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幅共產主義者為了人類徹底解放、中國人民幸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流血犧牲、勤懇勞作、艱苦創業的畫面;是經典作家卷卷傳世的經典,是革命領袖和黨的領導人的重要文獻,是決定黨和國家命運的一份份決定、決議、意見。惟有以先輩先賢為榜樣而身體力行,才能領悟到“四史”中的智慧和精神,凝聚起新時代改革創新的思想共識和強大合力。
【關鍵詞】徹底革命 獨立自主 嚴字當頭 與時俱進
2020年6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回信中,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學思踐悟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提高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識水平,從而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四史”中蘊藏著什么樣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特質,這是需要我們深入學習思考的問題。
“四史”中蘊藏著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
共產主義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最徹底的革命。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共產主義革命,歷經四個重大歷史階段。“新民主主義革命”就是無產階級(共產黨)領導的,以推翻“三座大山”統治為主的資產階級性質的人民民主革命;目標是讓無產階級牢牢掌握革命領導權,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并及時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就是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建立后,黨領導人民進行的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就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的使中國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斗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是黨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就是黨領導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而深入推進的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向前不斷發展進行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共產黨人革命的徹底性還體現在黨始終堅持“自我革命”。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這是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握的基本規律。歷史總是要前進的,它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所以,黨不但要與時代共進步,還要引領時代發展的方向,這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基本要求。同時應該看到,黨員干部畢竟生活在社會中,對黨和人民的事業信心不足、忘記初心使命,消極、腐敗、墮落等因素時刻侵襲黨的肌體。這就需要黨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近百年來,黨在領導人民進行各個階段偉大革命的同時,都堅持著自我革命的精神,從古田會議思想建黨到今天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都一以貫之,其目的在于以黨的自我革命不斷推進黨領導的偉大社會革命。
黨之所以能夠進行自我革命,取決于兩個重要因素:一是黨的宗旨的徹底的利他性。如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言,共產黨人追求的是全世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代表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斗爭的各個階段上運動的整體利益,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二是黨員人生價值的徹底的利他性。現今黨章所規定的黨員“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英勇斗爭,不怕犧牲”,就是經典作家所言的“為人類福利而勞動”價值目標的時代表述,這些概括起來就是“大公無私”四個大字。
“四史”中蘊藏著獨立自主的風骨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是在俄國十月革命和我國“五四”運動的影響下,在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幫助下誕生的。黨的二大通過決議,以“中國支部”的組織形式正式加入共產國際。然而,國共合作的破裂,讓中國共產黨領袖們初步認識到“中國人的革命,總得要中國人來領導”。如毛澤東同志所說:“我們不聽從任何人的指揮。我們要自己解決自己的事,要按中國的實際情況應用馬克思主義。”我們的方針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解放戰爭期間,黨頂住國際國內“劃江而治”的壓力,以獨立自主的精神,“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氣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國性勝利。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根據中國的國情,獨立自主地以“和平贖買”等方式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任務。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后,針對蘇共領導人試圖以對華經濟援助和“核保護傘”來換取控制中國的權力,毛澤東同志堅定地表示這“連半個指頭也不行”。在中蘇關系破裂后,黨認為這反而更加堅定了中國獨立自主地發展和擁有自己的核力量,獨立自主地實施中國的對外交往和國際戰略,獨立自主地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決心和信心。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閉關鎖國、閉門造車,如毛澤東同志所說:“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破除迷信,獨立自主地干工業、干農業、干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隸思想,埋葬教條主義,認真學習外國的好經驗,也一定研究外國的壞經驗——引以為戒,這就是我們的路線。”