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時間:2021年3月4日—3月7日
調查對象:通過微信公眾號共回收電子問卷4851份。男性占64.56%,女性占35.44%;年齡主要集中在20—29歲(45.32%)和30—39歲(36.27%)之間,此外,40—49歲的占9.80%,20歲以下的占6.19%,50歲以上的占2.43%;居住地在直轄市、省會城市、地級市、縣級市、鄉鎮和農村的分別占14.68%、29.79%、30.48%、16.09%、5.06%和3.90%;與同齡人相比,認為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較高、居中和較低的分別占35.91%、52.34%和11.75%。
主要發現:
· “溫暖”(53.19%)和“幸福”(50.90%)是公眾對過去一年社會生活的最突出感受。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幸福感主要來源于疫情期間基層工作者的奉獻精神、黨中央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以及中國經濟抵御住了各種外部沖擊。
· 超八成受訪者非常明顯(50.57%)或比較明顯(34.96%)地感受到近一年國家改革發展紅利,71.46%的受訪者認為未來惠及百姓的改革紅利會持續增長,七成受訪者相信未來一年自己的獲得感會提升。
· 九成受訪者認為疫情防控對自己的幸福感有非常大(47.60%)或一定影響(42.85%)。71.93%的受訪者認為未來一年自己的幸福感會提升。自由時間和家庭生活是提升幸福感的關鍵因素。
· 超七成受訪者認為一年多的疫情防控增加了自己的安全感。超一半的公眾認為國家安全、科技應用安全、社會治安等領域的安全感都增加了。72.49%的受訪者認為未來一年自己的安全感會提升。
· 互聯網技術發展速度以及工作學習中要求創新成為公眾當前感覺最有危機感緊迫感的事情。國家經濟發展狀況、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和國家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是影響公眾安全感最重要的三個因素。
“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過去極不平凡的一年多時間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取得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成果。2020年我國GDP同比增長2.3%,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2021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每個人貢獻智慧,就能疊加成國家的進步;每個人迸發力量,就能匯聚為復興的偉力。“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人民期待的時代回應。過去的一年中,公眾對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哪些深刻體驗?2021年,公眾對過上好日子有哪些新期待?圍繞這些問題,人民智庫發起了本次調查。
“溫暖”和“幸福”是公眾對過去一年社會生活的突出感受
盡管公眾普遍認為疫情防控對自己的生活帶來不同程度影響,但是“溫暖”和“幸福”是過去一年公眾在社會生活中最突出的兩個感受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面臨嚴重威脅,國家社會治理能力面臨巨大考驗。本次調查顯示,公眾普遍認為疫情防控對自己的幸福感帶來不同程度影響,47.60%的受訪者認為影響非常大,42.85%的受訪者感到有一定影響。不可否認,疫情防控對人們的出行帶來影響,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壓力。調查中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公眾對過去一年自己生活的最突出感受,調查選取了“幸福”“溫暖”“奮斗”“不平凡”“痛苦”和“艱辛”等六個代表不同情感體驗的詞語,要求受訪公眾選擇1—2個最能體現過去一年社會生活感受的詞匯。結果顯示,超一半的受訪公眾選擇了“溫暖”(53.19%)和“幸福”(50.09%),分別有38.07%和28.30%的受訪者選擇了“奮斗”和“不平凡”,只有6.06%和5.77%的受訪者選擇了“痛苦”和“艱辛”。雖然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共同經歷了痛苦和艱辛,但風雨過后是彩虹,正是經歷了不平凡的奮斗才能更深切地體會到幸福和溫暖的力量。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中所說,“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詮釋了人間大愛,用眾志成城、堅忍不拔書寫了抗疫史詩”。
基層工作者的奉獻、黨中央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和中國經濟在疫情期間表現出的韌性是公眾獲得幸福感的三個重要原因
