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民居營造文化創新需要秉持“根在傳承、本在創新”的原則,在認識創新是傳統民居本體文化發展本義前提下,發現束縛傳統民居營造文化創新的三大問題,分別來自物質文化層、非物質文化層和制度文化層,而核心隱性問題則是大眾忽視了傳統營造技藝與當代社會變遷之間的關系。故以“活化”傳統民居營造文化為手法,分別從自然生態層、社會生態層和人文文化層與科學性四個維度切入,構建文化創新實踐路徑。
【關鍵詞】傳統民居 營造文化 創新路徑 【文獻標識碼】G127 【中圖分類號】A
傳統民居營造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保護的目的并非是固化,根本目的是對傳統營造文化的傳承與復興,進而實現營造文化的創新。營造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自古與人們的生活休戚相關,至今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傳統文化必須立足于新時代背景,在現代社會文化中發掘自身的優秀基因,獲得創新競爭能力。
“根在傳承、本在創新”,創新是傳統民居本體文化發展本義
傳統民居營造文化創新實踐的過程亦是傳承與活化的過程。創新推動傳統技藝文化在空間、形態、工藝原理與方法的活化,以富有感染力的傳統形式激發現代設計與過程的靈感火花,分別從民居聚落的選址生態智慧、民居建筑形態的語意、民居建筑空間構成形式、木架構技藝的現代化更新和民居建筑色彩體系的創新應用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議,將創造性思維映射到現代民居建筑實踐活動中,構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且充滿人文關懷的現代人居環境典范。通過創新構建傳統民居營造文化的數據庫、可視化動態模型庫,進一步凝練我國傳統營造文化技藝口訣中的科學原理,科學破譯匠人間的技藝口訣,剖析其基本內涵與工藝特點,結合現存營造技藝的圖檔、典籍,補充測繪現存民居遺址,用數字化手法嚴謹記錄我國傳統營造技藝手法,活化其典型形態特征,包括其選址、布局、結構、構造、紋飾以及與古建相關的園林小品和環境景觀,活化我國傳統營造技藝文化,為我國傳統民居營造、修繕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完善我國傳統民居營造文化理論體系。
傳統民居營造文化的創新實踐活動,對于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和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創新型國家戰略,滿足和引領人的物質與精神需求發揮重要作用。文化創新是提升原始創新、繼承傳統創新、引進吸收再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將極大提升傳統建筑在當代社會的綜合效益,提升節能、降耗、減排的水平,將深度融合傳統化、現代化、數字化、網絡化、城鎮化,優化能源結構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可能。通過系統化的文化創新研究,將有助于形成一套完備的教育改革模式,培養更多優秀的創新設計人才,提高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產學研”的科教協同創新能力。因此,創新是新時代條件下傳統營造文化發展的本義,一方面它賦予傳統民居和營造文化更豐富的物質、心理和文化內涵,契合與引領了市場和社會的需求;另一方面,它創造和升華人的精神需求,創造美好生活。
忽視傳統營造文化與當代社會變遷的關系是構建創新路徑的重要阻礙
傳統民居營造的形成與發展,皆在于為特定人群解決特定的問題。針對當前傳統民居營造文化創新研究存在的問題,基于創新路徑視角可以將問題歸納為來自于物質文化層、非物質文化層和制度文化層三大問題,其中最為核心的隱性問題是大眾忽視了傳統民居營造文化與當代社會變遷之間的關系,進而束縛了傳統營造文化的創新力。
