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年發展的根基在于人民,青年成長成才須臾離不開人民。新時代中國青年重任在肩,道路在前,心中有信仰,腳下就有力量,這不變的信仰,就是人民立場和人民情懷。青年站穩人民立場,意味著要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樹立造福人民的奮斗目標,永葆對人民群眾深沉樸素的熱愛。
【關鍵詞】青年 人民立場 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黨歷來關心青年發展,注重發揮青年的力量,重視對于青年尤其是青年學生的激勵和引導。2020年5月,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寄語新時代中國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樹高千尺必有根,水流萬里也有源。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場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根本政治立場。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成長于社會主義中國的大地上,青年學生的發展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須臾不可分離。
新時代中國青年為何要站穩人民立場
立場問題在根本上解答的是“為了誰”的問題,只有明確“為了誰”,才能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中國共產黨自創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增進人民群眾福祉,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懈追求的目標,人民群眾是我們開展各項事業的不竭力量之源。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無論是個體的發展還是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勞動創造。
站穩人民立場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基石。個體必須借助一定的現實條件,才能生存和發展自身。青年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賴于人民群眾創造的豐富生產生活資料,青年學生的學習內容來自于人民群眾創造和積累下來的精神文化財富。飲水不忘挖井人,唯有感恩國家和人民的無私饋贈,保有報答人民的赤子情懷,才能使腳下的路走得更為堅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青年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投身人民的偉大奮斗”,“青年的人生目標會有不同,職業選擇也有差異,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離開了祖國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賞都會陷入越走越窄的狹小天地”。同人民一起奮斗,青春才能亮麗;同人民一起前進,青春才能昂揚;同人民一起夢想,青春才能無悔。新時代中國青年正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建功立業的寶貴人生際遇,也擔負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時代使命。成就偉大事業,需從小事做起。在工作學習的各個方面,青年都需深刻領悟愛戴人民、立身為民的道理,把個人才學與廣闊的社會生活聯系起來,把自己的工作與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將個人發展置于更加宏闊高遠的社會圖景和歷史畫卷中。這樣,自己在學習生活中就會不斷打開視野,錘煉品格,心智就會變得更加成熟,胸懷就會變得更加寬廣,意志就會變得更加頑強;就不會局限在一方狹小的天地里孤芳自賞,就能逐漸體味出學業、職業的神圣使命和無限價值,進而敬畏學問,敬畏職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青年站穩人民立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學生是青年群體中的重要力量,肩負著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時代重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乘風破浪,迢迢乎遠矣。中國夢的實現是一項艱巨的歷史任務,身處新的時代境遇,青年學子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中國夢的實現,不會一蹴而就,它有賴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每一項事業保質保量的完成,有賴于青年群體踏踏實實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青年學生唯有堅定人民立場,才能清楚自己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才能知道自己的奮斗是為了誰、依靠誰,從而堅定地走在新時代的新長征路上。
新時代中國青年站穩人民立場的內在意蘊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公開宣布,“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直接表達了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對于人民立場的理解。立足新時代,站穩人民立場就是在實踐中體察、關懷、依靠和造福人民,堅持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各項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立足人民群眾來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建立起與人民群眾堅不可摧的深厚情感。作為國家建設事業未來的中堅力量,青年學生必須強基固本,厚植人民情懷。具體來說,新時代青年學生站穩人民立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蘊。
