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空間的快速發展,拓展了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發展的空間,改變了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發展格局。但與此同時,微空間也成為各種社會思潮及意識形態爭奪的主戰場;微空間內泛濫的謠言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安全形成了沖擊。為此,要以制度創新提升微空間輿論引導能力,保障國家意識形態的安全。
關鍵詞:制度創新 微空間 輿論引導 意識形態安全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微空間”是指以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興媒體為媒介的信息傳播與交流空間。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普及,為信息的傳遞提供了形式多樣的渠道和載體,而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信息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的現象。因此,應該通過各種制度創新主動出擊、趨利避害,對其優點加以利用,對其缺點合理規范并規避,通過對微空間進行高效的管理和積極的引導來防御錯誤思想侵入網民視野,從而確保國家意識形態安全。
建立微空間輿情應對體制機制,提升微輿情處置能力
縱觀我國互聯網發展歷程,“技術先行管理滯后”和“先發展后規范”是我國目前網絡輿論管控難的重要原因。微空間的“碎片化”表達及去中心化特點使其比傳統的大眾傳媒更具有親和力,使得廣大網民更愿意參與微空間的話題討論。在這種眾說紛紜的網絡環境下,要保證主流意識形態占據主導地位,就必須主動出擊,針對微空間輿論可能存在的風險,做到提前防范,避免“有病亂投醫”的情況。
一是要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是確保一個政黨能夠長期執政的重要因素。在微空間如此活躍、受歡迎的今天,加強黨對微空間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要提高黨員及政府公職人員的意識形態工作水平,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不斷深化其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時刻準備應對微空間非主流意識形態的挑戰。另一方面,黨員干部及政府公職人員要熟練掌握微空間的應用,把在微空間傳播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當成自身應盡的責任,為營造良好的微空間輿論環境貢獻一己之力。
二是要建立完備的微輿情管理體制機制。首先,必須形成一個統一領導和指揮的體制機制。微空間輿情事件一旦出現,應立即明確主管部門、主管領導及其責任,統一指揮、統一領導輿情應對工作,堅決杜絕相互推諉的現象。對各部門的人力和物力進行集中統一領導,也有利于提高效率,抓得輿論先機,從而將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其次,要形成分級應對、分工協作的工作體制。我國政府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屬地管理和分級管理協調進行,這一基本原則同樣適用于微輿情的應對。在應對微空間突發輿情事件時,要根據事件的大小以及緊急程度,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同時要注意做好細致的群眾工作,盡量將微輿情所反映的問題化解在基層。再次,要形成部門聯動,優勢互補的微輿情應對體制機制。部門聯動是指微輿情應對各主體之間的聯合行動,即在做到有效溝通與協調的前提下,各部門積極配合形成步調一致、行動一致、口徑一致的狀態,同時發揮各個部門的優勢,齊抓共管,提高微輿情應對效果。
認真對待微空間輿論熱點事件,做到疏堵結合
對于微空間的虛假、有害、不良信息,何時該刪、何時該疏、采取何種辦法,需要相關部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對待微空間用戶的理性言論活動要合理疏導
判定微空間用戶的言論是否理性,需要微輿情“把關人”認真審視和研判用戶所表現出來的各種情緒和心理。自政府部門以及廣大領導干部紛紛進駐微空間以來,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選擇利用微空間這個平臺同領導干部進行交流和溝通,表達其對現實生活中具體問題的訴求。這對廣大領導干部來說,既是問政過程中廣開言路的機會,也是對其執政能力的挑戰。而如何做到按原則辦事又能全面兼顧絕大多數網民的利益訴求,需要相關責任人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而不是耳目閉塞,一心只關注“政績”,忽視廣大人民的呼聲。具體來說,要善于識別網民善意的提醒,調查核實網民的相關舉報,尊重網民理性的建議,并鼓勵相關司法、紀檢、監察等部門對網民提出的各種疑問進行積極回應,將政府執政的各個環節以微直播等各種形式向廣大網民公開,讓公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按照信息傳播規律,過分過濾信息可能會激發信息接收者挖掘被過濾信息的欲望,從而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加強對微輿論的疏導就變得尤為重要。
微空間有各種各樣意識形態的傳播,基本上可以歸為以下三類:一種是擁護黨的領導、宣傳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呼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傳播正能量的思想言論。一種是借助西方勢力或隱晦或公開攻擊社會主義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制造并傳播謠言,放大當前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制度缺陷,混淆公眾視聽的思想。對這些思想言論要敢于亮劍,有理有據地加以批駁,以正視聽。一種是宣傳非主流意識形態的思想,這種思想不會直接威脅到國家意識形態的安全,更多的是多種社會思潮及利益訴求的涌動,因此,應在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下,積極對其加以引導,使其為社會主義所用,為社會主義服務。
