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的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是黨中央提出的又一個重要階段性發展目標。2021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莊嚴宣告:“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2021年6月10日,黨中央與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這表明我國推進共同富裕正在加速。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實現共同富裕,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是中國共產黨為之奮斗的重要目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隨著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共同富裕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的富裕,是要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道路上,全體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和相互幫助,普遍達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強、環境宜居宜業、社會和諧和睦、公共服務普及普惠,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構想,共產主義社會將徹底消滅階級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對立和差別,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實現社會共享、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成立一百年來,我們黨始終帶領人民為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而不懈奮斗。黨的一大提出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封建主義統治,為建立現代國家工業體系創造條件,并把消滅階級差別作為奮斗目標之一。毛澤東同志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我國發展富強的目標,指出“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新中國成立后,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建立了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國防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通過改革開放,實現了生產力的大發展和物質生產的極大豐富,讓中國開始富了起來。鄧小平同志多次強調共同富裕,指出“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江澤民同志強調:“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和本質特征,絕不能動搖。”胡錦濤同志也要求,“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邁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進入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更加注重共同富裕問題。”“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我們要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不斷地、逐步地解決好這個問題。”“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一項現實任務,必須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作出更加積極有為的努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向著更遠的目標謀劃共同富裕,提出了“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目標。
新時代推進共同富裕有了更加堅實的發展基礎
推進共同富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發展質量效益,改善居民生活品質,我們還面臨不少艱巨挑戰。但也要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教育科技的現代化水平都發展到了新的階段,我們是在一個更高起點、更高平臺上推進共同富裕。
工農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實現歷史性飛躍。2020年我國制造業產出占世界比重達到28.1%,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國工業生產發展水平達到了新高度。據統計,我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鋼鐵、建材、紡織、服裝等7大類行業規模名列全球第一,裝備和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位居全球第二,220多種工業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在農業發展方面,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超過70%,全國糧食作物畝產量382公斤,人均糧食占有量超470公斤,遠超國際安全標準線400公斤的標準。也就是說,我國工農業生產力水平已經解決了供給不足的問題,經濟發展進入到追求品質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教育及科技的發展基礎更加雄厚。我國總人口數量達到14億多,其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億人,每年高校畢業生和海外回國留學生總計近1000萬人,高等教育正在從大眾化快速向普及化發展。全國研發人員總量已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開始R&D經費投入穩居世界第二,科技研發投入強度2020年達到2.40%,超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2.37%的平均水平,近幾年每年申請的專利數量和增長速度均居世界第一,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接近60%,諸多領域都取得重大成就,創新型國家建設加速推進。
經濟發展與收入水平均穩步提升。2020年,我國GDP總量達到101.6萬億元人民幣,占世界經濟比重超過1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2447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城鎮化率達到63.89%,居民人均預期壽命77.4歲,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5G技術與應用普及世界領先。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39.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48.9平方米。中等收入群體已達4億人,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保障覆蓋面超過99%,建立起了覆蓋城鄉所有人口的世界最大社會保障體系。
以新發展理念指導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
實現共同富裕,要統籌考慮需要和可能,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事實”。為此,全國上下、中央與地方、各行各業都需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推進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
通過創新發展解決經濟發展動力問題。促進收入增長、推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是經濟發展,經濟發展的速度、效能和可持續性則依賴于發展的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全面推進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推進共同富裕的方方面面。通過創新處理好經濟增長速度與增長質量之間的關系,使經濟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保證高水平的就業率,這是縮小貧富差距并提高中等收入群體占比的必要條件。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和高質量發展,提高全社會勞動生產率,做大國民經濟蛋糕,從而為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工資性收入在GDP中所占份額奠定堅實基礎。
通過協調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協調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全面推進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必須樹立協調發展理念,正確處理經濟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推動區域、城鄉以及社會各階層、各行業之間協調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協調性。促進協調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對各方面工作進行統籌兼顧、綜合平衡,助力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
通過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干凈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更高要求。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綠色低碳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構建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制度機制,推進生產生活綠色轉型,為造福人類永續發展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闖出一條新路。
通過開放發展促進經濟內外聯動。當前,我國的產業鏈和需求市場已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中國既是世界第一生產國,又是世界第一貿易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外貿帶動的就業人數達到1.8億人。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順暢穩定,推動形成順暢的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形成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更好地服務和引領世界經濟發展。
通過共享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中,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點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首先,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次,兼顧社會公平正義與發揮資本效率,將資本的利潤動機與收益追求規制在符合社會主義價值選擇的框架內,建立健全一系列規制資本的制度,防止資本野蠻生長、肆意擴張,防止貧富差距的固化。最后,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制度。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增速相匹配;二次分配利用好稅收等政策工具,對高收入群體進行精準調節;發揮好財政轉移支付、社會保障、對口幫扶等專項制度調節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著力提升弱勢群體、低收入群體和貧困地區的自主發展能力、綜合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和受教育水平。
(作者系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