼,進行不切實際的批評。
在推進改革開放的不同階段,中國政府在主導發展的同時不斷尋求轉型,面對當下中國經濟發展遭遇的壓力與挑戰,中國政府也正在積極謀求角色轉型:從生產型政府轉向服務型政府。
從微觀機制到宏觀現象
結合前沿研究與一線調研的寫作
在全書的編排上,《置身事內》分為“微觀機制”與“宏觀現象”兩大部分。在上篇“微觀機制”中,作者分別探討了地方政府的事權劃分、決策與行事邏輯、經濟行為背后的財稅收支、招商引資、產業政策,等等,通過具體而微的細節,呈現出一個政治經濟體的運作機制。下半篇探討宏觀經濟現象,包括房價、城市化、貧富差距、債務、經濟結構、貿易沖突,等等,解析這些紛亂的宏觀現象,依然可以從地方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模式與行為入手,城市化政策、土地財政、招商引資、產業政策等,各種要素的聯動形成了我們所面對的經濟生活。
從各個篇章來看,作者綜述了當前相關領域最優秀的研究成果,通俗的表述、生動的案例,以及帶有簡要點評的延伸閱讀指引,加深了這本書的閱讀層次。在書中,讀者不僅能看到對斯蒂格里茨、克魯格曼、科斯、周飛舟、周其仁、張軍、路風等各領域經濟學者的征引,也能看到葛劍雄、周振鶴、傅高義、福山、波蘭尼、王賡武等一流人文社科學者的思想閃光。除此之外,作者還廣泛查閱優秀的業界研究報告、新聞行業的深度調查,等等。不單單從經濟學維度出發,而是吸納各領域認識方法,以建立理解中國經濟復雜面向的認識網絡,蘭小歡在這方面作出了嚴謹而有突破性的嘗試。正如北京大學周黎安教授所評論的:長期深入一線調研的經歷,使蘭小歡能將最鮮活的政府實踐與最前沿的學術研究結合起來,相信這本書將被列入許多大學本科和研究生相關課程的必讀書目。
在成功的經濟體中
經濟政策一定是務實的、具體的
作為一個發展經濟學家,蘭小歡認為,對于中國經濟的觀察者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培養出一種“發展”的觀念。一方面,要理解發展的目的不等于發展過程,發達國家目前的做法不一定適合我國;另一方面,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若不推進改革,此前的經驗也有可能會成為負擔或者陷阱。在這方面,國內外案例頗豐:韓國沒有嚴格按照比較優勢理論制訂產業政策,但在多個領域達到了世界一流;新自由主義理念曾風靡一時,但至今留給很多發展中國家的也只有一地雞毛;之于中國,在理念與做法的探索上,則有著更大的空間。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真正認識中國經濟的特殊性,認識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不是強調政府主導模式的萬能,而是客觀認識中國政府的“制度稟賦”,對政府在特定階段的有效介入進行透徹地分析,尊重經濟規律和具體的經濟條件。
在經歷了幾十年的高速增長后,中國經濟的體量和在世界貿易中的權重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是當前的經濟結構與國內外環境的要求,也與多年來資本市場和法律機制的建設水平相符;調整投資決策和調配資源的體制,增加居民的收入與消費,縮小貧富差距,是理解我國當下面臨的挑戰與改革的重要線索。
誠然,長期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火車頭的中國,也面臨著一些壓力,但“發展”的眼光依然值得重視。在《置身事內》第七章末尾,蘭小歡提到,其實過去的40年中,沒有幾年是容易的,在放下西方理論權威的同時,也應該更深刻地理解何為“中國特色”,這種理解源自強有力的“制度稟賦”,源自深厚的歷史底蘊與勤勞奮進的人們,也源自“實事求是”的精神,過去、現在與未來,都是如此。(文/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