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藥控股董事長于清明日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未來公司將重點打造醫療器械板塊,并朝著上游高端研發制造領域延伸。同時,公司將做優做強現有業務,整合相關資源。隨著內控管理的提升以及各個業態資源的有機結合和協同聯動,有望為公司未來特別是“十四五”期間帶來業績增量。
迎來黃金發展機遇期
于清明表示,醫療器械作為我國大健康產業的國之重器,在產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名副其實的朝陽行業。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超2.65萬家,二三類器械經營企業近90萬家。
“十四五”時期,醫療器械行業的政策環境、發展方向、目標任務都發生了一系列新變化。同時,備受業界關注的新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簡稱《條例》)將于6月1日正式實施。
于清明認為,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迎來了黃金發展的機遇期。《條例》為整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紅利,明確了注冊人的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條例》將引領醫療器械高質量發展,促進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帶動整個醫療器械行業實現差異化發展。
于清明表示,高值耗材帶量采購等政策作為調節器,有利于行業自身調節發展,對量大面廣的產品,企業可以在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實現規模效應。在高技術領域,得益于政策的引導以及行業內部的變革,將進一步引領企業向創新、規模化和產業集群化的方向做大做強。
“我國醫療器械領域有一個巨大的市場待開發,這在業界達成了共識。那就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我國家用康復保健醫療器械,特別是智能化的家用康復保健醫療器械會迎來巨大的發展商機。”于清明強調。
于清明認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還存在多小散、產業集中度不高等特點。從市場來看,我國藥品、器械的消費占比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距,市場需求遠未飽和。從流通業來看,集中度有待提升。從工業來看,國內醫療器械工業前20強的整體規模偏小。相比之下,全球醫療器械工業前20強占比達到64.59%,集中度很高。從產品來看,很多企業的產品線單一,綜合競爭力有待提升。
于清明表示,從創新來看,監護、支架、創傷、生化等市場基本國產化,超聲、脊柱、關節、血球、發光等領域的國產化率也穩步提升,與全球領先企業的差距縮小。但是在CT、MRI、軟鏡、電生理、運動醫學等領域,仍然需要創新突破。
于清明表示,從宏觀環境、行業生態、遠景目標等各方面看,醫療器械行業亟需構建新發展格局。醫療器械企業需要搶抓“十四五”戰略機遇期,有規劃、有目標、有標桿、有試點、有步驟地推進產業鏈和創新鏈的融合發展。特別是在創新鏈中,企業需要發揮主體作用,擔當產業鏈的帶動者、創新鏈的引領者、聚集區的組織者。這是健康中國戰略的客觀要求,也是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力爭“十四五”期間業績翻番
于清明認為,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各業生產經營帶來很大影響。作為醫藥行業的國家隊和主力軍,公司在積極保障各地防疫物資調撥的同時,持續推動醫療器械市場網絡建設和業務模式創新,提升網絡運營和資源統籌能力,應對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要求。2020年國藥控股旗下整個醫療器械業務板塊仍然保持相對高速的增長態勢,達到29.02%,呈現極強的增長潛力。
據于清明介紹,主要業務方面,國藥控股保持藥品配送、藥品零售和醫療器械“三足鼎立”的格局。在藥品配送方面,公司目前在全國有300多家的物流配送公司,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充。在零售方面,公司目前在全國有9000家左右的零售門店,下一步將在基層進一步擴大相關業態的發展。
于清明強調,公司未來將重點發展醫療器械板塊。過去公司的醫療器械以貿易為主,十年間該板塊復合增長率實現了超常規發展。目前公司在全國有300多家醫療器械企業以及專業化醫療器械公司。公司持續把專業產品做精做細,把量大面廣的產品服務做強。未來,公司將重點向上游制造業延伸,依托所屬國藥集團的醫療器械研究院,提升研發制造能力。
展望未來,于清明認為,公司在做強做大做優現有業務的同時,還將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整合相關業態資源,實現協同發展和規模效應。隨著內控管理的提升以及各個業態資源的有機結合和協同聯動,有望為公司未來特別是“十四五”期間帶來業績增量。于清明稱,“十四五”期間,公司力爭業績翻一番,助力國藥集團實現“四梁八柱、百強萬億”的戰略目標。
聯手產學研醫搭建創新平臺
在于清明看來,醫療器械是典型的多學科、多領域交叉的高新技術產業。各類企業應該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搶抓戰略機遇,有效銜接上下游企業、產學研等各領域,構建跨領域、跨區域通力合作的聯合創新格局,聚焦高端裝備、關鍵技術的國產化,建立完備、自主可控的工業制造體系,補齊我國醫療器械短板、缺項,解決“卡脖子”問題。
于清明表示,可以預見,“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長的時間,醫療器械行業將持續釋放超大規模的市場潛力。行業企業要在聯合創新平臺、創新體系建設、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中,切實發揮主體作用,搶抓發展機遇。“我們希望聯手產學研醫,共同搭建創新平臺,助力醫療器械工業創新發展。”
于清明表示,醫療器械企業以產業園區的形式聚集,有助于企業快速獲取技術、資金、人才等資源,促進成長。“十四五”時期,國藥集團制定了“四梁八柱、百強萬億”創新驅動型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全生態圈的總體戰略規劃。其中,一個重要發展領域就是立足大健康產業構建平臺,把握“健康中國”戰略機遇,推動實現“打造超十個百億級、若干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產業鏈)和產業區域(生態圈)”的發展目標。
“我們將高起點規劃產業園發展、高標準推動載體建設、高質量推進產業集聚,重點聚焦高端醫療器械研發與制造、醫藥商貿樞紐物流、生命健康和醫療服務綜合體等方面,打造具有特色的大型綜合性產業園區,實現‘網絡化布局、品牌化發展、精細化運營、智慧化支撐、產業鏈協同’的發展格局,發揮好園區的產業鏈聚集效應、生產圈營造效應和品牌提升效應,在產業園區有機融合和協同,將醫療器械產業鏈做大做強。”于清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