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永春縣秉持保護水源地和生態立縣的理念,突出流域治理、管護提升、產業融合三方面,創建了桃溪國家水利風景區,使“小水利”變為“大景區”。永春縣以全面推行河長制為契機,圍繞新時期水利工作總基調,不斷創新管護模式,將桃溪水利風景區打造成為“群眾身邊的水利風景區”典范。
關鍵詞:系統治理 河湖長制 美麗河湖 群眾身邊的水利景區
【中圖分類號】N8 【文獻標識碼】B
永春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晉江東溪上游,水網密布,氣候溫和,素有“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序春”的美譽。近年來,永春縣立足泉州上游特色區位及生態立縣、全域旅游發展定位,大力開展水利風景區建設,先后創建了桃溪、晉江源2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和3個省級水利風景區。其中,桃溪是永春縣最大河流,流經多個鄉鎮,流域面積476平方公里,于2015年被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是永春水利的一張名片。永春以縣級流域河長為總協調,以河長辦為推進辦,統籌水利、林業、農業、住建、環保等多部門,形成流域治理的強大合力,將永春縣打造成清新流域治理的生態樣板。
2020年9月16日,人民智庫課題組赴桃溪水利風景區開展調研,深入了解永春縣的水利風景區建設發展現狀、流域綜合治理實踐成效和未來發展規劃。
永春桃溪水利風景區建設發展的基礎和現狀
永春縣在建設水利風景區中,牢牢把握“水美”這個關鍵點,將流域綜合治理作為切入點,治管并重,保護與修復同步,大力提升“水顏值”,因地制宜,大力弘揚水文化,注重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水利風景區的綜合效益,增加景區的發展后勁。
通過資源整合及系統治理,為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打下“水美”基礎
2011年,永春縣委、縣政府便提出“安全水利、生態水利、民生水利、景觀水利”的全新理念,以“水清、堤固、園靚、路暢、岸綠、房美”為目標,全面整合各方資源,推動開展桃溪流域綜合治理。成立桃溪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建設指揮部,整合水利、林業、農業、住建、國土、環保、交通、公路、水土、旅游等11個部門力量,統一規劃、上下聯動、條塊結合,統籌開展各項工作。整合上級補助(包括水利、林業、住建、國土、環保等多部門資金)、多種模式融資(包括以治理帶動沿溪土地升值和開發利用,BOT(建設—經營—轉讓)模式、抵押貸款、社會捐資等模式)及鎮村自籌(結合鄉村旅游發展等,引導農民捐出公益土地、經營旅游服務產業,發動民間資本參與投資)三方面資金,“以財治水、以水生財”,實現“眾籌共建”。整合水土流失治理、污水治理、家園清潔、美麗鎮村建設、防枯治澇等項目,實現流域治理項目拼盤,形成流域治理的強大合力。通過資源整合及系統治理,永春縣用5年時間,投資31.22億元,策劃實施了377個項目,實現了桃溪62公里全流域的綜合治理,做清了水系,做靚了景觀,做活了鄉村,桃溪面貌煥然一新,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通過控源工程、清水工程和修復工程控源截污,修復生態
在做好系統治理的同時,永春縣通過實施三大工程保障水利風景區水清水凈:一是控源工程。積極創建國家節水型縣城及省級節水型社會,推進用水單位水平衡測試、節水器具推廣,實施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范項目,推行農業水價改革,從源頭減少污染入河;積極開展水土流失防治,治理水土流失10萬多畝,從源頭固本清源。二是清水工程。建立“河長掛圖、部門認領、鄉鎮推進”機制,先后實施13條重點超標支流污染治理,全縣75條支流水質Ⅲ類以上達標率為94%,桃溪流域水質長期穩定保持在Ⅲ類及以上。三是修復工程。推行“限、調、退、改”模式,科學退出改造電站,保障河道生態流量;首創生態電價,實現節能減排;推進146座電站下泄流量改造及監控安裝,恢復215公里斷流河道生態流量。
深入挖掘本地地域文化及水文化特色,大力弘揚“水文化”
以豐富景區文化內涵為目標,永春深入挖掘本地地域文化及水文化特色,傳承治水精神,讓水利風景區更具魅力、更富活力。首先,在桃溪河畔建設動靜結合、富有感染力的縣級水生態文明展示館,定期開展宣教活動,打造永春水利事業發展及治水理念的宣傳陣地;結合鄉鎮特色,打造集宣傳推介、互動研學于一體的水生態研學館,構建親民便民的水文化宣傳陣地;對退出后的電站廠房進行改造,建設電站科普館、咖啡館、書吧等水文化體驗平臺,引入經營業態,打造永春小水電宣傳陣地。其次,以治水歷程及地域文化為主題,策劃制作《永春幸福河》系列微視頻、永春河長制宣傳動畫、水利發展歷程微電影、不忘初心水利人等系列宣傳作品,講好永春水文化故事,傳播水利改革發展正能量;融合河長制主題、永春水文化元素,以方言三句半、歌舞、小品等形式串聯編排河長制一臺戲,打造特色水文化劇目,以喜聞樂見、生動有趣的形式讓群眾了解水文化、水知識。第三,結合流域文化元素及沿岸鄉鎮文化特色,建設了海絲起點、廊橋風情、白鶴永春、古鎮荔紅、南星溪谷等水文化節點公園,打造了蔑香、老醋、漆籃、陶瓷、茶藝文化創意體驗館等,形成濱水文化長廊,展現富有詩意、極具特色的水文化魅力。