調查中當問及“近一年中,你覺得幸福感主要得益于什么”時,65.60%的受訪者選擇了“疫情期間,醫護、快遞、基層黨員等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在共克時艱的日子里,從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從科研人員到社區工作者,從志愿者到工程建設者,從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無數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將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構筑起守護生命的銅墻鐵壁。62.51%的受訪者認為幸福感來自“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黨中央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51.28%的受訪者認為由于“中國經濟抵御住了各種外部沖擊”。過去的一年中,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黨中央統攬全局、果斷決策,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綱要)發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此外,“單位學校社區管理人性化關懷”(39.19%)、“娛樂精神文化生活”(29.67%)、家庭成員相互支持(20.74%)和自身發展(7.64%)也是過去一年讓人獲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公眾獲得感水平與2017年相比有小幅提升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作用反映公眾美好生活狀況。研究者普遍認為,獲得感是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基礎與來源,安全感是獲得感和幸福感形成的條件與保障,而幸福感是獲得感和安全感的最高表現形式與目標。獲得感強調的是“客觀獲得”基礎上的主觀感受,側重對過去的感受;安全感是一種長期而穩定的心理訴求與體驗,不僅反映當下,還體現對未來的判斷;而幸福感直接體現了個體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生活狀況以及與生活相關聯的方方面面的滿意程度。已有研究發現,獲得感與安全感都對幸福感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為了方便比較,本次調查采用人民智庫2017年開發的五點量表考察公眾的“三感”指數,分數越高表示幸福感越強。為了便于理解,調查結果換算成百分制表示。
超八成受訪者明顯感受到國家改革發展紅利
本次調查顯示,公眾的獲得感得分為74.87分,比2017年(71.78分)有小幅提升。85.53%的受訪者表示明顯感受到國家改革發展紅利,其中50.57%的受訪者感受“非常明顯”。進一步分析顯示,經濟社會地位在當地較高(61.90%)、生活在東部地區(58.60%)和直轄市(58.00%)的受訪者獲得感“非常明顯”的體驗更突出。
74.90%的受訪者表示“現在我得到了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多的發展紅利”。調查進一步顯示,公眾在生態環境改善上的感受最突出,76.03%的受訪者表示“喝上干凈水,呼吸干凈空氣對我來說不再是奢侈品”。公眾對政治參與感的體驗突出,74.13%的受訪者感到“普通民眾也可以對政府的決策發揮影響”,73.63%的受訪者認同“我能夠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參與到發展與改革的時代浪潮中”。公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感較高,76.14%的受訪者表示“我總能在市場上找到自己喜歡的文化產品”,居住地行政級別越高的受訪者文化產品獲得感越強。73.82%的受訪者表示“我可以追求和實現自己的夢想”,分別有76.00%和72.00%的機關事業單位國企職工和民企外企職員表示“我有參加高質量在職培訓的機會”。
對于醫療、養老和教育水平的提升,民眾感受最為突出
關于民生保障方面的獲得感,調查顯示,公眾對醫療服務水平(54.10%)、養老服務水平(52.07%)和教育水平(51.21%)的獲得感最強,其次是收入情況(49.33%)和住房情況(45.70%)的獲得感。2020年雖然出現新冠肺炎疫情重大突發事件,但是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調查顯示,“2020年春節疫情期間火車票、機票免費退改”(59.25%)、“新冠疫苗全民免費”(52.65%)和“新冠肺炎患者治療費用全免”(51.38%)是公眾感到最有獲得感的三件事。此外,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3%的成績讓44.45%的受訪者擁有獲得感。43.64%的受訪者從“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中體驗到獲得感,其中,農村居民(51.10%)由此體驗到的獲得感最強烈。醫保目錄連續調整,大量創新靶向藥物、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納入醫保給公眾(33.01%)帶來獲得感,其中50歲以上受訪者(46.30%)和農村居民(40.40%)對此感受最為強烈。此外,重要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22.38%),首次申領身份證、婚姻登記等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免費(19.80%)等均讓公眾有不同程度的獲得感。
七成公眾相信未來惠及老百姓的改革紅利會持續增長
