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包括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三要素,經濟創新首先表現為對生產要素的新組合,或者引入新的生產函數。生產要素的新組合是經濟創新的第一層含義。在這層含義上所誕生的新成果,包括新產品、新服務、新技術、新工藝、新工序等。但經濟創新不能止步于此,還要繼續往前推進,實現上述新成果的首次商業化。這構成了經濟創新的第二層含義。只有做到這一點,才是真正地、完整地實現了經濟創新。
在實踐中,經濟創新是一個從生產要素新組合到新成果商業化,再將商業化結果也就是市場需求情況反饋回生產過程,進而促進新的生產要素組合、形成新的經濟創新的循環往復的過程。因此,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不僅要懂生產、抓創新,還要善經營。即使是能夠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服務的企業,如果不能在創新產品、服務等的同時搞好經營,也會陷入困境。
在現代經濟體系中,創新在微觀層面是激發生產力的動力,在宏觀層面則成為經濟增長、生產力躍升的發動機。縱觀世界生產力發展進程,重大創新總會激發生產力大發展。例如,蒸汽機的創新和廣泛應用,直接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生產力發展擺脫了工場手工業階段,進入機器大生產階段,促進了工業經濟蓬勃發展,大大提高了生產力水平。又如,現代城市的形成和發展,城市建設材料的創新、建筑技術的創新、汽車火車等城市內和城市間交通工具的創新,把生產力推向了新的發展階段。當前,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創新方興未艾。這場歷史性的創新,很有可能會使世界生產力的發展路徑發生重大改變。如果說以往的創新主要是推動物質成果的創造,我們正在經歷的這場創新則正在激發、物化、擴展人類的智力。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從生產力的物質要素到人的要素,創新激發對象的變化,將激發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當前,我國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創新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將為世界生產力的進一步躍升作出歷史性貢獻。這在以下三個方面已露出端倪:首先,高端人才大量聚集和回流。當今世界,智力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根本動力,哪個國家匯聚了更多的人類智力,哪個國家就能引領世界生產力的新發展。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科技人才隊伍。自2012年以來,海外留學生回國率年均增長10%左右,近兩年更是加速增長。其次,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取得重要進展,戰略高技術領域取得新跨越,在量子信息、干細胞、腦科學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成功組織實施了一批重大基礎研究任務,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藍等領域積極搶占科技制高點。再次,我國已是許多前沿高端創新產品的最大擴散市場。以半導體集成電路為例,2019年中國進口4451億多個,近幾年來,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長,中國的需求量已占全球的35%左右。作為高端創新產品擴散的主要市場,我們從需求端為經濟創新賦能,不斷加速世界科技創新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