注重融合發展,有效激發“水效益”
永春以保護景區自然生態為前提,注重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景區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增加景區發展后勁。
首先,與產業發展融合。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將水利風景區納入縣域旅游規劃中,完善周邊停車場、公廁、旅游標識等基礎設施,拓展水上游樂、騎行、游船項目,做活水利旅游文章;對沿溪建筑適當改造,發展濱溪民宿、休閑吧、體驗館等,促進沿溪旅游業態發展,盤活周邊旅游資源。依托沿岸鄉鎮農業特色,建設觀光農業園、水果采摘園、農業噴灌園等,打造一批“水生態農業綜合體”,以水富農,帶動農業產業發展。其次,與城鄉發展融合。將流域治理融入城市建設發展規劃中,結合老舊城區改造、濱水新城建設等,建設一批溪濱公園、親水平臺、景觀廊橋等,為沿岸居民勾畫了一道道靚麗風景線,提升了城市整體形象,打造城市山水名片。將流域治理與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及精準扶貧工作相結合,讓治水項目傾斜到貧困村,以治水項目帶動鄉村產業發展,讓水利風景區為鄉村發展增加生態底色,釋放治水紅利,助力鄉村振興。
以全面推行河長制為契機,創新管護模式,打造“群眾身邊的水利風景區”
近年來,永春縣以全面推行河長制為契機,圍繞新時期水利工作“補短板、強監管”總基調,不斷創新管護模式,永葆景區水清水美。創建河長制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整合流域防洪、地災、河岸藍線、排污口等數據,構建三維高清“數字河流”,提升管理決策效率;開發“河長通”APP,為工作人員提供精準定位、上傳下達功能,提高景區管理能力;開發水質在線監測預警系統,實現水質常態監測,自動分析、科學預警,提高水質研判效率;推行“無人機自動巡河”,通過自動充電巡航、畫面實時傳輸,遠距離監控河湖情況,提高巡查效率。首創河長制電視云平臺,將河流監控、河長信息、水質數據等接入電視,讓公眾在家即可參與河流監管;創建“河長制110”指揮中心,組建24小時在線的專業團隊,對公眾電話、微信舉報的問題快速反映、精準派單、實時跟蹤、及時反饋,提高公眾參與滿意度;積極組建老人河長、小河長、企業河長等“民間河長”隊伍,常態開展護河放生、河道清潔等活動,逐步構建全民共治格局。
2017年,入選“福建省綜合治水試驗縣”的永春,以全面推行河長制為契機,積極組建河長體系,充分發揮地方黨政主官作為河湖治理保護第一責任人作用,創新提出“五全六治”治水舉措,探索出一系列管河新模式,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河湖長制助力“全域治水”的成功經驗。2019年1月,水利部鄂竟平部長帶隊到永春調研,對永春縣流域治理和桃溪國家水利風景區建設給予充分肯定。2020年,永春縣成為福建省唯一入選的全國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激勵縣。
桃溪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形勢與挑戰
建設資金仍顯不足,管理力度仍需加大
水利風景區具有社會公益性質,但目前水利風景建設和管理沒有列入國家財政投入渠道,囿于財力所限,缺乏應有的經費支持,建設資金和維護資金投入不足,制約了水利風景區的發展。此外,部分公眾對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發展的認識不足,在水利風景區發展中存在重建輕管的現象,在具體管理工作中還有工程管護、生態保護與景區開發脫節,對周邊資源、文化整合不夠等問題,在更高層次的建設和管理中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探索和完善。
精心打造高質量水利風景區,立足當下,謀劃長遠
要貫徹好水利部《全國水利風景區建設發展規劃(2017—2025年)》,圍繞泉州發起建設“幸福河湖”系列行動的總動員,抓好自身水利風景區規劃的實施,以國家水利風景區建設為重點,帶動全市水利風景區合理布局、科學發展,實現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水生態治理目標,使水利風景區成為生態文明和幸福河湖建設的示范窗口。永春縣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及水利改革發展要求,多多學習借鑒各地好的經驗做法,努力補齊短板,在全域化提升、品牌化經營、綜合化發展上繼續發力,全力推動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推進桃溪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從縣域高質量發展全局謀劃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之路
