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這是陳獨秀、李大釗兩位“五四運動”先驅為青年發出的最美禮贊,歷經百年滄桑依舊擲地有聲。“青年黨員”這個充滿活力的群體,匯集了希望、斗志、勇氣、健美等積極向上的美好詞匯。作為新時代的“后浪”,青年黨員當如何不負青春,與時代同頻,扛起歷史的使命與擔當?在5月12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在北京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五位青年黨員代表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求業精于勤,悟透“苦行”之道。“砌得不美觀就推倒重砌”“干活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標準”,他是工友眼中的“傻小子”,縫隙一定控制在1厘米內,磚面要清澈不沾丁點水泥……95后的鄒彬以特殊的執拗堅持著自己的砌筑標準。在他日復一日精益求精的專注里,憑著一股堅持不懈的“軸勁兒”“韌勁兒”,從默默無聞的“小砌匠”一步步成長為世界舞臺上的“大國工匠”。古語云,不惰者,眾善之師也。精通業務、腳踏實地是對自己事業最大的尊重,青年黨員要在工作中與自己“較真”。“真”指的是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即使是經驗全無的崗位技術小白,即使前行之路荊棘遍地,只要樹立終生學習觀念,有吃苦的決心、前行的沖勁,方能抵達行業領域高峰。要與自己“較勁”,吃下冶煉之苦。在薄如紙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絲毫誤差,“蛟龍號”密封精度控制在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大飛機零部件精度由99%提高到99.99%……大國工匠稱號的背后是千次萬次的磨煉,是日復一日的鉆研。青年黨員同樣要在冶煉中鑄燒塑形,嘗人未嘗之苦,成人未成之事,以硬本領開拓事業新局面。
知民之所望,涵養“為民”之心。隨著各式各樣新媒體、微信群、QQ群的便捷式辦公,工作在“云端”成為常態。但不管技術如何先進、流程如何便捷,共產黨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丟不得。特別是青年黨員要認清群眾路線就是黨的生命線,“為什么人、靠什么人”是檢驗一個政黨的試金石。古有“吏為民役”,今有“為人民服務”,對于青年黨員干部而言要像大學生村官盧毅一般涵養為民情懷。要“善聽”,聽的是群眾的“刺耳話”“牢騷話”,是百姓的“不平之鳴”。特別是當下正處于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過渡期”,嚴防返貧、征地搬遷、產業幫扶、醫療保障等后續工作千頭萬緒,更應將群眾意見作為農村工作的指向標。要“善為”,“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焦裕祿讓百姓“把淚焦桐成雨”,楊善洲把深山溝渠建成“滇西糧倉”;王伯祥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這些閃耀的名字無不情系著為民之弦。將功成不必在我的“潛績”化為澤被后人的福祉,用群眾“獲得感”提升自身“成就感”。
以奮斗為本,凝聚“創新”之力。“創新”是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青年”代表著無限迸發的奇思妙想和與時代同頻的無限活力,“青年+創新”讓社會新發展引擎的力量無限裂變。惟進取也,故日新,百年前,李大釗先生曾呼吁“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百年后,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征程中,我們既有“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等精神豐碑,又有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李保國、黃大年、南仁東等國之脊梁,他們的精神動力讓創新精神賡續綿延并煥發勃勃生機。“創新之能”需在崗上煉、事上磨,給青年人“壓擔子”。創新不是閉門造車和憑空想象,知識積累、思維碰撞、平臺實踐都是激發創新力的必要條件。在關鍵性任務中要大膽使用有闖勁有想法的青年人,改善人才隊伍結構,為創新開辟新路徑。請經驗豐富的老前輩作為“掌舵人”為青年人端正工作作風、指點攻關路徑,讓“后浪”們在壓力下成長,在實干中創新,在寬闊的成長大道上脫穎而出,為國家創造更多戰勝風險挑戰的“制勝之道”。(作者:甄紅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