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凝聚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質、精神、政治、文化、安全需要是國家凝聚力的形成源泉,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五方面需要是國家凝聚力增強的動力,源泉和動力辯證統一。各級黨委、政府必須牢固樹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理念,善于發現人民需求的新變化,掌握滿足人民需求變化的主動權,全面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國家凝聚力才能實現全面增強。
【關鍵詞】人民 美好生活需要 國家凝聚力【中圖分類號】D24【文獻標識碼】A
國家凝聚力是指當代中國不同民族、政黨以及民眾在理想、目標、利益共同的基礎上,國家滿足其物質、精神、政治、文化、安全等需要,而產生的內向聚合力和外向吸引力。一個國家要能夠產生凝聚力,它的國家成員必須有共同理想、目標和利益,這是任何國家形成凝聚力的前提和基礎。一個國家有了公眾認同的共同理想,就能夠凝聚強大的精神動力;一個國家有了公眾認同的共同目標,大家就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個國家有了公眾認同的共同利益,大家就會自覺地為之奮斗。人民的物質需要、精神需要、政治需要、文化需要以及安全需要及其滿足是國家凝聚力產生的源泉和動力。這種國家對人民多元需要的滿足所形成的強大凝聚力又必然轉化為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合力。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國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提出國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多重需要,也是基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提出來的。因為只有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物質、文化、政治、安全等需要作為國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去分析去研究,才能把握國家凝聚力形成變化的規律。
人民的需要,這樣一個看似非常簡單、共知的道理,是如何成為國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呢?從根本上說,人民的需要這個從古到今最能直接表達國家主體構成人群的訴求形式,可以超越不同的政治立場和政治制度,成為國家領導人的執政目標。因為他們懂得,一個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政府,也就是人民不需要的政府,這樣的政府不可能具有凝聚力。同時,這樣一個表達內容,又成為不同政治傾向的理論家研究社會的共同起點。比如,馬克思在論述人的需要產生時說:“我們首先應當確定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并認為,“這也是人們僅僅為了能夠生活就必須每日每時都要進行的一種歷史活動,即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則構建了需要層次理論。這一切表明了人民的需要對國家凝聚力形成的重要。
我國人民從物質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變化,不僅有量的變化,更有質的變化,是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全面提高的必然反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為國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要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條件: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只有納入國家發展目標,才能成為國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為一種自然的客觀存在時,并不能和國家之間產生凝聚與被凝聚的關系。只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同國家的發展構成因果關系時,人民美好生活客觀存在的需要,才能成為國家凝聚人民的源泉。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是按照人民意志建立起來的國家政權。從國家政權的性質上說,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國家為人民服務的內容,完全由人民的需要所決定。因此,國家行為要努力反映人民美好生活的意愿和需要,反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越廣泛,國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越強大。但是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由于受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人民的多元化需要并不能全部成為國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一方面要鼓勵不斷發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國家把反映人民核心利益的需要納入國家的發展目標,把人民的美好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引導人民群眾根據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形成合理、科學的需要。超出國家發展水平、國家沒有能力滿足的需要,不可能納入國家的發展目標,進而也不可能成為國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全面性要求只有國家發展的全面性保障,才能成為國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全面的。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闡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特點時強調,“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全面性需要,只有得到國家發展的全面性保障,這種全面性需要才會全面轉化為國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事實表明,在人民美好生活的全面性需要已經產生的前提下,國家沒有滿足的那部分需要,不僅不會轉化為國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而且還會發生弱化國家凝聚力的負面作用。如國家能夠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質、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但是如果人民對社會治安的安全需要問題不滿意,這種不滿意就可能會轉化為對各級政府的工作不滿意,進而弱化國家凝聚力。這種全面性不僅體現了人民需求全面性與國家能力之間的經濟凝聚關系,也體現著國家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民利益最大化的政治凝聚關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要求國家有與之相適應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保證其成為國家凝聚力形成源泉的穩定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產生,總是和國家一定階段的發展能力和水平相聯系。這表明兩方面問題,一是如果沒有國家一定階段發展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人民就沒有條件形成美好生活的多方面需要。它反映的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二是國家必須不斷提升適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和水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成為國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它反映的是國家發展能力和水平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間的動態平衡關系。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增強國家凝聚力的動力