一是物質文化層的缺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是以物質文化為載體進行的,傳統民居營造文化是依托于我國傳統木架構民居而存在的。這種物質形態包括完整的空間環境及其附屬的民居建筑,以及為實現物質層而存在的諸多保障環節。由宏觀到微觀依次為傳統村落與街巷肌理空間、民居建筑、鄉土建筑材料及其基礎保障設施。物質層首要問題是傳統村落空間秩序的重構產生的街巷肌理割裂。問題的表象是傳統街巷肌理的割裂造成與村落空間重構的矛盾,但深層次的原因在于現代工業文明社會結構、生產生活方式對于傳統農耕社會形態的沖擊。其次是傳統民居建筑結構損毀。主要表現在存量基數較大的傳統木架構民居原始風貌破壞嚴重,造成缺失的深層原因是傳統民居的功能屬性滯后于現實生活的需求,且維護修繕成本高于現代建筑,造成人力物力無法覆蓋到“修舊如舊”的標準。再次是鄉土建筑材料的缺失。傳統民居建筑文化的基因是鄉土材料,而鄉土材料的原始孕育土壤是農耕社會,從建筑學的角度通常與“低技術”劃等號。最后的問題是基礎設施落后。我國傳統民居建筑主要存在于鄉村地區,鄉村基礎設施落后是制約傳統民居建筑保護、修繕和傳承的現實因素。
二是非物質文化層的缺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體是傳統民居營造技藝文化,但它的系統性、穩定性與科學性的問題一直未得到妥善解決。首先是傳統營造技藝瀕臨失傳。數百年來我國傳統建筑營造文化的傳承方式為師徒間的言傳身教,很多營造文化以技藝口訣的方言形式流傳,匠人極少留有科學的理論方法論著。而掌握和運用這些傳統文化是一項“慢功夫”,這與現代社會生活的“快節奏”相悖,傳統營造文化傳承人斷代問題隱現,很多匠人間傳承的營造技藝瀕臨失傳。其次是傳統營造文化的碎片化。傳統民居營造文化體系量大而面廣,理論與方法極為豐富,工藝也極為復雜,除卻已公開發行的圖檔文獻外,迄今仍有大量散落民間的營造技藝,呈不系統、不規范、不科學的狀態,需要收集相關信息和數據進行科學分類梳理。最后是傳統技藝文化自信的缺失。傳統民居營造文化遺失的根本問題,在于集體無意識下的大眾忽視了傳統營造文化與當代社會變遷的關系。
三是制度文化層客體的滯后。傳統民居營造文化制度文化層現存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相關政策法規滯后和缺乏適應現代社會的創新機制方面,導致缺乏對傳統建筑營造文化創新機制的長遠規劃,生命力不足。由于目前我國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在內的相關法律對“非遺”相關產權都沒有明確的制度化厘定,因此,在相關產權轉移的過程中,由于涉及到公眾與具體開發者之間、開發者之間、公眾之間諸多的利益糾葛,各方產生了利益博弈和嚴重內耗等矛盾,客觀上造成產權的“碎片化”,引發產權歸屬的復雜性問題。隨著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大眾對創新機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在目標設定上重經濟輕文化,在文化建設上重眼前利益輕長遠規劃,甚至出現只考慮經濟因素,忽視文化基因,盲目跟風大建設、大發展,甚至破壞自然風貌、傳統聚落、傳統民居遺址等,易出現量小質低,缺乏創新性,無法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支撐引領、提升融合競爭力的問題。
構建傳統民居營造文化創新的四個維度
透過傳統營造文化與當代社會變遷的三層問題,映射出由文化維度對“理法用”科學融合的必要性。構建民居營造文化的創新路徑,可由與之相對應的自然生態層、社會生態層和人文文化層與科學性四個維度切入。
尊重自然生態層。我國傳統民居建筑屬于鄉土建筑范疇,其生成是建立在當地自然資源的基礎上,運用當地現有的自然、經濟和技術條件,滿足居民的物質與精神需求。在現代社會條件下對民居營造文化進行創新,對民居建筑的建造既要體現時代特征,融合新時期人們的功能性和文化性需求,又要充分尊重自然生態圈的思想,“道法自然”“因地制宜”創造相對舒適的人居環境,對民居建筑的選址、布局、選材、建筑能耗、營造技藝和地域性特色進行有機融合。
