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大膽實踐,開拓創新,依托商丘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水系改造、水生態修復、文物古跡保護、旅游項目開發和景觀建設,把古城水利風景區全力打造成了集防洪人居、休閑觀光、旅游研學于一體的城市親水樂園,實現了歷史文化資源、生態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生態資本的轉化,為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了新路徑。
關鍵詞:水利風景區 商丘古城 水利文化生態 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C915 【文獻標識碼】B
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境內,景區總面積14.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68平方公里,景區林草覆蓋率達85%,是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以睢陽區古城城湖為依托,以古宋河、忠民溝、蔡河、包河為紐帶,以水為魂,通過對景區內的水文資源、歷史資源和自然風光等進行整合,在充分發揮古城城湖防洪排澇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水利旅游項目,將古城水利風景區全力打造成了集防洪、觀光、休閑于一體的城市親水樂園,古城水利風景區現為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2012年11月被水利部批準為國家水利風景區。商丘古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景區內旅游景點達20余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
近年來,睢陽區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大膽實踐,開拓創新,依托商丘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游商丘古都城,讀華夏文明史”文化旅游品牌的戰略要求,積極實施商丘古城修復性保護與展示“三年行動計劃”,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圍繞古城歷史文化資源和古城城湖自然風光初步建成了文明健康、生機勃勃的生態水利園區,將水利風景區發展融入到當代鄉村振興、經濟高質量發展中。
2020年9月8日—10日,人民智庫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調查課題組深入商丘古城國家水利風景區,圍繞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的成效和基本經驗,結合當前時代主題以及景區發展面臨的形勢與挑戰,與景區主要負責干部進行了座談,以深入了解商丘水利工作者對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的愿景與期待。
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與現狀
商丘古城國家水利風景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四季分明,水系發達,古城城湖自然環境優美,城湖和古城自然和諧地融為一體。景區將古城文化資源、水工程、水景觀、水資源與各類生態旅游資源進行串聯性保護開發,目前已形成融休閑觀光、科教研學、娛樂度假等為一體的水利風景旅游區,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和專家學者。
豐富的古城旅游資源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為提高古城水利風景區綜合效益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
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人文歷史景觀與自然生態勝景兼具,物種豐富多樣,規模龐大,景區內外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一方面,景區的歷史文化遺產豐富,文化積淀深厚。商丘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燧人氏、顓頊、帝嚳、炎帝朱襄氏等三皇五帝的重要活動區,古稱亳、商、宋國、梁國、梁園、睢陽、宋城、宋州、應天府、南京、歸德府等,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區域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包括歸德府城墻、宋國故城、大運河商丘南關碼頭遺址、淮海戰役總前敵委員會(中原野戰軍司令部)舊址和淮海戰役總前敵委員會后勤機關舊址,還有燧皇陵、歸德府文廟、閼伯臺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同時,它也是一座歷史博物館。建于明代的商丘古城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座內城、城湖、城廓三位一體,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商丘古城按照古代風水理論修建,全城外圓內方,形如古銅錢,風格獨特,脈絡清晰,格局完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城下疊壓3000多年以來的宋國故城、秦漢睢陽城、北宋南京城,被稱為八卦城、城摞城、水上城,在國內獨一無二,堪稱中國古城池建設的典范。
另一方面,古城城湖周邊的自然河湖生態為古城增添了自然色彩,為公眾提供了愛水親水、接近自然的好去處。商丘古城的旅游資源在空間分布上相對集中,歷史人文資源集中在內城,外圍城湖和城郭則以生態湖泊、綠化帶等自然生態景觀為主,再加上以隋唐大運河商丘古碼頭遺址為代表的歷史人文景觀,古城水利風景區顯然具備良好的旅游資源開發條件。古城城湖前身為護城河,已有2000余年歷史,后經多次平廢、開挖,規模最大時水面達萬畝,新中國成立后經多次開挖治理,形成目前規模。景區內道路兩旁、宜林宜草區域分別根據需要栽種樹木、種植草皮等,園林區、綠化帶、草坪和生物護坡等植物種類比較豐富,既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又增加了生態自然景觀。古城湖濕地有著大量的野生動植物物種,景區為這些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和遷徙中轉地,同時也為這些野生動植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優良的生存環境。