第一,人民至上,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無論在什么時代,人民群眾都是一個國家的根基。根基穩固,國家才能安定,個人才能擁有發展自身的機會和環境。離開了群體的個人,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切發展都無從談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時代,青年學生要牢牢樹立人民至上的價值觀念,在復雜多樣的價值選擇中站穩腳跟,將體現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社會發展根本方向的價值觀念作為自身價值判斷的依據,將個體價值的實現與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緊密結合起來。堅定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
第二,立業為民,樹立造福人民的奮斗目標。滴水匯入河海,方能波濤萬頃。星火聚成光焰,才能莽莽燎原。個體的拼搏奮斗,必須融匯于歷史前進的浪潮,才能形成無往不前的大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唯有懷有匡世濟民的理想愿望,才能使個體的生命熠熠閃光。只要為人民的事業而工作,就能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就能擺脫低級趣味和短暫滿足,超越物質享受和個人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當代青年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我們面臨的新時代,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代,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關鍵時代。廣大青年既擁有廣闊發展空間,也承載著偉大時代使命。”廣大青年學子站穩人民立場,就意味著樹立為人民而奮斗的目標,在理想的指引下篤實前行,在服務人民、造福人民的事業中綻放青春之光。
第三,飲水思源,永葆對人民群眾樸素深沉的熱愛。都說圣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一個人的判斷、抉擇和行動,有時并沒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只是出于心底最樸素和真實的情感。熱愛人民,就是這樣一種與生俱來、流淌在血液中的情感。艾青的詩句總是令人感動,“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熱愛人民,就是把人民當親人,將人民放在心底最柔軟的地方,以無我之心,做為民之事。熱愛人民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眷戀,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企盼;是毛澤東同志在開國大典上深情高呼的“人民萬歲”,是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的那句“我們是人民的勤務員”。青年學生要有飲水思源、懂得回報的感恩之心,懂得現在的幸福生活有賴于國家和人民的賜予,深情關懷人民,永葆赤子之心。
第四,體察冷暖,保持同人民群眾深厚的血肉聯系。唯有走近,方能了解,唯有了解,才能有所作為。要實實在在地為人民作貢獻,必須以對人民現實境遇的全面了解和深切感知為前提。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人民的事無小事,事關民生,每一件都要重視。所謂仁者愛人,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系民生疾苦,讓改革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就是新時代共產黨人不變的使命與擔當。躲進書齋成一統,兩耳不聞窗外事,忽視和脫離人民群眾,是無法建立、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青年學生正處于求學成長的關鍵期,不僅要向書本學習,而且要向實踐學習、向人民學習,加深對世情、國情、社情、民情的認識,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
第五,依靠人民,尊重和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性。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五湖四海千百萬人民群眾匯聚起來,其力量之巨,足以改變歷史的進程。必須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要始終不忘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陜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和滋養了延安革命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是543萬老區人民用小車推出了淮海戰役的勝利。歷史一次次證明,只要重視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聚民心、匯民智,就能創造千秋偉業。新時代青年學生須牢牢秉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尊敬人民、愛戴人民、將人民群眾奉為自己的老師,與人民一道,共同創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圖偉業。
青年站穩人民立場,不是掛在嘴上的一句口號,需要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
青年學生是社會中最具活力也最可塑造的一個群體,他們的價值觀念,代表了未來社會的價值觀念。青年學生能否站穩人民立場,決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根基是否穩固。站穩人民立場,不是掛在嘴上的一句口號,需要化為腳下實實在在的行動。