盡管在近30年的時間里,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走了不少彎路,甚至錯路,但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物質基礎的建立,以及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都為此后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改革開放初期,對于如何進行現代化建設,“蘇聯模式”經過長期實踐證明時空限制極大,弊端重重,因而有些人把眼光瞄向了“西方模式”。鄧小平同志明確告誡:“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來辦。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正是憑著這股獨立自主的理念、精神、風骨,黨領導人民粉碎了西方利用我國對外開放政策試圖對我西化、分化的戰略圖謀,頂住了蘇聯東歐劇變中西方的輿論壓力,堅持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并以快速發展的實際成就開辟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讓一些外國思想家、學者改變了“歷史終結論”的決斷,認同了“中國模式”。這一道路也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新時代的特點賦予了獨立自主全新的內涵。從黨和國家的發展歷程看,“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堅持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就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就是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而今,任憑國際風云變幻莫測,只要堅定了獨立自主這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一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我們就一定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四史”中蘊藏著嚴字當頭的秉賦
嚴密的黨組織是共產主義政黨與其他政黨相區別的顯著標志,也是黨的重要力量來源。中國共產黨是按照列寧主義政黨組織建設原則和要求建立起來的。建黨初期,黨就開始構劃自中央到基層的組織建設,并隨著規模的擴大而日益完善。在黨真正成為全國性政黨后,黨的五大修改通過的黨章首次對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根本組織制度的民主集中制作出了明確的規定。1927年9月,毛澤東同志在對參加秋收起義的部隊進行改編時首次提出了“支部建在連上”的基層組織建設要求,后來拓展成“在每一個工廠、礦山、農村、企業、街道、連隊、機關、學校,等等之內,凡有黨員三人以上者,即成立黨的支部組織”。在干部隊伍建設方面,黨根據中國國情提出了“德才兼備”的原則、“任人唯賢”的方針,還特別重視不同出身、不同年齡、不同區域干部之間關系的調節。在領導班子建設上,黨建立起了請示報告制度,創造了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在黨員隊伍建設方面,黨不斷完善入黨資格、入黨手續、關系轉移、黨員處分,黨員的義務和權利等方面的制度規范。可以說,截至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哪個政黨能像我們黨這樣有著密切的黨群、干群關系,黨員與組織的緊密聯系,從支部到中央的各級組織連接構成一個精密的網絡。
嚴明的紀律是革命勝利和事業成功的保證。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在總結新民主主義革命成功經驗時指出:“一個有紀律的,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裝的,采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系人民群眾的黨。一個由這樣的黨領導的軍隊。一個由這樣的黨領導的各革命階級各革命派別的統一戰線。這三件是我們戰勝敵人的主要武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怎樣才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呢?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沒有紀律,現代化建設就不能成功。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近平同志針對長期以來存在的治黨“寬松軟”現象,告誡全黨:“我們當前主要的挑戰還是黨的領導弱化和組織渙散、紀律松弛。不改變這種局面,就會削弱黨的執政能力,動搖黨的執政基礎,甚至會斷送我們黨和人民的美好未來。”他強調要把黨的紀律挺在前面:“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堅強有力,特別重視黨的紀律建設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嚴謹的風格是中國共產黨與其他政黨相區別的重要標志。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認真”是共產黨人的突出稟賦。這主要表現在:政治上,黨要求所有的黨員、干部,對黨忠誠老實;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堅決反對“騎墻派”“老好人”。思想上,求真務實,堅持真理,改正錯誤;黨員對黨組織在適當的場合用適當的方式直抒己見,堅決反對無主見的人云我云,或趨炎附勢的見風使舵現象。組織上,黨員個人無論有無職務,無論職務高低,均需絕對服從組織;領導干部個人事項也必須及時向組織報告。作風上,黨員要對黨、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干部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等等。這些風格要求貫穿黨的建設始終,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8年9月井岡山厲行洗黨,以對黨忠誠為標準,清除了大批投降變節動搖分子。延安整風運動期間,在對黨忠誠的基礎上,同志之間才能坦誠地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進而達到新的團結。新中國成立至今的歷次反官僚主義斗爭,其基本精神就是要求黨的干部、黨和政府機關真心誠意地為人民服務。
“四史”中蘊藏著與時俱進的風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黨的歷史、新中國的歷史由此進入全新發展階段。經過40多年的努力,中國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驚嘆的重大變化,如今的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與時俱進,基礎在“時”,“時”為“時代”。它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對世界、中國、自身所處的時代環境及發展態勢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和判斷,進而形成科學的發展戰略、有效的方針政策。它要求黨在形成正確的認識和判斷的同時勇于放棄錯誤的或者不適時宜的認識和舉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對世界發展大勢的全面分析后,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命題代替“革命和戰爭”的時代判斷,從而打開了對外開放的大門,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拓寬了現代化建設亟需的科技、資金、人才來源。