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秀清老師
從教26年,經驗越來越豐富,內心卻越來越謹慎,常常有如履薄冰之感。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然而現實需求帶來急功近利,社會過度關注引發群體焦慮,這些都會成為學校教育的干擾因素。如何堅守自己的初心,怎樣在工作中做到不偏離育人方向,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
教育的目標:從醫者仁心到立德樹人的聯想
在醫院就醫,如果遇到專家坐診,他們大多數都會比較有耐心,會把病人當孩子,會說“有一點點疼”等寬慰的話,讓人感覺非常舒服。而非專家大多數公事公辦,一臉嚴肅,不多說一句話。如果你聽不明白多問幾句,她就會明顯不耐煩,那種不愉快的感覺在彼此間蔓延。產生這種區別的根源是什么?我覺得更多的是醫生對自己職業定位的問題,而無關醫術高明與否。就是醫生能不能保持醫者仁心的初心,不因見慣了生老病死就麻木不仁。醫者醫身,師者醫心,如果教師產生了職業麻木,那后果不堪設想,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可逆轉的后果。
永遠有一顆初心,一定要確立為師者必先為生的信念,終身學習,是老師必備的品質。在經驗不足的時候,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是一條捷徑。剛工作的時候,我常常去聽有經驗的老師的講座和公開課,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后來慢慢覺得自己工作得心應手,在教育教學方面也有了一些技巧和方法,自以為小有成績,卻不知自己的工作能力一直停留在教教材的層次上,班主任工作也僅僅是規范了學生的日常行為。2003年,我開始攻讀北京師范大學的教育學碩士,開始大量閱讀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著作,林崇德的《品德心理學》、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等書讓我豁然開朗,那些各有高招的優秀教師們成功的奧秘,在于他們背后的理論支撐。我逐漸明白了《易經》中所說的“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我一直在學“器”而沒有理解器背后的“道”。而學“道”之路就是對教育的理解,對歷史學科本質的理解。從此,我對教育事業充滿了敬畏感,真切體會到教育無小事,老師的一言一行及每一個活動都要想想是否科學,是否有價值,是否可以做得更好。學習永無止境,學科專業知識博大精深,需要不斷探索。
基于這樣的理念,做班主任工作期間,為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我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讓他們體會到嚴格要求、高度自律的重要性。我關心每一名學生,曾經給學生寫信、寫生日祝福,寓教于無形,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潛移默化中,我希望達到育人的理想境界——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合作,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漸漸地,我的努力得到了認可:2008年獲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一等獎;2009年獲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特等獎;2014年被評為北京市中小學“學生最喜愛的班主任”;2017年被北京市教委聘為“2017年家庭教育大講堂”指導專家;多次在北京教育廣播電臺“教育面對面”做嘉賓主播……努力服務社會,發揮自己的優勢幫助更多的人。
教育的共生:同質不追捧和異質能包容兼而有之
似乎每個老師都有幾個“粉絲”,我發現每一屆喜歡我的學生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慢熱、內斂、理性。他們會追在老師身后詢問,問的不止是學業知識,更多的是探討人生真諦。我逐漸發現當一部分學生以我的判斷為圭臬,逐漸失去了自己獨立思考的立場,我就很警惕了;如果學生覺得自己喜歡老師,則老師理所當然要對他偏愛,那就更不能姑息了。我教過的學生中有一位“公主”,女孩子聰明漂亮,情商高也善于表達對老師的尊敬與喜歡,可是我卻沒有對她表露出偏愛,不想讓她成為溫室里的花朵,這樣對她和其他孩子的成長都不利。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如果是偶像和“粉絲”的關系,那是不利于學生精神成長,也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的。好的師生關系是平等的,在精神上互相汲取營養。
做老師也一定會碰到和自己風格迥異的學生,我就曾經碰到過一個學生,他覺得我太教條,我覺得他總是耍小聰明。有一次他明確告訴我說:“老師,你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你不夠幽默風趣。”我說:“這不妨礙我們平靜地坐下來溝通,學習與成長是我們共同的目標,你可以不喜歡我,但我說得對的地方你要聽進去。”通過溝通,我們能和平共處,我不因他和我不同而看不到他的優點,但對他的一些投機取巧行為,我也不會縱容,雖然我們最終不能成為朋友,但不影響我助力他成長,形成正確價值觀。畢業的時候,他給我留言:“老師,您的風格我確實不喜歡,但您不逼著我改變自己,給予學生充分的理解,讓我很尊敬您。”
教育是師生共生共長的過程,教學相長的前提是教師能理性對待不同質的學生,因材施教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同時也不斷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教育的載體:從做歷史教學到做歷史教育
作為一名教師,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對歷史學科本質的理解,影響著我的教學行為。最初我認為歷史就是過去的事,因此歷史教學就是教教材,體現在課堂教學上,就是用生動的故事和講述來吸引學生。
當我進一步認識到歷史學是求真,而歷史教學是在求真基礎上的求善,學歷史是為了照亮現實,我的課堂教學的立意逐漸清晰明了起來。以人為核心,以學生的精神成長為靈魂,逐漸領會了課標提出的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也理解了歷史教育的真正內涵。于是,我的課堂教學逐漸有了靈魂,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雖然做不到每一節課都能直擊學生的內心,但至少能引發學生一些思考。我不僅告訴學生陳述性的史實——過去發生了什么,還要告訴學生程序性的知識——我們是怎么知道歷史是這樣的。課堂教學就要針對學生學情和歷史學科特點,引用歷史資料,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學科能力,歷史課堂就從感性講解進入理性分析的階段。
我的教學設計環節以閱讀為先導,以教師的閱讀引領學生的閱讀,針對學習內容,給學生推薦一些經典篇目進行閱讀,并布置可以進行再創作的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借助史料來探究歷史,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轉為自主地獲取并引發思考,極大地提高了他們歷史學習的興趣和理解能力。
教學實施環節以問題為引領,變陳述性的史實講述為探究式的問題解決,最好的突破方式就是提供材料,并提出問題。因此一節教學立意分明的課,一定設計有環環相扣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理解歷史的邏輯和因果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對教師甄選出的材料進行分梯次的解讀,對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進行評價。課外評價以多種形式為載體,包括觀文博遺跡、寫家譜家事和創歷史劇本。課堂教學過程中設計適合學生探究能力和引起學生探究興趣的問題,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讓學習真正發生。
在一次次公開課和常態課的探索中,我對中學歷史教學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也取得了一些成績:2008年我獲北京市說課比賽一等獎;2013年我做了市級研究課《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后在全國歷史優質課(高中組)評比中榮獲二等獎。2016年在北京市第二屆示范校同課異構活動中做了研究課《兩極格局的形成》等。
探尋教育真諦之路漫長而艱難,惟有上下求索方能少走彎路,我們在這條路上一直孜孜以求,因為生命不息,學無止境。隨著時代的步伐不斷與時俱進,認真履行教師職責,為學生的人生發展夯實人文基礎,是我的價值追求和奮斗方向。
(作者為北京一零一中歷史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