第一,樹立以人民幸福為己任的遠大理想。歷史上,一切光耀千古的偉人,無不是以天下為己任。青年時代的馬克思立下誓言,為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奮斗終生。1835年秋天,17歲的馬克思在中學畢業論文中寫到,“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馬克思的一生顛沛流離,歷盡坎坷,卻始終一往無前。正是這個青年時代確立的高遠目標,引領他一生忘我工作,對理想忠貞不渝。這個偉大的奮斗目標,將永遠閃耀在人類歷史的星河。我們再將目光投向近代中國,一百年前,爆發于民族危難之際的五四運動孕育了偉大的五四精神,它指引著一代代青年學子與國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縱觀中國近現代青年運動史,不難發現,每當學生運動緊密聯系人民群眾、符合人民愿望的時候,它就越能促進國家、社會和青年學生自身的發展進步;而當學生運動迷失方向,與人民的心愿和歷史的選擇背道而馳時,它就像一艘無舵之舟,只能將青年引入晦暗的深淵和泥沼。青年學生處于人生選擇的十字路口,不加審慎就會偏離軌道,唯有悉心守護為人民建功立業的初心,樹立以人民幸福為己任的理想,才能把握成長成才的正確方向,人生的航船才能行穩致遠。穿越時空,仰望偉大的革命導師,重溫偉大的五四精神,青年學生需謹記:立志要趁早,立志需遠大。應當在學生時代樹立起為人民而工作的理想,涵育家國情懷,追求高遠的人生境界。
第二,將人民立場貫穿于日常學習生活中。“廣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塊玉,要時常用真善美來雕琢自己,不斷培養高潔的操行和純樸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為高尚的人。”青年學生的主業是學習,適逢一個偉大的時代,更應該珍惜韶華,潛心讀書,勤勉創造。在大學校園里,文、史、哲、理、工、農、醫……學科門類多種多樣,實際上,在各個專業的學習過程中,都存在著一個堅守人民立場,明確“為誰學習”的問題。人民立場不是一句空洞的教義,而是體現于實際行動當中。每個學科的學生都可以在自己的領域發揮特長,運用所學知識造福人民,用自己的方式踐行人民立場。具體而言,青年學生應當首先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培養歷史思維和哲學思維,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進而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埋頭鉆研。唯有如此,個人的探索才不會偏離航向,個人的能力才會發揮積極的作用。當下,我們也注意到,的確有少數青年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目標偏移,僅僅將專業學習視為個人發展的手段,將個人奮斗與人民利益割裂開來,這種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注定其難以擁有開闊的人生格局。青年學生站穩人民立場,就必須超越個人本位的狹小天地,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去把握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個人與歷史的關系,將個人的奮斗置于集體、置于全體人民之中,去理解和追尋人生發展的意義,在廣闊的時空坐標系內找準人生發展的定位。
第三,關鍵時刻自覺捍衛人民利益。站穩人民立場,有時意味著風險和犧牲,意味著將個人置于險境,只為守衛更多人的平安。歲月不會總是風平浪靜,特殊境遇呼喚特別擔當。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涌現出一大批可親可愛的青年志愿者,他們前一秒還在讀書,后一秒就走出了家門。危難當頭,青年學生與廣大人民一道,精誠團結,履險如夷,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后”,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后”甚至“00后”。這場戰“疫”使得全中國的青年學子迅速成長,曾經,他們是被呵護的一代,如今,我們欣喜地看到他們保家衛國的樣子。無論是趕回家鄉同父母并肩作戰的學子,還是熬夜創作英文抗疫演講視頻的學生,還是義務為援鄂醫護人員子女補課的大學生,還有那千千萬萬平凡樸實的學生志愿者,每一個社區、村屯都有他們的身影?;赝袊鴼v史上,從戰爭年代到和平歲月,中華民族走過了無數艱險時刻,在這個過程中,獻身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青年學子不計其數。從抗日戰爭的奔走吶喊到抗美援朝的投筆從戎,從98抗洪搶險到汶川大地震的救援,所有的關鍵時刻,我們都能看到青年學子的身影,所有的危難險阻中,都少不了青年學子的奉獻和拼搏,他們以無私忘我的付出詮釋了人民立場的真諦。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危難和險境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修為,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自覺捍衛人民群眾的利益,就是青年學生站穩人民立場最突出的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中國青年:“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使命正在召喚。重任在肩,道路在前,心中有信仰,腳下就有力量。這不變的信仰,就是人民立場和人民情懷。新時代青年學生站穩人民立場,就是用一輩子的真情奉獻,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胸懷凌云壯志,鑄就大寫人生。
(作者為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張一葦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致全國青聯十二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六大的賀信》,新華網,2015年7月24日。
②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9年5月1日。
③《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⑤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新華網,2018年5月3日。
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責編/趙橙涔 美編/陳琳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