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和鄉村治亂取得重要成效之后,為更好解決淮陽農村地區短板問題,推動淮陽鄉村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應以規劃為指導,以黨建為引領,以農民為主體,充分尊重傳統文化,循序漸進,走出一條具有淮陽特色的鄉村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之路,最終實現“農業強、鄉村美、農民富”。
關鍵詞:鄉村振興 鄉村產業 產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
淮陽地處豫東平原,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區,同時也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區域,2020年實現地區GDP282.4億元,人均GDP28251元,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國平均水平的40%。因此,在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和鄉村治理取得重要成效之后,為更好解決淮陽農村地區存在的短板問題,推動淮陽鄉村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應做好以下工作。
規劃先行
首先,鞏固提升淮陽農業發展基礎。要嚴守耕地紅線,完善農業基礎設施,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打造優勢特色農業發展基地和現代農業發展示范區,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經濟效益和競爭力。其次,深入挖掘農業和鄉村的多種功能。推動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新時期具有淮陽特色的鄉村產業體系,要對每一個村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研究,針對全區鄉村產業發展面臨的共性問題,制定相應的政策來補足短板。深入挖掘各個鄉村的個性特征,根據區位特點、資源稟賦、產業基礎,針對各類鄉村進行分類指導,提出各類村莊的產業發展路徑,樹立典型示范村莊,發揮示范村莊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黨建引領
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是淮陽區鄉村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政治保證。樹立抓黨建就是抓產業發展,抓產業發展必須抓黨建的理念,積極尋求黨建工作與鄉村產業發展的結合點,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淮陽區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要全面把握鄉村黨員和人才隊伍情況,鼓勵有能力的黨員干部帶頭發展,當好農村發展的領路人和排頭兵。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提升基層黨組織在團結帶領群眾和推動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通過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全面激活農村發展新活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使其成為促進淮陽區鄉村產業發展的紅色引擎。
堅持農民主體地位
充分尊重農民意愿,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引導和支持農民創業致富,形成鄉村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要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健全利益分配機制,推動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進一步發展家庭農場,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水平,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推動“資源變資本、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因地制宜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強化對小農戶的幫扶帶動,積極吸引小農戶入企、入社,提高其抗風險能力,并解決小農戶與大市場的對接問題。
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傳統
與城市相比,鄉村的社會流動性弱,文化慣性更強,這決定了鄉村與傳統文化之間有著更強的連續性與穩定性。這些傳統文化能為鄉村的產業興旺提供知識資源、為生態宜居提供地方經驗、為有效治理提供貼近民心的策略。淮陽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鄉村傳統文化資源豐厚。因此,要深入淮陽鄉村生活實際,走進農民精神世界,想他們所想,講他們所講,系統分析各個村莊的地域文化特點,將鄉村“傳統文化”轉化為發展策略和治理策略。要充分尊重鄉村的“土辦法”和“老辦法”,同時堅決革新不良的文化遺存,引導村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文化觀。
循序漸進
當前淮陽區仍有相當一部分鄉村依然缺乏內生發展動力。對這些鄉村而言,當前的工作重心并非直接進入鄉村振興階段,而是抓好成果鞏固、過渡、銜接工作,在此基礎上穩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產業發展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通過短時間突擊就能達到目標。因此要克服急于求成和急躁冒進情緒,不能違背鄉村產業發展規律,不可不顧各個鄉村的自身特點去搞“運動式”做法。要充分認識全區鄉村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各個村莊自然條件千差萬別,要素稟賦各不相同,發展水平參差不一,不可能做到齊步發展。要堅持統籌規劃、分類指導、梯次推進、分步發展、重點突破,既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本文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責編:程靜靜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