桃溪流域水利風景區以桃溪縣城河段為主體,向上游、下游輻射整個流域沿途景觀,西起石鼓鎮卿園橋,東至東關鎮東關古橋,主河道長19公里,規劃總面積5.1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27平方公里,陸地面積3.87平方公里。桃溪流經石鼓鎮、五里街鎮、桃城鎮、東平鎮以及東關鎮5個鄉鎮。水資源、水生態和水環境是桃溪水利風景區建設和發展的關鍵資源和重要載體,與縣域經濟及社會發展之間相互影響,共榮共損。桃溪水利風景區的發展要繼續秉承“兩山”理念的基本內涵與生態文明的科學理念,在景區建設和運營管理過程中要緊密結合永春縣高質量發展事業全局,堅持打造群眾身邊的高質量水利風景區。
首先,要立足于高位推動,不斷創新管理體制。要利用好水系綜合治理、河長制等項目及一些新平臺、新技術等,整合多方資金、資源、力量,為水利風景區日常管護提供人力、物力、財力及技術保障,確保水利風景區得到有效管護。要有打造國內一流景區的決心和氣魄,充分挖掘和利用景區周邊自然環境等方面的有利條件,盤活永春縣各類要素資源,帶動鄉村產業和經濟振興發展。其次,要積極對接全域旅游發展戰略。特別是著眼于更好地融合和支撐“群眾身邊水利風景區”的建設,更好地促進優勢互補、特色錯位、功能銜接的全域旅游新格局的形成。要實現這一點,在當前階段,應該強調準確定位,以科學的規劃引導景區合理建設,對涉及到景區規劃設計、設施建設、景觀打造、項目開發和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都要進行深入認識和了解,抓住機遇,順勢而為,實施多元投入,推進市場機制。
繼續創新宣傳方式,不斷擴大水利風景區的影響
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是檢驗桃溪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標準,人民群眾的贊揚是對永春縣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發展的認可和肯定。首先,要繼續提高宣傳的連續性、系統性和現代性,利用景區的區位條件、獨特的資源稟賦和豐富的民俗風情,通過加強市場營銷的方式,積極拓展桃溪水利風景區的產品市場,利用各種媒介并采用多種形式繼續宣傳景區形象。其次,將水利風景區的建設與發展融入全縣鄉村振興、美麗河湖建設等重要宣介活動中,持續增進城鄉公眾對水利資源重要戰略價值和全局意義,對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生態、發展水經濟等重要戰略規劃的心理認同。
以文化賦予突出水利人的核心價值觀
桃溪水利風景區不僅發揮著傳統的經濟和生態功能,也發揮著重要的文化傳承和教育功能。“充分體現當地特色文化”,既符合水利風景區自身的長遠發展趨勢,也是進一步改善其自身發展質量的現實所需。首先,以文化標記完整為基礎、自然景觀為依托,努力打造精品水利風景區。其次,以文化遺跡修復和既有基礎設施持續升級為目標,確立好水利風景區的后續發展。最后,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打造優美的城鄉水系景觀。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必須具備水利行業的鮮明特征,必須要有水利情懷的充分展示和水利文化的深入挖掘,不斷在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中深化認識、完善實踐,使水利風景區成為傳播水文化的重要平臺。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隊伍保障
水利風景區建設和發展涉及水文、生態、建筑、工程、園林、藝術、經濟管理等多種學科,是一項跨學科、跨專業的系統性工程。永春縣應在已有的工作基礎上,繼續切實加強水利風景區專業人才培養,尤其是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要總結好典型經驗,探索創新用人機制和分配機制,以事業的發展不斷吸引人才。要建立并不斷充實完善專家庫,充分發揮專家的理論指導、技術支撐作用。要加大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培訓力度,全面提高行業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并緊密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培養和訓練一批一線工作骨干,為水利風景區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隊伍支撐。
【執筆:人民智庫研究員 于飛】
責編:臧雪文 / 董惠敏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