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改革需要“底線思維”,除了要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外,農村發展中還有一些紅線亟待堅守。
舊村改造“止推”
傳統村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因庫,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記憶,傳統村落最為原真、完整、集中地反映了我國燦爛悠久的農耕文明,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主要載體,是民族精神的源頭和“老根”,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家園”。它深深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但一些地方為了改變鄉村面貌,動用行政力量把存在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舊村莊統統夷為平地,另起爐灶,建起新社區,這種行為看起來很現代、很時尚,然而,這是一種與傳統“斷舍離”的時尚。村落中原生態格局沒了,世代構建的人際關系沒了,長期積淀的傳統文化沒了,約定俗成的鄉里制度沒了。幾千年的歷史在這里化為灰燼,從零開始;千秋萬代遺傳的民族基因在這里庫毀物逝,煙消云散。農民失去了親切熟悉的家園,游子失去了寄托鄉愁的場景,民族失去了文化傳承的根脈。
在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美好傳統的國家,鄉村的轉型與發展如果“一刀切”地斬斷“傳統之臍”,帶來的災難與混亂將是長久與深重的。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根本,如果丟了傳統,就割斷了精神命脈,陷入歷史虛無主義的境地。我們需要發展現代、融入未來,但必須建立在傳統的基礎之上,而不是與傳統決裂,偉大的民族總是善于評價傳統、解釋傳統、繼承傳統、重塑傳統,從傳統中尋找智慧和力量。中華民族正是依靠重視優秀傳統,5000多年文明才連綿不斷,源遠流長。有歷史才有根基,才有歸屬感和厚重感。我們走向未來,需要的不是否定過去,割斷歷史,而是應該妥善地利用過去,在過去這塊既定的地基上構筑未來大廈。
鄉村建設應該遵循的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合理注入現代元素,以“外面五千年,內里五星級”的理念讓傳統與現代在村落里和諧統一,這樣既能保留傳統文明和鄉土記憶,注重村莊的價值、影響和歷史地位,又具有現代精神。因此,鄉村建設決不可統統推倒重來,這是不可逾越必須堅守的紅線。
生態環境“止惡”
耕地、水和空氣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最重要的三個基本要素,建立在耕地基礎上的糧食安全是社會穩定的基礎,不僅要保證農產品的數量,更要注重農產品的質量。生態安全給社會提供健康的自然環境。而自然生態的安全直接關系到耕地質量,沒有優質的土地,也就生產不出優質的農產品。
在城市化進程中,污染企業正從東部發達地區向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從城市向農村梯度遷移,再加上農藥、化肥、除草劑、農地膜的污染,農村生態環境不容樂觀。中央把環境作為突擊戰的硬仗全面展開攻堅,成效巨大,但這是個積重難返的老問題,也是一個世界性的大難題,需要下大功夫持之以恒防止惡化。連年持續高頻率使用化肥,在提高農作物產量的同時,也造成了土地板結、土壤酸化、食物質量下降。很多有益元素已嚴重低于歷史的最好水平,比如鈣質,根據相關研究,用化肥生產出來的小麥面粉,比用有機農業模式生產的面粉缺鈣76%,其余蔬菜、水果缺鈣現象也是非常普遍的。為了彌補鈣的缺失,人類就發明補鈣的方法,但那些無機鈣很難被人體吸收,這是本末倒置的無奈之舉,食物補鈣才是王道,這是最樸素的道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世界有30多億人不能吃到健康食物,因為飲食結構不合理、缺乏必要的有益元素,中國有3億多人處于“隱性饑餓”狀態。