“十四五”規劃綱要瞄準增進民生福祉,民生指標和任務更加細化,內容涵蓋就業、收入、養老等多方面。在主要指標的設置上,“十四五”規劃綱要新增“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和“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等指標。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等,一個個數字背后彰顯了民生溫度,旨在讓老百姓擁有更多獲得感。調查顯示,71.46%的受訪者相信惠及老百姓的國家改革發展紅利會“持續增長”,30—39歲(73.80%)和生活在東部地區(82.70%)的受訪者對此信心最強。
公眾幸福感水平與2017年基本持平
本次調查顯示,幸福感得分為71.9分,與2017年的得分基本持平(72.5分)。超七成的受訪者表示“我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充滿了意義”(71.93%),“我相信未來會遇到更好的自己”(71.77%),“我對自己將來的生活充滿期待”(70.38%),超六成的受訪者表示“當我回首過往生活,我很滿意”(68.38%),“我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感到滿足”(65.85%)。
精神文化生活是提升公眾幸福感的首要因素
關于最能提升幸福感的因素,與2017年的調查相似,自由時間和家庭生活依舊是最能提升幸福感的兩個因素,金錢排名第三,繁衍后代和人際關系位列其后。此外,社會保障、公平正義、民主法治、獲得尊重、藝術審美等也受到較多關注。盡管過去一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受疫情影響承受了巨大壓力,但是調查顯示,公眾對于自由、親情等精神生活的需求依然高于物質需求。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內涵十分豐富,是包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社會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等廣泛生活領域在內的一個有機整體。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這既是為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所取得的歷史成就,又是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夠滿足的現實基礎。
本次調查進一步顯示,53.83%的受訪者認為“科學技術發展”是未來影響幸福感的首要因素。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新的發展形勢下,經濟結構、經濟增長點、產業布局、資本市場等都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多要求。同時,52.29%的受訪者認為“網絡輿論導向”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信息爆炸”的現象讓人們不知不覺地臣服于“屏幕世界”,不斷變化的信息所承載的各類情緒,容易導致人們產生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體驗。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是新時代對思想文化領域制度建設提出的要求。
此外,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國際經濟環境”(49.35%)和“國家治理水平”(47.15%)影響未來幸福感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家庭出身條件”(14.43%),40.42%的受訪者相信“自身發展努力”是影響幸福感的關鍵因素。由此可見,人們更加相信機會公平。就教育機會而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發展更加公平高質量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七成公眾相信未來一年幸福感會提升
調查顯示,71.93%的受訪者認為未來一年自己的幸福感會提升。對于過上好日子的新期待,“希望任何工作都能獲得社會尊重”(46.92%)得到最多關注。如今,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對傳統行業和就業崗位產生深遠影響,而且創造了大量全新的就業形態,比如網約配送員、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互聯網營銷師等。新職業往往不被人們所熟悉,就業觀念的改變需要更加包容、多元的社會環境。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勞動者都應受到尊重。此外,“食品藥品更安全”(46.13%)、“娛樂產品更豐富”(41.06%)等對社會環境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超過“家庭收入持續增長”(36.89%)、“養老更無后顧之憂”(30.10%)、“大病醫療更有保障”(22.44%)等物質生活,成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突出期待。
公眾的安全感水平比2017年有小幅提升
