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繼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近年來,國務院國資委堅持分類施策、分類指導,推動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不斷優化,為產業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在關鍵時刻,中央企業沖鋒在前,為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發揮了“壓艙石”作用。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調整。立足新挑戰、新機遇,黨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有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統籌新發展格局與國有經濟布局,需要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的戰略支撐作用,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新發展動能,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好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
當前,全球正處于第五次產業大遷徙中,產業大遷徙既關系到國內產業布局,也關系企業“走出去”國際布局。國有經濟向哪里發展,用什么樣的發展模式和路徑來爭取戰略主動、提高競爭力,這些都是我們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應該系統思考的問題。
對于產業布局而言,國有企業要主動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保持和鞏固我國工業體系的完整性、先進性為發展方向,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區域布局方面,國有經濟也應充分發揮帶動引領作用。按照東部以高端產業和科技創新發展為主軸、西部以能源及其轉化為主軸發展的戰略格局,謀劃區域布局戰略,既緊扣重大區域戰略,又統籌全局性布局。
統籌推動國有企業參與“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國很多“走出去”的企業還處于“分兵散打”狀態,產業是產業,道路是道路,城建是城建,互不協作,出現了很多項目收益難以覆蓋成本的情況。長此以往,不僅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更關鍵的是會影響我國的國際形象和外交關系。企業“走出去”應該注重“路產城”相結合及與當地相關政策的對接,并與當地項目聯動,爭取盡快獲得合理的投資收益,推動形成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的經濟布局。
無論國內還是國際,在新一輪產業大遷徙過程中,都要尊重產業演替規律。產業演替規律,本質就是實現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使生產成本、物流成本降到最低,終極目標是提升競爭力。在當前簡政放權、企業自主決策的背景下,為避免出現產業布局和投資亂象,中咨公司將持續加快數字智庫建設,為國有經濟科學布局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在新發展階段統籌推動各類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已經由勞動者紅利、土地及集成創新紅利,向布局、規模、模式、新基建、自主創新紅利轉變。國有經濟布局應牢牢把握住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推動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對于傳統產業,要堅持規模化、高端化、集約化、循環化發展方向,大幅提高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對于新興產業,國有經濟應該更加有為,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加強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的融合發展。對于新基建,關鍵是為傳統基建和傳統產業賦能,激發傳統產業提效,提升產業能級,從體制機制上整體謀劃推動自主創新,集聚優質人才、知識、數據、資本等要素資源,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引領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此外,大型施工企業發展可能面臨“雙向擠壓”。一方面,受國際發展環境變化影響,“走出去”建設隊伍呈回流趨勢;另一方面,國內高速發展的階段已經過去,建設項目趨于減少。對此,施工企業要提前謀求應對舉措,提高節能降耗技術水平,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戰略的清晰、有效的執行以及文化的重塑。正確的企業戰略和路徑,任何時候都是發展的重中之重。中央企業只有把使命意識、國家意識、創新意識、引領意識作為企業文化的主旋律,才能更好地實現高質量發展。
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中國經濟正由供給側帶動的結構性增長向供需聯動的全面回暖方向邁進,在新發展格局下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需要以創新驅動,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不斷增強經濟的持續增長動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是暢通產業鏈、供應鏈的核心節點,科技創新對暢通循環發揮著關鍵作用。企業是創新主體,必須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國有企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理應在推進自主創新中發揮示范作用,必須勇擔創新重任,強化自主創新,以創新力的提升帶動競爭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增強,加強與各類所有制企業、各類主體的融通創新,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機制,不斷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從而引領和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充分發揮“樞紐”作用,除了對標國際國內解決“卡脖子”問題外,更要以統籌的視角,加強產業鏈協同,進一步促進產業鏈的上下游協同創新發展。在強化以往政策、資金支持投資密集型中游企業的同時,向中游產業提出與上下游聯動的要求,以保證國內大循環的自主可控。
國有經濟研究智庫聚焦國有經濟重大實踐問題,是理論創新與國民經濟生產相聯系的紐帶。自主創新是其服務企業主體創新創造長期關注的主題,培育智庫思維是提升統籌規劃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前瞻思維的必然要求。目前實體經濟成長較快,但規劃、咨詢等軟實力建設步伐還難以完全適應高質量發展的形勢和需要。咨詢服務等軟實力與實體產業共成長是中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標志。國有智庫企業需要為國家戰略制定和地方經濟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在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釋放有效投資需求、加快產業轉型等方面,更加主動作為,發揮頂梁柱作用,為國有企業等多種市場主體提供高質量的咨詢服務,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作者系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