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改變著我們的消費方式,也改變著我們消費決策的方式。
回想“前網購”時代,我們怎樣購物?雖然也貨比三家,但消費者對于產品的了解,主要來自商家廣告與導購推銷。衣服鞋帽這類快消品,我們尚可自己穿上試試,好不好看、合不合身,當下就能判斷。但像冰箱、彩電、手機、汽車這類耐用品,價格高、使用壽命長,產品在品質、性能上的差別,很難在短短幾分鐘的選購過程中充分體現出來,很多人對這些“大件”的比較,某種意義上成了對商家廣告和導購員推銷能力的比較。
這造成了消費市場上的一個悖論:越是消費者慎重決策的耐用品,消費者卻越容易陷入到信息不對稱之中。所以早年間的中國消費者,想買到優質商品,要么選擇大商場、大品牌,但同時也為此支付一定的溢價;要么找熟人推薦,利用熟人口碑和使用經驗來輔助消費決策,但適用范圍畢竟有限。
電商時代的來臨,讓消費者第一次可以直觀看到其他購買者的評價。這大大緩解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力震懾了那些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的商家。但購買者評價也有短板,一是評價內容的詳實程度不足,寥寥數語的“好評”滿足不了消費者對產品深度了解的需求——別人都說好,就一定代表適合自己嗎?二是無法實現跨產品的比較,當幾個產品都很受好評的時候,到底該選哪個,這對許多消費者來說仍然是個問題。廣大用戶還在呼喚更專業、更客觀、更走心、更生活場景化的商品推薦形式,讓大家的消費決策更加心中有數。
這就催生了一個全新的業務:評測。什么叫評測?冰箱誰家保鮮功能好——有人買來各大品牌產品,把同樣的食物放進去做觀察實驗;哪個牌子的吸塵器吸得最干凈——有人往地板分別灑上豆子、頭發、面粉,輪流測試市面上的主流產品……大量評測讓同類產品在質量、性能上的對比,變得相當直觀且有說服力。被評測商品各有所長,評測者往往也會分類推薦:注重消毒殺菌的買家,可以選哪臺冰箱;家里養寵物的消費者,可以買哪個吸塵器;愛打游戲的用戶,適合用哪款手機……各類評測,讓消費者告別了被動承受“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困境,走向“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的主動局面。
事實上,這樣的深度分享內容,從前也有,不過是散見于網絡社區中的各個角落,需要消費者自己費力發掘。但有需求就會有市場,越來越多的創業者看準這一領域,開始有意識將這些優質攻略、評測、“種草”等內容聚合起來,打造成一個平臺。當平臺上的優質內容足夠多,人人買東西前都想來取取經、避避坑時,這個平臺本身就成長為一個擁有高流量的“裝機必備APP”,成為用戶消費決策的入口。目前在各細分領域,已初步出現了一些這樣的專業消費決策平臺,比如美妝護膚領域的小紅書,電器領域的知乎、什么值得買等等。
這些平臺的出現,改變了品牌內涵。過去,人們可能一聽松下、索尼的牌子,就足以形成消費決策。但今天,任你是德國制造、日本技術、英國設計,都要拉出來評一評、測一測。不少國外大牌,還真就在這個環節“現了原形”“跌了眼鏡”,被消費者斥為“智商稅”。對商家而言,這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尤其是中國品牌。一些質優價宜的國產品牌就是在與外國競品的對比中被消費者發掘出來,獲得了成功。
真金不怕火煉。在“評測時代”,消費決策的方式正發生重大變革,中國品牌要抓住機遇,順勢而為,用品質和性能打一場品牌“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