在對中國國情的認識上,黨在“不發達社會主義階段”認識基礎上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正確判斷,進而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在對黨情的認識上,黨用“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自我定位代替了改革開放前黨的建設要求,使黨很快適應了工作中心轉移后的要求,堅持和鞏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核心領導地位。這些創新性發展不但超越新時期之前中國共產黨對“三大規律”的認識,也超越了此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相關論述的內涵。如鄧小平同志所說:“我們現在所干的事業是一項新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所以,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學。”
與時俱進,關鍵在“進”,“進”為“進步”。它要求黨始終把握時代發展的潮流,做到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上述黨在改革開放初期堅持“與時俱進”理念的創新之舉只是為其后的開拓進取創造了思想和方法的經驗性條件。在后來的發展中,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黨依照客觀形勢的發展繼續推動對時代特征的認識和判斷。基于對世界發展時代背景的充分把握,在一直強調“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的同時,黨按照國際社會各種力量的消長,不斷審視人類社會的變革,提出了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理念。在對中國國情認識方面,根據國家的發展變化及時闡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階段性特征,以及國內主要矛盾的重大變化,并在此基礎上不斷豐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內涵,不斷調整國家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在對黨情的認識方面,因應時局的變化,不斷調整黨的建設的總體工作布局,并將“從嚴治黨”的方針發展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改革開放40多年的實踐和成就證明,黨正是在對時代作出正確判斷,并且不拘泥于既有的結論,而在繼續探索的基礎上形成新的判斷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指導下,領導人民取得輝煌成就的。所以,“與時俱進”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四史”中蘊藏著人類解放的情懷
早在資本主義萌芽階段,它那“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的本性就遭到了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們的鞭笞。人類應該生活在沒有剝削壓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中是他們共同的信念。工業革命推動下的資本主義在獲得快速發展的同時,社會矛盾的沖突、階級矛盾的激化,尤其是工人階級作為獨立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促進了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客觀現實,繼承前人智慧的基礎上,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并在此理論基礎之上,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他們認為,人類的未來必然是在現代化基礎上的沒有私有制、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勞動、人人平等的共產主義社會。
共產主義理論的創始人和共產主義運動的領袖們不但是這樣想、這樣說,也是這樣去實踐、去戰斗的。馬克思年輕時候就立下宏愿,“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他一生都信守著自己的人生信條“我必須不辭艱苦地始終追隨我的目的。”列寧在年輕時就堅定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而摒棄其他各種學說,因為他堅信“馬克思學說具有無限力量, 就是因為它正確。”在俄國革命艱難時期,列寧相信“我們的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將作為國際社會主義的火炬,作為各國勞動群眾的范例而穩固地屹立著。”毛澤東同志走上革命道路后堅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為了使中華民族得到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的幸福”,他把自己畢生的精力貢獻給了共產主義事業。鄧小平同志少年時期就遠涉重洋勤工儉學,切身感受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毅然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我從來就未受過其他思想的浸入,一直就是相當共產主義的”,“就是想把革命干成功,沒有別的任何考慮”。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像愛自己的父母那樣愛老百姓,為老百姓謀利益,帶(領)老百姓奔好日子。”“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真切地表達了他對人民的無限擔當,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共產主義運動的創始人和領袖們為人類徹底解放而奮斗一生的事跡和他們的人生格言,影響和教育了無數共產主義者。在通往共產主義的大道上,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首首壯麗的人生詩篇。在蘇聯,布爾什維克戰士奧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年輕的生命踐行了信仰,“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在和平建設時期,雷鋒用他不到22歲的平凡生命創造了不平凡的共產主義精神——雷鋒精神。“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人生格言成為無數青年的座右銘。改革開放新時期,共產黨員盡管不再用豪情壯語來表達自己的情懷,但絲毫不影響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宗旨。如此觀之,一個人對社會、對他人的貢獻有大小,但只要秉持這種為共產主義事業,為人類徹底解放而奮斗的信念,必將譜寫出壯麗的人生詩篇。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中國人民大學當代政黨研究平臺研究員)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責編/孫垚 美編/陳琳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