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縣鎮是湖北省丹江口市“十戶互助”模式的首創地,最初是指以脫貧攻堅產業項目為紐帶,按照居住相鄰、技能相似、意愿相同的要求,把10戶左右的農戶組成產業發展聯體,后伴隨優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工作開展,該鎮積極探索激發群眾主觀能動性,將“十戶互助”由產業發展1.0升級到社會治理2.0,如今該模式已涵蓋產業發展、矛盾化解、環境整治、安全生產、就醫養老等諸多方面?! ?/p>
十戶相連微視頻,群防群治到點位
“我們村留守的老人多,三分之一的家庭老人小孩留守在家,裝起這個攝像頭,家里有啥事了,村里第一時間就知道,周圍老百姓也會來幫忙,這讓我們在家的老人小孩更有安全感。”
靈寶山村8組的留守老人劉萬華對十戶聯防微視頻系統連連稱贊。按照“試點先行、注重實效、總結推進、分步實施”的工作思路,均縣鎮在靈寶山村、何家院村、洪家溝村等地建立了40余個農村十戶聯防視頻組、覆蓋300余名“三留守”人員及20多個主要路口,從19個村委會和均縣鎮綜治中心的監控平臺都可以第一時間掌握信息、第一時間服務群眾,真正形成了鄰里守望、群防群治的全天侯農村防控網絡,構建了鄰里互助、干部支撐、政府管理的工作格局。
村民輔警共調處,平安建設齊出力
2020年8月,均縣鎮禁捕退捕率先上岸,如火如荼,羅漢村6組燕溝(小地名)的漁民們討論也熱火朝天。余斌,該村第一個響應政策交船漁民,和該村輔警余育林一道在自己院場里和20余戶漁民擺起了“龍門陣”,一問一答,來來往往,禁捕退捕政策在方桌條凳間接了地氣、通了心氣,一致響應護水護漁,羅漢村70余艘漁船成功在5天內成功上岸拆解。據悉,均縣鎮廣泛開展“十戶互助、鄰里守望”工作,將每10戶左右歸攏成一個聯防小組,并選派出一名聯防長作為小組聯防負責人,構建起以“1名村警+1名聯防長+10名居民”的“1110”平安穩定網絡,通過此項機制調解鄰里糾紛、送治病人、尋人找物等近70起,深受當地群眾歡迎。
土地管理互幫助,產業聯結共受益
關門巖村通過“黨帶群、富帶貧、強帶弱”的方式,將村內土地相鄰的若干農戶分成互助聯體,每個聯體各推選一名戶長,村“兩委”管理戶長,戶長管理聯體成員,成員在產業上抱團發展,土地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在此基礎上,關門巖村5個產業小組50余戶共同流轉出租236畝土地共建“均州橘海”,2020年橘海柑橘產值達50余萬元,橘農戶均增收近4萬元;2021年,關門巖村再次復制成功經驗,流轉630畝土地以求進一步壯大柑橘產業,成為十堰地區內遠近聞名的橘橙大村。
近鄰比幫賽衛生,整治環境美家園
走進均縣鎮廟坪村1組安置點,安置房錯落有致,小區干凈整潔,安靜祥和。推行‘十戶一體’互助模式前,這個安置點相對較亂,互相也不認識,都是各管各顧,但現在廟坪村的環境衛生戶長幫管理,黨員有作為,黨支部有威信,片長朱安樂介紹道。‘十戶一體’使各個安置點村民變成了一個團結和諧的大家庭。”廟坪村黨支部書記丁家忠感嘆道。借助十戶互助以及綠滿均縣等實際舉措推進環境衛生整治,均縣鎮于2020年成功創建全國衛生鄉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