深刻理解社會生態層。社會生態主要內核是社會環境,其內涵包括社會生活的全方位,包括我國傳統社會結構形態、組織結構特征、社會變遷等。傳統民居營造文化的生成、形態、結構與發展深受社會生態圈的影響。現代社會的民居環境憑借更為發達的社會生產關系,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同步更新,新思想、新材料、新技術快速而普遍的應用,應促使傳統民居營造文化的傳播者主動更新舊思維,對思想觀念、審美心理和創作手法形成新模式,創新完善傳統民居業態功能和建筑形式。
充分融合人文文化層。尊重傳統民居營造的人文化、常態化、動態化是其文化創新的前提。傳統民居的建筑物質本體形態是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互相作用的結果,而傳統民居營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形態,其內涵在于對傳統鄉土文脈的傳承、建筑風格的發揚和新工程技術的運用。這就需要轉變對民居營造文化的認識角度,將其發展過程代入到更為開放的人文社會系統中去認知。農耕文明時期有與之相對應的內閉型民居營造文化特征,后工業社會時期必然也要求有與之相對應的開放型文化特征,要利用當代社會發達的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實現傳統民居營造文化的創新。
加強傳統民居營造文化的科學性。將民居建筑文化作為跨學科研究的對象,由宏觀建筑科學的發展、傳播學基本要義、地域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地域文化傳承等方面進行分析和探索,尤其是對跨地域建筑文化的交集與傳遞的研究,努力探索現代社會條件下民居建筑文化的內涵。將傳統的民居建筑文化和現代建筑的高技術屬性統籌在更廣泛的學科范疇內研究。以嚴謹的態度追溯民居建筑文化的歷史淵源,同時還要對比地域建筑風格與現代社會需求碰撞產生的形式變異,新技術、新材料在傳統民居建筑修繕、營建中的運用,探索現代社會條件下的民居文化的“場所精神”,構建現代社會條件下的民居營造文化的開放體系。深度探索民居營造文化的創新與相關學科的關聯性、可能性。現代社會是信息開放的新技術時代,傳統民居營造文化的創新,需要緊密結合其他多種學科理論,才能系統、分層次的針對性解決當前的人居環境問題。傳統民居文化能否與當前社會的演變相適應,前提即是拓展對民居文化的認知范疇,融合多學科的概念,滿足當前社會對傳統民居營造文化的創新需求。此外,提高民居建筑文化中的傳統技術,融入先進的高科技技術,采用合理的現代建筑材料等手法,對提升民居建筑文化的科學性和構件與當前社會現實情況相匹配的設計思想有著現實指導意義。
我國傳統民居營造文化的創新需要“知行合一、固本出新”,對承載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創新的依據與前提。這種“根”文化遺產,不僅源于特定的時代精神、建筑技術與功能設計,更出自于民居營造、大眾群體的共同經驗與記憶。傳統民居營造文化創新路徑,不僅需要對建筑聚落規劃理念的整體觀、建筑意向“法天象地”的系統論、木結構營造技藝的“天工法”等要素進行創意思維的升華,更應考慮傳統建筑營造技藝與現代社會關系的表達,最終達到“天人合一”“天人和諧”的境界。總之,我國傳統民居營造文化體系具備科學性、系統性與穩定性,繼承與創新這一珍貴營造技藝,有助于我們加深對特定時期我國傳統建筑文化本質與功能的理解,有助于為我國古建的營造、修繕、重建提供科學依據和方法,更有助于將傳統民居文化遺產研究引向深入。
(作者為蘇州科技大學藝術學院講師)
【注: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基于江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的創新設計研究”(項目編號:19CG185)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江牧:《專題序言》,《工業工程設計》,2019年1期。
②狄野:《視覺敘事:舞臺美術的敘事系統構建》,《民族藝術研究》,2020年第1期。
③宋小霞、王婷婷:《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與“魂”》,《山東社會科學》2019年第4期。
責編/趙博藝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