對待微空間用戶的惡性言論活動要果斷堵截
網絡具有匿名性,多數用戶可以自然地、不加掩飾地表達自己的真實觀點或者真實情緒。然而也因為這一特點,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以網絡微空間為渠道大行其事。正如前文所述,一些代表西方國家利益的群體,為了達到其顛覆社會主義國家統治的目的而專門注冊微空間賬號,大肆宣揚西方國家的優點和長處,經常指責社會主義國家暫時性的缺點和弊端,以圖引起公眾的不滿,影響社會安定。對于這樣的微空間用戶,依法采取相應措施,限制其發表不當言論。此外,還有一些商家為了博取廣大用戶的眼球,贏得更多的關注,以達到獲取更多利益的目的,在微空間頻頻傳發一些涉黃賭毒的有害圖片和視頻,嚴重侵蝕了人們的心靈。對于這些微空間賬號,相關部門也應毫不猶豫地刪除、封堵,及時切斷其與現實社會的聯系。最后,對于那些為了個人私利,在微空間發布一些涉嫌誹謗他人或者虛假信息的微空間用戶,應該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對其發布的內容進行刪除并對其進行法律制裁,以實際行動來規范微空間用戶行為。
以多重思路和手段為保障,推動微空間有效治理
復雜的物質世界在質變和量變的不斷交替中發生變化,其中,量變是質變的基礎,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也分為良性質變和惡性質變兩種。保持事物的相對穩定并推動其良性質變是人類追求的目標。微空間的輿論變化由于傳播便捷、傳播人員眾多且差異巨大而尤其突出。保持微空間的相對“穩定狀態”,使其向國家主流意識形態方向發展是我們的目標。為此,需要從多種視角出發,運用多種手段來引導微輿論,從而使微空間形成穩定的輿論秩序,朝著利于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方向行進。
具體看來,微空間的信息傳播面臨著各種復雜的局面。各種思潮和主義充斥微空間,擾亂了網民的思想,破壞了微空間的良好秩序。為了有效地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我們需更敏銳、更細致地深入研究,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提高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吸引力、融合力、創新力、凝聚力,進而使國家主流意識形態能夠更好地引導微空間輿論。為此,我們可以運用法治、道德、行政、市場經濟等思維和手段對微空間中的思潮和主義進行有效的引導、整合和治理。
運用法治思維和手段對微空間進行治理。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響亮號角,為我們做好微空間輿論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啟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去解決微空間中的復雜問題,可以最大限度地獲得共識、體現公平正義,維護微空間中的良性秩序。
運用道德思維和手段對微空間進行治理。從某種程度講,由于一部分人缺乏必要的道德觀念,微空間已經成為虛假信息的集散地、暴力情緒的宣泄地、違法行為的新生地、娛樂至上的狂歡地等。運用道德思維和手段對微空間進行治理,要構建道德有序的微空間話語體系,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微空間網民的道德素質。通過制定完善的網絡道德與倫理規則,大力倡導文明微空間活動,讓積極向上的健康文化占領微空間主流陣地。
轉變行政思維和手段對微空間進行治理。政府對微空間的高效治理,要依靠建立完善的“微”制度和有效提升微空間的治理能力和技巧來實現。要充分利用我國政府的資源、資金和頂層設計等優勢,積極轉變行政思維和手段,主動完善制度、公開信息,有助于高效解決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引導微空間輿論的現實問題。
運用市場經濟思維和手段對微空間進行治理。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們一直在進行市場化的改革,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更加確定了國家未來改革的方向。市場經濟可以把社會資源優化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從而對社會各個方面產生重大影響,當然也包括虛擬的微空間。微空間的運營和發展,也是在市場經濟和利益的驅動下進行的。中國的幾大社交媒體運營商、一些微空間大V都是以盈利為目的。因此,政府要善于抓住利益的把手,運用市場經濟思維去規范微空間中的輿情發展方向,確保國家意識形態安全。
重視微空間的民意,分析微空間的輿情導向,研判微空間意識形態風險,是目前擺在黨和政府面前的現實任務。黨和政府應從宏觀上把握微空間的傳播機理、傳播過程、傳播思考和研究,從而做出更加正確的決策,提供更加科學的方法論指導。
【本文作者為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本文系2018度國家社科基金“全球治理與國家治理”重大課題專項(項目編號:18VZL018)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周濱:《“微博問政”與輿情應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2]楊興坤:《網絡輿情研判與應對》,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3年。
[3]楊興坤:《政府輿情應對工作十大原則》,《改革與開放》,2014年第7期。
[4]趙惜群、黃蓉:《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長效機制的構建》,《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期。
責編:董 楠 / 羅 婷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