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環保“妙妙屋”開展環保教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也表明了環境保護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園地處海淀北部新區,緊鄰中關村環保科技園區,這些因素都使我們更加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價值。自建園以來,我們遵循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核心的原則來實施環保教育,堅持走綠色環保的特色育兒之路,在幼兒人生的啟蒙階段融入環保教育內容,不僅豐富了園所已有的課程體系,更對幼兒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以尊重兒童為本 深入挖掘環保教育的價值與內涵
我們常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環保教育亦然。《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幼兒園要注重幼兒的環保意識培養,使得廣大幼兒能夠愛護大自然,關心環境,塑造其珍惜自然資源的積極情感。可見,在全面貫徹落實《指南》精神的大背景下,幼兒園在開展各項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將環保教育進行滲透與融合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趨勢。作為管理者,我認為在課程建構的過程中應該把握以下幾點:第一,落實“為了環境的教育”,即通過環保課程的實施來發展幼兒環保責任感的終極目標;第二,落實“關于環境的教育”,即通過環保課程的實施幫助幼兒獲得有關環境保護的基本認知;第三,落實“在環境中的教育”,即通過貼近幼兒的真實生活滲透環保教育課程,進而發展幼兒的行為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落實“通過環境的教育”,即通過環保教育課程的推進實現幼兒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在深入學習環保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無論是生態學理論,抑或建構主義認識論,還是兒童心理學理論,都充分說明了環保教育對于兒童成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基于此,我們深入挖掘環保教育的價值和內涵,讓環保教育真正在幼兒園落地生根。在構建環保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我們以尊重兒童為本,經歷了探索期和建構期兩個階段。在課程體系建設初期,我們的著眼點是構建美麗校園,希望通過整體環境的打造讓人們感受到身臨其境的美感,從而萌生愛護身邊美好環境的愿望。而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會逐漸幫助幼兒形成初步的環保好習慣。隨著環保意識的逐漸深入,我們形成了獨有的“葵花森林”文化。在“有愛、有趣、有益”理念的指引下,我們開始探索更多的環保綜合活動。如,面向社區開放的環保畫展、“變廢為寶”主題親子創意大賽等,希望孩子們在真實的活動體驗中感受到成為“環保小達人”的快樂。此外,我們還申報了“生態學校”建設項目,在項目活動的引領下,實現環保教育的專業化、系統化。在充分的環保實踐活動探索后,我們進一步關注到“兒童視角”的環保課程建設。在《指南》精神的引領下,我們以兒童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明確幼兒環保教育過程中能夠獲得的關鍵經驗,進而生成環保課程的基本框架。
環保作為一個全球性課題,正受到世人矚目。幼兒是未來的主人,加強對他們的環保教育,讓他們從小接受環境保護的啟蒙知識,幼兒園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我們深刻意識到環保教育必須要從娃娃抓起,教會孩子們做環保的小衛士,讓他們的未來更加幸福美好,這才是環保教育的深層次價值所在。
以教育活動為綱 全面實施環保教育的效果與評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一日生活皆課程,生活即教育。”幼兒每天從入園至離園這一日之中的每一項活動都是幼兒全面發展的核心價值。為了全面深入滲透環保教育,我們在環保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強調教育活動一定要貼近幼兒一日生活和社會實際,鼓勵幼兒親身體驗,牢固樹立幼兒的環保意識。
在環保主題教育活動上,我園通過親身經歷,親手操作,鼓勵全體幼兒從點滴做起,讓幼兒感受到環保的真正意義。如,每月開展一個環保教育主題,設計與主題相關的系列活動,引領幼兒層層深入地探索,使幼兒獲得科學的環保知識,提升幼兒的環保意識。主題選材從幼兒身邊熟悉的家庭和幼兒園環境入手,再逐漸遷移到我們生活的城市環境,最后拓展至人類生活的地球環境。如,“綠色天使廣播站”“好玩的報紙”“守護春天”“地球清潔工”“清潔的空氣”等主題活動,教師們通過各種教學策略的設計,使活動具有了較強的實操性,讓“環保”這一本身抽象的詞匯具體形象化,自然而然地與幼兒的關注點聚焦在一起,激起幼兒極大的參與興趣和愿望。而這些環保主題,既相對獨立,又與常規主題中的五大領域相融合,保證幼兒在接受常規教育的同時,還能獲得環保方面的特色教育。
同時,我們以“日行一善”為載體,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推進垃圾分類活動。我們在園內建立了國際生態學校,引進安裝了大型廚余垃圾處理設備——“環保妙妙屋”。在這里,小朋友們可以了解到垃圾處理系統的運行過程,知道廚余垃圾經過處理可以變成有機肥料。平日里,孩子們也會主動把廚余垃圾收集起來,定時送入這個神秘的大機器,并用勞動所得的肥料來種植自己心愛的小植物,體驗著做一名“環保小衛士”的快樂與自豪。
為了增強環保教育活動的深入性,我們以課題研究為推動,參與了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十三五”重點課題《幼兒教師科學領域專業成長的支持策略研究》,通過開展《支持幼兒自然角探究的教育實踐》子課題研究,將環保教育實踐與大自然探秘的主題活動相結合,以“生成性話題、節日引發的話題、深入研究的話題”三種形式開展小中大班環保教育活動。如,在小班開展的探秘昆蟲的過程中,跟隨幼兒“好的還是壞的”的問題生成“益蟲與害蟲”的探究;中班結合“植樹節”活動開展保護樹木、珍惜水資源的環保教育活動;大班結合“生命的故事”探究生成“秋收冬藏”“從小螳螂開始的食物鏈”“愛心領養站”等系列探究……我們希望通過貼近幼兒生活、來源于幼兒真實興趣的話題,更大程度上回歸兒童視角,在引導幼兒親近自然、游戲自然、深入探究自然現象的基礎上愛上大自然,從而萌發守護大自然、關愛身邊動植物,甚至萌生愛心和環保責任感的愿望。
以環保為本,育金色未來。多年來,我園通過環保教育的探索與實踐,效果顯著,環保意識已在“葵花園”里蔚然成風。隨著我園環保教育課程體系的不斷建構,我們對課程評價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嘗試。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引導教師觀察幼兒對動植物的態度、是否能夠脫離老師的提醒自主完成垃圾分類、是否能夠做到節約用水、進餐時不浪費糧食等方面的表現,根據幼兒行為的外顯程度,來評價課程實施的效果;其次,在大型的環保主題活動中,我們更加關注幼兒的綜合表現,以求教育推進過程中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再次,我們也會關注教師在設計和實施環保教育過程中的專業發展,使得環保課程實施更有可持續發展的價值。
環保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新時代,我們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藍本,大力開展環保教育,培養幼兒環保意識,提高幼兒的生態環境保護能力,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作者為北京市海淀區北部新區實驗幼兒園北辰園執行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