安全感的滿足,是人民群眾感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指標之一。安全感對獲得感、幸福感具有保障意義。沒有安全作保障,獲得多了也有失去的危險;失去安全保障,幸福生活無從談起。本次調查顯示,公眾的安全感得分為74.47分,比2017年(72.75分)有小幅上漲。進一步分析顯示,東部(76.23分)和直轄市(75.96分)、省會(75.91分)等經濟發達地區公眾的安全感要高于西部(72.05分)和農村(69.45分)等經濟欠發達地區;社會經濟地位在當地較高的群體(76.45分)安全感高于較低群體(68.31分)。
調查中將安全感分為生活生產安全、情感支持和未來生活預期等三個方面。結果顯示情感支持得分(76.00分)最高,76.30%的人表示“我可以從家庭或者戀愛婚姻中得到安慰和力量”。生活生產安全(74.46分)次之,74.96%的人表示“我的工作環境是安全的”,74.26%的表示“我很少會擔心日常生活環境的安全”,73.18%的人表示“我的財務狀況是安全的”,72.93%的人表示“我的居住環境是安全的”。未來生活預期得分為74.27分,公眾對老年生活和子女教育的預期最高,75.86%的人表示“對自己的老年生活,我覺得將會是豐富充實的,而不會感到空虛無聊”,74.03%的人表示“對孩子的未來,我覺得只要孩子現在勤奮學習,將來總是能過上自己滿意的生活”。對醫療保障的安全感相對最低,69.28%的人表示“即使有了大病,我覺得也不會‘因病返貧’”。此外,73.97%的人表示“工作中,我感到總能激發自己更多的潛能”,73.47%的人表示“當同那些有權勢的團伙發生沖突時,我相信法律會還我一個公道”,72.93%的人表示“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不管怎樣,未來總是可以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72.39%的人表示“如果有一天自己沒有了勞動能力,我相信仍然可以得到社會的救助”。
進一步分析顯示,社會經濟水平不同的群體在生活生產方面的安全感差異最小,而對大病醫療、社會低保和司法公正等未來生活預期的安全感差異最大。如經濟社會地位高的人中有74.30%相信“即使有了大病,我覺得也不會‘因病返貧’”,而經濟社會地位相對較低的人中只有52.70%表示認同。
超七成公眾感到疫情防控增加了自身安全感,國家安全、科技應用安全和日常社會治安是安全感提升最明顯的三個領域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各國政治體制的優劣在這場全人類大考中一覽無余地展示在世人眼前。中國作為第一個答卷的“考生”,在最不利的“閉卷”考試下取得了優異成績。對比中西方的抗疫行動,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現存確診人數最少、新增確診最少的唯一大國,創造了獨具特色的中國風景。本次調查顯示,73.55%的人表示“近一年,疫情防控增加了我的安全感”。據中央財經大學辛自強教授于2020年2月展開的調查研究顯示,公眾對新冠肺炎感染可能性和疫情嚴重性的評分在持續下降,而對疫情可控性的評分持續上升。
本次調查顯示,72.49%的人相信“未來一年,自己的安全感會提升”。調查顯示,當問及“您對哪個領域的安全感發生變化”時,國家安全(59.10%)、科技應用安全(57.38%)、日常社會治安(56.90%)是公眾安全感增加最多的三個領域。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愈加復雜。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地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多年來,我們在維護國家安全、防范風險挑戰方面的一系列成功實踐,充分彰顯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論力量和實踐品格。此外,超五成的受訪者對醫療教育養老等社會保障(56.86%)、生命財產安全(56.22%)、家庭收入保障(52.27%)等方面的安全感有所提升。
網絡技術發展速度和新時代工作學習中的創新要求最讓人產生緊迫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和國家經濟發展狀況是影響公眾安全感的兩個主要因素
調查還涉及了讓公眾感到危機感緊迫感的問題。調查顯示,62.90%的人表示“互聯網技術發展太快,網絡技能跟不上軟件更新速度”。智能手機容量越來越大,用戶手機里下載的APP越來越多。科技在推動時代進步的同時,也帶給人們焦慮。調查中60.64%的人表示“學習工作要求創新,必須學習掌握新技能點”是當前最有緊迫感的事情。“十四五”規劃綱要涉及多個新基建項目,如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范。新技術的應用倒逼新時代從業人員必須及時掌握新技術,創新工作方式。此外,“工作壓力大,擔心身體出狀況”(51.26%)、“如何讓家庭收入跑贏平均水平”(44.11%)、“長江后浪推前浪帶來的壓力”(33.63%)、“網絡信息帶來的焦慮”(21.26%)也不同程度地帶給人以急迫感。
調查顯示,當問及“影響您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時,“國家經濟發展狀況”(50.24%)和“重大公共安全事件”(50.01%)是影響公眾安全感的最主要因素。一方面,我國已經進入新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另一方面,全球范圍的不穩定不確定性越來越突出,各種突發性事件時有發生,例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就屬于公共衛生領域的突發性事件,對于國家治理現代化而言,這意味著應急管理將會面臨更多新考驗。