一個國家穩定強大的凝聚力,不能僅靠對人民群眾不切實際的許愿和空頭承諾,必須有滿足各種訴求的實際行動,而且實際行動的結果,必須達到人民的期望值。事實表明,只有把人民群眾的需要通過國家的行為得到實實在在的滿足,才能增強國家凝聚力。國家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形成國家凝聚力的動力同樣需要以下三個條件:
作為增強國家凝聚力動力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是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正確訴求。增強國家凝聚力的動力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滿足,但是這種滿足的人民需要必須是符合社會進步的正確的訴求。滿足了不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錯誤需要,可能會增強一時的凝聚力,但長期下來,由于違背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會使滿足失去可持續性,最終還是會喪失國家凝聚力。例如,為了滿足一些民眾致富的訴求,少數地方政府不加管理和限制的允許民眾以破壞生態為代價,開采各種礦山資源,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由于這種行為違背了可持續發展的規律,損害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樣的政府不會產生可持續的凝聚力。
作為增強國家凝聚力的動力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一定是反映主流民意的。這種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絕不能是只代表少數人的,必須是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主流訴求和民意的。因為只有這樣,國家才能把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凝聚起來。反映的民意越廣泛,國家凝聚人民的力量越強大。一個國家的發展,只反映少數人的訴求,不反映大多數公眾的訴求,是很危險的。我國在20世紀80 年代面對蘇東巨變,如果不是按照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實現改革開放,建設小康社會擺脫貧困,就不會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美好今天。當代中國是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國家,只有實現對最廣大人民群眾愿望的滿足,增強國家凝聚力才能有最強大的動力基礎。
成為增強國家凝聚力的動力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滿足過程,必須是可持續性的。作為國家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滿足,不會是一次性或一時性的,必須具備可持續性。不僅要滿足當代人,還要為下一代人的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因為任何國家對公眾需要的滿足都是循環性并且在循環中不斷上升的。只有在不斷循環和上升的過程中,才能保持著國家凝聚力增強的動力。在這里,國家通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從兩個方面保持和增強國家凝聚力的。一是同種類需要得到滿足后進入周而復始的單線循環往復階段,不停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如物質需要,主要是吃飽穿暖,發展到現在同樣是吃飯穿衣,但已發生重大變化,由吃飽要求變為營養綠色要求,由穿暖要求變為時尚便捷多樣化要求。二是在原有需要得到滿足的基礎上不斷產生出新的需要,即按著不斷分化的路線發展。如在物質需要得到滿足之后,產生的精神需要、文化需要、政治需要、安全需要等。因此,國家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要滿足已有需要實現由低級到高級的持續性提升,又要滿足人民美好生活不斷產生的新的多樣化的可持續性需要,才能保證國家凝聚力的強大和穩定。
全面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增強國家凝聚力
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全面的,國家全面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才能使國家凝聚力得到全面的增強。在新的歷史時期,要通過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物質、精神、政治、文化、安全等全面需要,使國家對人民的凝聚力得到全面增強。
首先,各級黨委、政府必須牢固樹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這一工作新要求看起來簡單,但卻反映了國家凝聚力不斷增強的關鍵點所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十分豐富的內涵。一方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個全面的、現實與愿景相融合的綜合體現。全面性,表明美好生活不是單純的物質生活或單純的文化生活美好,而是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美好。現實和愿景相融合,表明對所包含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人民的理想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具體的、實實在在的、人民渴望而且必須要實現的。另一方面,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和政府的奮斗目標,抓住了國家凝聚力發展變化的源泉和動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現了人民群眾需要的質和量的統一,把其作為黨和政府的奮斗目標,就是對人民需要最實在、最好的滿足,實現奮斗目標的過程也是國家凝聚力不斷增強的過程。