堅持規劃引領,實施古城修復性保護與開發,為復興“絕版古城”和開發“古城旅游”做好建設引領
保護古城、復興古城、利用古城是商丘無數代人的夢想,歷屆黨委、政府都在尋找保護建設的突破口。近幾年,商丘古城保護建設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千載難逢機遇。2013年新華社古城保護調查小分隊對商丘古城的調研,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并對古城保護和改善民生等提出明確要求。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始終堅持科學規劃、頂尖設計,委托上海同濟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商丘古城旅游區歸德府城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商丘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并納入2016—2030年商丘城市總體規劃整體方案,使古城保護利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古城所有單體項目委托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規劃設計,確保古城修復建設的權威性、嚴謹性和原真性。景區以《商丘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旅游資源分布現狀,以及景區水系、歷史文化為遵循,確定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總體布局以“內城、城湖、城郭、古宋河、忠民溝和隋唐大運河商丘古碼頭遺址”為主,在區內打造出一個具有黃淮平原獨特格局的古城城市濕地生態景觀。根據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景觀特征、地理位置及環境保護需要,將景區按游覽活動分為綜合旅游服務區、古城風貌景觀區、親水休閑景觀區、生態觀光景觀區、生態水系保護區和文化遺產保護區六大功能區。
當前,重點圍繞項目建設做文章,提出“古城項目建設年”戰略,項目建設初見成效,歸德府城墻維修加固一期工程已經完成,陳家大院已對外開放,美人胡同、城隍廟項目主體完工,城湖清淤擴容工程正在施工,中山南北大街修復工程兩塊區域已開始實施,十八華里城郭修復工程已經開工,城內基礎設施、特色商業街區及93條歷史街巷等項目建設正在加快推進。同時,民生安置進展順利,融資招商富有成效,業態植入統籌推進,建設質量確保一流,實現了美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保護景區內文物的目標,構建出與地域環境相協調的城市生態環境空間系統,打造融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具有城市生態濕地特色的生態旅游水利風景區,在最大程度滿足游客和城市居民在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等方面需求的同時,拉動著城域經濟以較快速度增長。
強化組織領導和協調合作,健全規章制度,為景區高質量發展做好組織制度保障
商丘市睢陽區委區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對古城水利風景區開發建設進行研究部署, 積極轉變治水思路,由工程水利逐漸向生態水利轉變,以“增綠、豐水、強文化”為基本理念,對古城水利風景區進行開發建設。同時,區委、區政府強化組織領導,專門成立了古城水利風景區建設管理工作領導組和管理委員會,并落實人員編制129人,經費自收自支;實行領導分片包干,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強化內外協調合作,水利、旅游、發改、財政、城管、環保、林業、國土、農業、文化等有關部門密切協作,積極支持古城水利風景區的建設與管理。得益于領導重視,措施得力,全區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景區開發建設氛圍,為景區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重視規范管理運營,健全規章制度。一方面,景區相繼制定了《票務工作管理制度》《景區導游管理制度》《景區旅游安全管理制度》《景區應急醫療管理制度》《游客投訴處理辦法》《景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多項工作制度,使管理者有章可循,經營者依法經營,旅游者文明遵規,全方位為游客提供安全有效的旅游服務。另一方面,區政府專門成立了督導組,督促檢查古城水利風景區規劃落實情況,并嚴格落實獎懲,確保工作落實到位,把古城水利風景區初步建成了文明健康、生機勃勃的生態水利園區。總之,這些舉措為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的高質量發展完善了組織、制度保障。
獨特的區位優勢,較完善的配套基礎設施,為景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較為充分的接待基礎
商丘市區位優勢獨特,位于豫、魯、皖、蘇四省交界之處,河南省的最東部,是連接東南西北的交通“咽喉”,處在京九、隴海鐵路以及國道105線(北京—珠海)和310線(連云港—天水)的交匯處,被譽為“黃金交通樞紐”。睢陽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連霍高速穿越而過,與商周高速、商亳高速、商菏高速呈米字形交匯,圍繞景區的九條公路干線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同時,在河南省鄭、洛、汴“三點一線”的旅游總體格局中,商丘位于“三點一線”的最東端,是河南旅游的東大門戶,區位優勢突出。
近年來,睢陽區堅持多管齊下、多輪驅動,通過增加財政投入、用土地出讓增值部分籌資、社會捐款等多種方式,基本形成了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格局。同時,對經營性的景點,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原則,運用市場機制,廣泛吸收社會資金,不斷改善交通、通訊、餐飲、住宿、娛樂、供水、供電、供氣等基礎設施條件,大力優化水利旅游消費環境。新修、改造區與干線公路之間道路,修建停車場8處,新規劃車位1800余個;新修、改造城內步行街、景區內排水設施;新增、改造供變電設施,改善景區內的照明條件,新建、改建公共衛生、通訊設施;對景區(點)進行綠化、美化;新建、續建、修復、改造景點十余處,使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初具規模。同時,服務接待設施也具有相當規模,目前景區內有餐飲場所300余家,各類酒店40余家,可供5000余人同時入住,可為客人提供不同檔次的接待服務。總之,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較為完善的配套基礎設施為景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接待基礎。