同時,45.21%的受訪者認為“國家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是影響安全感的重要因素。金融是國民經濟的命脈,關系國計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要持續壓實金融管理部門、監管機構和地方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做好金融反腐和處置金融風險統籌銜接,強化金融領域監管和內部治理。調查同時顯示,54.00%的人認為金融安全近一年有所提升。
此外,34.96%的人認為“網絡安全監管”是影響安全感的重要因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互聯網發展與治理,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實施一系列重大舉措,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治網之道。近年來,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取得積極進展。據測算,“十三五”期間,中國網絡安全產業呈高速增長態勢,2020年產業規模預計將超過1700億元,較2015年翻一番,平均增速遠超國際平均水平。調查顯示,55.76%的人感到近一年網絡安全有所提升。此外,“國際環境”(34.36%)、“人工智能發展速度”(18.95%)和“自己身體狀況”(9.63%)對安全感也有一定影響。
提升“三感”應關注的重點
首先,進一步提升經濟欠發達地區和社會弱勢群體的“三感”水平。本次調查顯示,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村地區和經濟社會地位較低的群體的“三感”水平普遍低于東部發達地區、省會直轄市和經濟社會地位較高的群體,外出務工人員和個體經營者的“三感”水平普遍低于機關事業單位國企職工。進一步提升社會公平性,尤其讓廣大農村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享受到改革發展紅利是未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列為重點工作之一,更好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高校招生繼續加大對中西部和農村地區傾斜力度。同時,推進衛生健康體系建設,包括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30元,推動基本醫保省級統籌、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建立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逐步將門診費用納入統籌基金報銷,完善短缺藥品保供穩價機制等。這些民生“紅包”必將進一步提升百姓的“三感”水平。
第二,增加文化娛樂供給,加強網絡輿論引導。調查發現,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高低已經成為影響公眾“三感”水平的重要因素。近年來,無論是各地呈現的博物館熱、書院熱,還是不斷涌現的知識付費、視頻直播等新興的文化消費熱點,都彰顯出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不斷升溫。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會對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并且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精神文化需求正朝著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同時,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還需要加強輿論引導,尤其是網絡輿論引導。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的網民數量已達到9.89億,調查發現,網絡輿論導向已經成為影響公眾幸福感的關鍵因素。互聯網商業平臺、社會化媒體、自媒體等也是網絡輿論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時常推動著網絡輿論的發酵與擴散。網絡輿論引導離不開這些主體的參與,也需要加強對這些主體的管理。
最后,關注新職業青年的生存狀況,為新職業群體創造更加包容的社會空間。本次調查發現,希望任何工作都能獲得尊重是公眾對于過上好日子的集中期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量服務疫情防控生產生活的新職業,如“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人工智能訓練師”等,以及適應居家辦公生活需要的“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等相關從業人員,發揮職業特長、奮勇拼搏,為疫情防控作出了積極貢獻。新職業發展的背后,是社會環境、經濟結構、科學技術、就業觀念等一系列因素發生改變、綜合作用的結果。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社會必然會出現更加細分、多元的職業和崗位。讓新職業得到尊重,還需要公眾保持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需要政府在社會保障和行業組織上破解更多發展難題。
【執筆:人民智庫高級研究員 石晶】
責編:臧雪文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