其次,善于發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變化,掌握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變化的主動權。國家凝聚力具有周期性的特點,而周期變化來源于人民需要的周期性新變化。因此,全面掌握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在不同時期不同發展階段的新變化,這是掌握國家凝聚力周期變化的關鍵點。一方面,根據經濟社會的變化發展科學預測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變化。人民需求變化具有一定的規律性,發現規律就可以預測現在和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現在的問題是少數黨員干部面對人民需求的新變化,不是積極主動地適應、了解和服務,而是讓人民需求的新變化適應他們的老方法、老辦法、老規定、老制度,導致人民群眾不高興、不滿意,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中間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要積極主動深入人民群眾,努力發現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變化。經常深入人民群眾,了解社情民意是我們黨和政府的光榮傳統。人民的需要愿望必然通過各種方式表現出來,特別是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現代化社會,主動利用各種媒體表達民意、民心已經常態化。深入人民群眾了解人民訴求變化的過程,也是聯系群眾,培養感情,尋求破除方法的過程,善于傾聽人民呼聲的各級黨委政府,本身就對人民群眾有凝聚力。
最后,要通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全面需要增強國家凝聚力,促進國家凝聚力實現全面、平衡的增強。一是通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質需要,增強國家凝聚力。我們認為,當下第一位仍然是要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這是增強國家凝聚力的重要基礎。但發展必須擺脫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傳統發展模式,實現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因此,要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轉變經濟的增長方式,不斷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大力發展健康產業,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生活水平;要通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增強國家凝聚力。
二是通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增強國家凝聚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當前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是全面的,我們不但要抓好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容的道德建設,還要抓好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大力弘揚中國精神,堅定“四個自信”。這樣人民才會在富裕之后思想不空虛,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進而實現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雙提高,使國家凝聚力得到增強。
三是通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政治需要,增強國家凝聚力。國家凝聚力首先是中國共產黨的凝聚力。中國共產黨的凝聚力在國家凝聚力中具有關鍵性和引領性,中國共產黨凝聚力強大,當代中國的凝聚力就必然強大。人民群眾普遍認同的是,中華民族要復興,國家實現現代化,戰勝各種困難和災難,只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做得到。因此,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當前中國人民的最大政治需要。特別是這次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的重大戰略成果,使我們黨產生了對中國人民的強大凝聚力,也進一步增強了國家的凝聚力。充分發揚民主,也是人民群眾當前的重要政治訴求。除了繼續發揮好人大代表、政協代表的民主監督角色外,還要有更多可以直接聽到人民群眾呼聲的渠道。干部隊伍有良好的形象,也是人民群眾的重要訴求。要加強干部隊伍的修養,提高干部隊伍的素質,讓各級干部成為老百姓最親的人、最信任的人。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的凝聚力強大,離不開以毛澤東為首的一大批革命領袖的個人魅力和影響力。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人民政治上信得過、能力上運籌帷幄;中國共產黨是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堅強領導核心,形成了對中國人民的強大凝聚力。
四是通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增強國家凝聚力。我國有五千年的文化,又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文化,這是我們強大的文化優勢。但是,我們的文化優勢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少數青年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否定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喪失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國家凝聚力也被削弱。人民需要有文化自信。我們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創造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求的時代文化。這種文化應該既包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形成的社會主義文化,同時吸取現代西方文化的精華,結合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特點,創造出人民群眾渴望的新時代中國文化。建設這樣的國家文化,才能經得起考驗和挑戰,增強人民文化自信,才能保持國家凝聚力的可持續性。
五是通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安全需要,增強國家凝聚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安全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人民群眾對安全的需求不僅同解放初期比有了很大的變化,而且同改革開放初期相比也有了很大變化。這些變化既有安全需求種類的變化,又有需求內容和層次的變化。適應人民群眾對安全的新需求,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既要抓好政治安全、經濟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又要注重生態安全、土地安全、糧食食品安全,讓人民群眾有一個幸福、安靜、安定、安全的生產、生活、學習、工作環境。增強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就是增強國家的凝聚力。
(作者為河北省人民政府參事,華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二級研究員)
【參考文獻】
①劉學謙:《中國國家凝聚力的內涵、特點及動力》,《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7日。
責編/謝帥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