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2017年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各環節,形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互配合、協同育人的工作合力。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指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在全員參與、全過程貫穿、全方位協同育人的大思政立體格局下,把握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管理一體化、課程體系一體化、教學資源一體化這三個著力點,是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和落實立德樹人的應有之義和必由之路。
教師隊伍管理一體化。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推動推進中小學一體化協同育人的關鍵力量。首先,要嚴格配備與準入制度,保證思政課教師的供給。當前,有的地方和學校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重視不夠,部分地方中小學思政教師存在專職人員數量不多、專業能力不強、學科地位不高的“三不”境遇。思政課教師隊伍“高要求低配置”的情況,已經嚴重制約了思政課教師隊伍的進一步壯大,極大降低了思政課的教學效果。有鑒于此,必須充分考慮思政課教師配備情況,嚴格按要求配齊思政課教師,規范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配備制度;健全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準入制度,嚴把選聘政治關、師德關、業務關,讓有理想的人講理想,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師德高尚的人講思政課;加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源頭儲備。支持師范院校不斷完善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培養體系,加大優質思政課教師供給。其次,要堅持“六個要”標準,提升思政課教師的素養。 “六個要”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這是新時代打造一支高素質思政教師隊伍的基本標準,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標準,更是切實承擔好鑄魂育人時代責任的思政教師的素養和要求。全體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必須在增強政治素養、加強師德建設、提升專業技能上下功夫,把事實講清,把道理講實,把理論講活,切實提高思政課教育教學質量,把自己完善成為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再次,要從國家層面和思政課教師自身層面入手,增強思政課教師的能力。從國家層面來看,必須制定出臺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專業標準,引領思政課教師提升專業水平;必須健全專題培訓制度,重點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相關學科知識的學習,促進中小學思政課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儲備;必須加強中小學思政課統編教材教法培訓,引導教師準確把握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思政課課程目標,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從思政課教師自身層面來看,思政課教師要積極提升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結合培養目標合理規劃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組織課堂教學、讓思政課貼近學生的生活,不斷增強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把思政課打造成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金課”,讓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最后,要加強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的協同聯動。加強大中小學不同學段思政課教師的交流,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情與學習需求,有效解決思政課斷層的問題,便于不同學段思政課之間的相互銜接。必須發揮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輻射作用,主動對接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開發專門培訓項目,并鼓勵教師走進中小學校開展教學實踐;必須鼓勵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與中小學開展結對活動,定期開展教學研討、課程研究、教師實踐教育等活動;必須打造好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師集體備課平臺,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不同學段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會,加強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和學術交流。必須支持思政課教師走進高校研修學習,實施中小學思政課骨干教師提升計劃,高校在研究生招生中給予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專門名額,每年支持一批優秀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在職攻讀思政教育相關碩士、博士學位。
課程體系一體化。課程,是學校教學工作的核心切入點。課程體系是教育計劃制定的基礎,思政課課程體系一體化建設,是從課堂教與學變革的新目標出發,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一是推進課程目標一體化。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首要問題就是明確一體化建設的目標,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具有方向性、時代性、整體性、差異性和實踐性等特性。各學段的思政課有一定獨立性,但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是一個系統,必須始終著眼于“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個根本問題,始終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始終注重課程培養目標的一致性、主題思想的統一性和內容方法的梯度性。如何科學制定教學目標,要突出問題意識,研究學生發展規律和教育之間的關系,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精準定位。中小學課程如何銜接、應該實現哪些具體方面的銜接、銜接到何種程度,都需要課程目標來指引。二是推進課程內容一體化。首先要從全局上在各地中小學建設“必修+選修”課程體系。課堂是傳播理論知識、鑄魂育人的主渠道,“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豐富課程形式,既要滿足應試教育的需要,又要體現“大水漫灌”和“精準滴灌”相結合的精妙,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更多途徑。利用“必修+選修”課程,縱向上促進中小學課程內容銜接,突出各學段的核心內容避免內容重復,同時做好知識鋪墊避免內容脫節。其次,要在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指出“高中階段重在開展常識性學習,初中階段重在開展體驗性學習,小學階段重在開展啟蒙性學習”。思政課教學需要從發展的、整體的、持續的、全局的角度看待學生,遵循各學段學生的發展規律。小學階段通過故事敘述,培養孩子對真善美的認知,中學階段通過講解社會規則和義務,引導學生形成基本的價值判斷。
教學資源一體化。教學資源是構成教學活動各要素以及實施教學的必要、直接的條件。在當前教育改革不斷創新的新形勢下,教學資源的設計和利用容易被忽略。思政課教學資源一體化擴大了優質資源的覆蓋面,大力提升了教學質量。一是推進教材一體化。教材是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核心載體,在思政課協同育人中,教材一體化是必然要求。在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中,教材內容具有一定梯度,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是一種螺旋上升的編排方式。思政課教材必須由國家教材委員會統籌建設,組建一支由學科專家、各學段一線教師和教研員優勢互補的編寫團隊,確保教學目標得到落實。同時,教材內容要與時俱進,從新時代要求出發,融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新經驗、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最新研究。除此之外,伴隨著新教材的出版,思政課教學指南也應及時完善,根據新的教材及時做出調整。二是加快思政課資源信息化發展。思政課資源除了教材之外,還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等輔助教學,但素材的來源必須規范嚴謹。當前信息技術對教育起著極大促進作用,教育信息化能突破時空限制快速復制傳播。在一體化建設背景下,不僅要建立中小學思政教師伙伴關系,還應建設一個官方的思政課網絡共享平臺。打造一個思政課教師合作互動平臺,首先要落實信息化設備配備、教師培訓等基礎建設,其次抓好網絡平臺資源的把關,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充分利用思政課教學資源,不僅可以提高思政課資源的育人價值、提升教學質量,也大力緩解了城鄉、區際、校際間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三是協同育人資源。辦好思政課要了解學生需求,“高高在上”的純理論知識難以形成心理共鳴,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紅色文化等鮮活的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是不可或缺的。同時,積極促進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相配合,充分挖掘、開拓育人資源;強化教育部門、各級學校管理部門的主體責任,開發課程資源、教學資源,落實教學資源一體化建設。還要大力發展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讓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形成全社會重視思政課的局面。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黨和國家正在全力推進大思政格局下中小學一體化協同育人體系建設,不斷構筑大思政、大德育格局,讓思政課滋養青少年“拔節孕穗期”,用思政育人“同心圓”為青少年立德鑄魂。
(作者單位: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