生態環境需要“止惡”,再惡化下去恐怕真的會導致人類健康無藥可治的后果。要杜絕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的現象,引導民眾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嚴格控制以化肥、農藥、農地膜和抗生素等為代表的農業化學品使用量。在鄉村建設中,還應堅守原生態理念,不過度削山填坡,不過度硬化河溝駁岸。在強化約束上,借助和使用好全國生態環境普查數據,設置具體考核指標。地方各級主政官員,在任期內生態環境的主要指標只能改善,不能惡化,這是不可逾越的底線。在離任時進行考核,出現惡化應嚴格落實責任終身追究制,用考核指揮棒引導地方主政官員把好農村生態環境關。
鄉村教育“止衰”
近20年來,農村一直在進行“撤點并校”改革,大量撤銷農村中小學,使學生被迫集中到鄉鎮和縣城讀書。學校撤了,教師沒了,學生走了,鄉村教育進入惡性循環的怪圈。
鄉村孩子從小就脫離了鄉村生活環境,導致認知缺失、情感缺失和價值缺失。從認知上看,生活在農村的孩子,才能熟知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對自然環境的近距離觀察,對農業知識的日積月累,了解農作物的生長方式和規律,在耳濡目染下掌握從播種到收割的整個農業生產過程;從情感上看,只有在農村長期生活,才能對農村產生深厚感情,即使長大后來到城市工作,仍然情牽故土,心戀家鄉;從價值觀上看,脫離農村的生長環境,也就難以形成真正熱愛農村的價值觀,往往是從城市本位出發來看待鄉村。在農村接受教育長大的孩子,才會更加熱愛鄉村。
鄉村振興靠人,尤其是靠本地的人,不注重對本土人才的培養,鄉村振興就缺乏長遠的發展動力,而鄉土人才培養的關鍵在于發達的鄉村教育。只有鄉土環境才是鄉土人才的孵化器。全世界的義務教育共同特點就是就近和免費,我國鄉村義務教育應充分體現這兩個特征:一是大力恢復鄉村學校,全面貫徹國家“單程不能超過半小時的路程”的標準;二是消除農民的隱形負擔。鄉村孩子到鎮上讀書,每年要多開支上萬元,到縣城讀書要多花2萬元左右。只有就近讀書,農民才能免除這種本不該承受的負擔。這是防止鄉村教育持續下滑、守好鄉村教育底線的關鍵點。
鄉村教育必須“止衰”,否則,鄉村振興的歷史重任便缺乏人才支撐,應學習日本經驗,哪怕再偏遠的鄉村只要有一個孩子,學校也要辦下去,這是鄉村孩子接受義務教育的基本權利,誰都無權剝奪。
農民利益“止損”
一個社會的文明尺度,取決于對待弱者的態度。農民處于社會分層的底端,理應在改革中分享更多的利益,承受更少的代價,這才是一個理想中的社會,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地方農民往往成為利益的隱性受損者。如在吸引資本下鄉過程中,一些地方通過行政干預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表面上看增加了農民財產性收入,但卻侵害了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資本下鄉大面積圈占土地而不精心經營,對農民帶來了事實層面上的“擠出”效應而不是“帶動”效應;在環保風暴下,看似是要改善農民的人居環境,禁止農民養豬養雞,宣稱“無豬市”“無雞縣”,但實際卻減少了農民的生計來源,降低了農民的收入,影響了小農戶自產自銷的生活質量。
一些基層政府追求“一刀切”管理,運動式推動,表面上顯得十分“積極”,本質上卻是懶政、惰政、庸政,讓農民成為農村改革社會成本和代價的承擔者,違背了改革的初衷。民生是頭等大事,農村改革的目的是要維護農民利益,尊重農民主體性,增強農民發展權,這是一切農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保護好農民合法權益,才能充分調動積極性和創造性。鄉村改革務必要避免把鄉村變成“城市剩余資本”投資分肥的競賽場,如果只有少數精英、商人、能人大戶從中獲益,就違背了鄉村振興的初衷。
農民利益必須“止損”,農村一切工作都應站在農民的立場上加以審視,同時應提高農民的參與度和組織化程度,增強話語權,提高談判地位,保障和維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