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形勢及挑戰
在提煉特色主題文化,打造水利文化產品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
伴隨著全國范圍內水利風景區的加速建設發展,各地紛紛著手打造景區特色品牌,以期在景區競爭中贏得主動權。在地方政府的扶持與引導下,商丘市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加強以水系為核心的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將水利風景區與環境保護、城市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等多個系統整合在一起,發揮水利風景區的綜合生態服務功能。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推出“商丘古城”這一域內共享品牌,將古城周邊的自然資源及生態環境資源整合在品牌之下,有效推動了商丘古城城湖周邊產業的發展。但是,從商丘古城風景區和共享品牌的發展現狀來看,仍存在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但特色主題不突出,主流文化的主題特色需要進一步提煉,水利周邊特色“水內涵”和“水特色”不足的情況。在水利風景區品牌和文化旅游周邊產品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古城水利風景區應該找到極具自身特色的文化主題,并將其與水利相關的內容加以融合,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同時,古城水利特色品牌的塑造還要借助膾炙人口、易于傳播的新媒體傳播方式,不斷增強自身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要以高起點、高標準的古城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以“歷史文化+幸福河湖”迎接全域旅游新時代
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的規劃、建設、保護、利用和管理工作由睢陽區水務局古城城湖水利風景區管理委員會負責。近些年來,景區始終致力于做好古城資源管理、安全管理、衛生管理、服務管理等工作,積極爭取地方性法規的支持,不斷加大對水利風景區內的水利工程設施、水體景觀、水文化景觀、水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景觀等資源的保護。新形勢下,水利風景區的提質增效需要更高起點、更高標準的古城規劃引領,市委市政府要進一步提高對商丘古城的重視度,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好古城的開發與保護以及基礎設施配套性建設,水利部門要更加重視對城湖水生態、水文化和古城城湖濕地的整體保護與深度挖掘,尤其要主動加強與旅游、文化、城建等部門的協調銜接,將古城水利風景區旅游規劃納入全市的大旅游發展規劃,不斷優化以“歷史文化+幸福河湖”為主題的高質量發展規劃,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和地方政策法規以及人才培養引進方案等,分類、分層次地進行重點保護,以更好迎接全域旅游時代的到來,推動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景區在政策和建設資金上仍存在缺口,基礎硬件和軟件設施建設仍待加強
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獨特的水文化為景區帶來了靈氣,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別具一格的古建筑群豐富了景區的文化內涵。古城城湖環抱商丘古城一周,古城水利系風景區以古城城湖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發展,3000畝水深湖闊,植被覆蓋率高達80%以上,自然環境優美,濕地系統的生態效應明顯。為充分發揮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這些既有優勢,需要進行大規模保護性開發建設。據當地景區負責人介紹,當前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現有的基礎設施、風景資源、旅游服務能力等都存在不足,加強現有水利風景區的投入與建設,改善景區環境,提高服務水平,全面提升景區檔次,是當前景區建設的首要任務。為此,當地政府應積極支持、盡力彌補景區在政策和建設資金上存在的缺口。
進一步提升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水利風景區既是保障生態文明建設順利推進的綠色屏障,也是實現水利服務社會功能目標的重要窗口,更是民眾人水和諧愿景的最佳見證。實現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既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也是水利風景區自身功能發展的內在要求。
堅持以“兩山”理念科學指引水利風景區發展,實現工程效益與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水利風景區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展民生水利的重要手段,更是傳承發展水文化的重要載體。要堅持在“兩山”理念科學指引下發展綠色經濟,推進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秉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牢固堅守保護水生態、優化水環境這一構建水利風景區的首要目的。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在水環境質量、水土保持質量以及生態環境質量保護方面表現突出,未出現因開展水利旅游活動而導致水質惡化、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質量下滑的情況。未來應在定期對水域環境指標進行監測的同時促進水資源調度分配更科學合理。
