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闡明了人與自然的關系、發展與保護的關系、環境與民生的關系、自然生態各要素之間的關系等,系統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把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高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為構建新時代生態學學科體系提供了思想指引。同時,構建新時代生態學學科體系,有助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學理支撐。
生態學是研究宏觀生命系統結構、功能及其動態的科學,能夠為人類認識、保護和利用自然提供重要理論基礎。從研究對象看,生態學主要研究較高層次的生命系統及其與環境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生態學與眾多學科交叉,是一門與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學科。人類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在深刻改變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全球性生態與環境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僅僅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關系的傳統生態學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更好研究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態與環境問題,要求生態學對自身學科體系作出相應調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優良生態產品、優質生態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開辟了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與此同時,新時代生態學研究也迸發出蓬勃生機與活力。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蘊含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等重要理念,為新時代生態學研究提供了科學指引。構建新時代生態學學科體系,就是要從學理上系統闡釋這些重要理念。
生態學的研究對象具有高度復雜性和多樣性,涉及不同研究層次和不同生物類群。構建新時代生態學學科體系,需要科學劃分生態學二級學科,廣泛涵蓋其龐雜的學科門類,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生態學科評議組經過反復研討,明確了劃分生態學分支學科的原則:一是明確生態學作為一級學科的地位;二是生態學每個二級學科都能形成相對獨立的專業;三是二級學科可以進一步劃分研究方向;四是每個二級學科應當有獨特的必修課程體系。
按照這樣的原則,作出如下學科體系設置方案:動物生態學,著重從多層次、多尺度研究動物及其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主要研究動物個體的行為和習性特征,動物與環境和其他有機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動物種群增長和調節,生物群落組成和種間關系,以及動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等;植物生態學,著重從多層次、多尺度研究植物及其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主要研究植物個體的分布、生長和適應,植物種群和群落的組成、結構和功能及種間關系,植物在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的作用,以及環境因素對植物的影響等;微生物生態學,著重研究微生物與其他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主要研究微生物的群落組成、多樣性和功能,微生物的時空分布與群落構建,微生物對環境變化的響應,以及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生態系統生態學,著重研究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其動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生態系統營養級和食物網結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以及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等;景觀生態學,重點關注景觀結構、過程、功能及其動態變化,主要研究景觀和區域尺度上的空間結構、生態過程以及人與環境的關系;修復生態學,著重研究受損生態系統修復與治理的理論、技術和方法,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流域治理、污染水體修復、礦山植被與退化草地恢復、再造林、外來種去除、棲息地改造等;可持續生態學,著重研究支撐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生態學理論、方法和實踐,主要研究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資源約束和閾值,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學原理和實踐,以及生態環境對人類行為、健康和福祉的影響等。
在生態學學科體系中,動物生態學、植物生態學和微生物生態學主要按研究對象劃分,幾乎涵蓋生態學研究的所有生物物種;生態系統生態學整合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方向,包含全球變化生態學、生態系統模型等;景觀生態學是連接生態學與地理學的橋梁;修復生態學偏向應用生態學分支,主要研究和解決環境污染治理問題;可持續生態學主要研究和解決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生態學問題。這樣的學科體系既基本涵蓋現代生態學的主要研究范疇,又具有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和科學內涵,不僅能滿足生態學基礎理論研究的需要,而且能為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學理支撐。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云南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