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正確認識和把握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文章指出,要以辯證思維看待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要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勇于開頂風船,善于轉危為機,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要牢牢把握經濟發展規律,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為奮進“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共建新發展格局,構建科技創新的“聚能環”,創新支撐為經濟發展提質增速。黨的十九大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作出戰略部署,把創新作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科技創新是驅動經濟不斷進步發展的動力,科技興則國家興,創新強則國家強。我們要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打造新引擎。充分發揮創新動能、挖掘創新潛力、依靠創新驅動,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解決關鍵技術“卡脖子”難題,化解風險挑戰,系統整合各類可利用資源,擴展科技促進經濟發展“金鏈條”,產生放大倍增效應,努力助推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融合,為經濟發展提質增速。
共治新發展格局,打好深化改革的“優勢牌”,改革驅動為經濟發展賦能增效。“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明確提出了“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這一鮮明時代特征,指明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向。“唯改革者進”,改革是事業發展的動力之源,當前,我國的事業發展要在于全面,而全面發展的重點在于改革。要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破除短板,加強自身優勢。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支持民營企業改革,促進國企與民企共同發展;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擴大高水平金融開放。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在改革中釋放動能,實現經濟和效能的“雙提升”。
共享新發展格局,打開對外開放大門的“金鑰匙”,開放引領為經濟發展添色增彩。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就是對外開放。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要進一步發展壯大,就必須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堅持對外放的基本國策。當前,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勇于開“頂風船”,善于轉危為機,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為世界經濟復蘇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我們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強科技創新動力、加快深化改革步伐、打開對外開放大門,奮力推動中國經濟向更高質量發展。(作者:郝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