另一方面,在科學把控生態環境的敏感性和環境容量的有限性的基礎上,對水利風景區民生水利服務功能進行合理適度的開發利用。首先,水利風景區作為遍在性旅游資源,客源市場范圍相對較為狹小,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應基于自身獨特歷史文化資源,對客源地游客及目標市場需求進行深入調查,打造特質突出的水利風景區和旅游產品,避免水利風景區建設低質化、同質化。其次,在水環境承載能力范圍內引入市場機制,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水利風景區建設,加強水利風景區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與升級,為民眾提供獨具本地特色的優質休閑、娛樂、科普、觀光以及居住水文環境,讓民眾更好地享受水利發展成果,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良性互動。
深挖文化內涵,打造水利風景區重點文化品牌;拓寬宣傳渠道,提升水利風景區宣傳效能
商丘古城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中國火文化之都”、“中國火文化之鄉”,“三商之源、華商之都”,其深厚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將持續為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賦能。
一方面,要深挖文化內涵,打造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重點文化品牌。首先,擁有豐富人文歷史景觀的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應在確定自身文化品牌定位過程中,全面分析自身特點,抓住獨特之處——火文化和商文化,以此為依托打造適合自身的文化品牌。其次,要深度研究品牌定位,多形式鍛造文化旅游品牌精品。在有效保護商丘古城歷史文化資源基礎上,鼓勵開展基于火文化和商文化的文化展示活動,開發民俗文化節以及文創產品,借助IP運營引領文旅融合,助推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
另一方面,拓寬宣傳渠道,提升水利風景區宣傳效能。首先,整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資源,同頻共振擴大宣傳深度與廣度。既要充分利用優勢傳統媒體進行宣傳與曝光,獲得最大范圍內信息傳播與“品牌背書”,也要積極借助社交、社群以及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進行更直觀、更立體的互動式宣傳與推廣。其次,積極展開線下宣傳,提升當地民眾對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發展的參與度,加強民眾對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的認同感、自豪感和責任感。
依托新興技術助推智慧水利風景區建設,優化水利風景區水生態文明建設與管理
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推動水利風景區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提升水利風景區管理、服務現代化水平,使智慧水利風景區建設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
一方面,加快水利風景區水生態文明建設與管理的智慧化發展進程。首先,積極搭建和共享智慧水利應用平臺,為水利智慧化管理提供平臺支撐。其次,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現水文數據共享,充分發揮水利風景區服務區域生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功能。通過智慧水利應用平臺和數據共享推動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自身水利業務向精細化管理邁進,推動區域水利建設協同發展。
另一方面,推進水利風景區民生水利服務功能的智慧化建設與發展,最大程度滿足民眾個性化需求。首先,打造智能化數字服務系統,通過移動互聯網、交互式電視及游客中心等渠道為民眾提供關于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的一站式信息和服務支持。其次,利用VR虛擬現實、全息投影、360度全景視頻等沉浸式體驗技術全面展示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美麗的水文景觀、人文景觀、歷史沿革以及文化底蘊,提升民眾對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的感官體驗。
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搶抓開放機遇,積極推動與周邊旅游城市的聯動發展
河南省作為黃河流域的文化和旅游大省,在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位于河南省東部的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地處豫、魯、蘇、皖四省結合處,擁有優越地理位置。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應積極推動與周邊旅游城市的聯動發展,謀求協同發展新局面。一方面,充分挖掘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人文景觀資源與自然景觀資源,強化水利風景區文旅品牌重點項目,打造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獨特旅游產品與水文化,形成與豫境內旅游資源的有效互補,助力河南省向文化旅游強省轉變。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位于四省結合處的區位優勢及便利交通,積極開發四省聯動旅游線路,大力發展區域旅游資源共享,實現域外旅游線路串聯。同時,進行區域旅游形象整合,豐富旅游產品層次,深化旅游產品文化內涵。
【執筆:人民智庫研究員 賈曉芬 張青青】
參考文獻
[1]尚釗儀、彭歡、陸沈鈞:《我國水生態文明建設對外宣傳對策建議》,《水利發展研究》,2020年第8期。
[2]楊瑞華:《商丘水利發展對策研究》,《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6年第3期。
責編:蔡圣楠 / 羅 婷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