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廣大教師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嘔心瀝血,默默奉獻,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作出了重大貢獻。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全黨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為新時代師德建設指明了方向。在國家發展的新時代,在大力倡導教育改革的今天,廣大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加強師德建設,在“培養什么人”教育的首要問題上盡顯丹心本色,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自己的力量,以此錘煉新時代人民教師高尚師德。
丹心育桃李,大愛孕師德。走進北京市東城區回民小學,在和鮑宇紅校長交流新時代師德建設時,我們感受到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老師們始終永葆丹心不變色,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新時代鑄就師魂的核心價值觀;在具體教育實踐中,每一個老師在“用愛為多彩人生奠基”育人理念的指引下,丹心向陽寫就人民教師的育人春秋,奏響了新時代立德樹人的動人樂章。在學校操場,當看到師生和諧靈動的身影,聽到孩子們歡快的笑聲,我們深深明白了回民小學育人團隊彰顯出的新時代鮮活生命的力量,丹心暖陽相映照,繪就了新時代文明傳承的最美畫卷。
永葆丹心不變色——是新時代鑄就師魂的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圍繞“培養什么人”教育的首要問題,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集中體現了我國教育的社會屬性是社會主義教育,必須體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總的要求,它旗幟鮮明地回答了社會主義教育究竟要“培養什么人”也就是“樹何人”的重大問題。
“作為一所具有三十多年辦學歷史,有著多次被評為市、區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光榮歷史的回民小學,我們必須時刻追問‘為誰培養人’教育的首要問題,這是回民小學教師的根本教育使命和宗旨,也是不忘育人初心的堅定信仰。”正如鮑宇紅校長所說,無論是1986年建校伊始,還是進入新時代,回民小學育人團隊面對有回、滿、壯等12個少數民族成分學生,隨著時光流轉,永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丹心不變色,傾情躬耕,以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
鮑宇紅校長分享師德建設故事
永葆丹心不變色,需要為人師者擁有深厚的教育情懷和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絕對忠誠。鮑校長告訴我們:“在家族中,我是第九個當老師的。大學、中學、小學都有我家人前輩的身影,從小學語文老師班主任到大學教授,從北京市優秀教師到全國勞模。從小的耳濡目染,他們給我引領了方向、樹立了榜樣,讓我知道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丹心和使命。而我的中學班主任李學廣老師,也是引領我走上三尺講臺的領路人。在李老師的引領下,我報考師范如愿以償地當上了一名老師。”從畢業到如今,從一名教師成長為學校管理者,鮑校長一直謹記前輩們的囑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尤其作為一名少數民族黨員干部,鮑校長在回民小學工作三十多年的時間里,深深扎根民族教育的沃土,揮灑智慧與汗水,收獲成功與幸福。她時時處處、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講團結,讓團結、互助、平等、和諧的種子扎根在老師和孩子們的心中。
正是如此,回民小學的老師們尤其是黨員教師以身示范,一直以來非常注重培育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和家國情懷:有結合“踐行雷鋒精神”的主題月活動,老師們帶領學生參加有益于社會的義務活動:有走進敬老院活動,以精彩的節目演出慰問孤寡老人,涵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高貴品格;有慰問貧困學生家庭活動,一份份微薄而飽含情誼的溫暖著心靈;有參加環境保護活動,在社區內撿拾垃圾、擦拭公共設施等等,讓孩子們懂得“愛我家園,美化環境,從你我做起”;有捐書活動,通過為貧困山區的學生捐贈圖書,將火熱的善心傳遞到他們身上;有精心組織的“童心看世界”活動,先后與多國開展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為同學們搭起了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感悟多彩的世界舞臺……期間,東城區英語學科中青年骨干教師張悅老師,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在中西文化比較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涵養家國情懷。同樣作為援疆教師,張老師的丹心之志就是用自己的專業素養和首都領先的教育理念去影響和幫助新疆學生,用自己積極的工作態度及教學風格去感染和助推新疆教師的成長。“選擇新疆,就是選擇用情丈量遼闊的邊疆,用愛滋養含苞的花蕾,就是用一片丹心為祖國和新疆教育迎來發展的春天譜寫詩行。”這是張老師飽含真情的流露。
永葆丹心不變色,不變的動力源自回民小學擁有堅強的黨組織。在黨支部書記鮑宇紅的帶領下,學校黨支部通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先后開展了中心組學習交流、黨員微黨課宣講、觀看紅色電影、參觀革命圣地、“同讀一本書,同宣一誓言”等各種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主題活動,讓黨員教師們在民族教育的沃土中,擔教育使命,揚君子之風。學校依托“師生大閱讀”工程,通過圖書博覽苑和各樓層開放式的閱讀區域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還開展了一系列閱讀活動,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教師心靈,雅正教師的言行舉止禮儀,培育教師的書香氣質,打造書香校園。“首都學習之星”郝濤老師,從2006年來到回民小學,對學校的學習氛圍感受頗深。無論是學科教師,抑或班主任,還是街道辦文教助理,她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實踐,豐蘊了新時代人民教師的深刻內涵!
永葆丹心不變色,一往無前勇戰“疫”。2020年初,面對突發的新冠疫情,學校積極響應“延期開學”的工作要求,全體老師彰顯了擔當的使命與情懷,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全面了解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全力做好家長溝通工作,勠力同心打贏這場人民戰“疫”。其中,體育組老師們積極行動起來,通過親身示范講解,向孩子們推薦了一些可行在家中開展的體育鍛煉活動,希望孩子們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黨員教師積極到所報到的街道社區參與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嚴守基層“戰疫”防線;全體教師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為學生開展“多彩五愛”課程,從“我愛祖國、我愛文化、我愛健康、我愛勞動、我愛健康”五方面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學校工會的倡導下,黨員、團員、黨派與老師們立即行動起來,參與到北京市溫暖基金會的“溫暖武漢”專項募捐活動,為打贏疫情防控戰貢獻自己一份力量……“一朝風月,萬古長空。當我們意識到肩負的責任與信念,無人置身事外,或許便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更加堅不可摧之時。我們可愛的老師們,在疫情面前毫無畏懼,通過電話、短信、班級微信群等不同方式,對學生居家學習生活進行指導和答疑解惑,讓孩子們在這個特殊時期成長為更好的自己!”鮑宇紅校長對于老師們那顆赤子丹心發自內心點贊。
“若是初心未改,多應此意須同。”教師的初心是什么?回民小學的老師們永葆丹心不變色的高度詮釋了“為誰培養人”的育人初心,使得在教書育人過程中讓不同民族的學生涵養家國情懷,堅持與祖國同行,以培養出一個個擁有“世界的眼光、民族的情懷”的多彩少年,彰顯了新時代鑄就師魂的核心價值觀。
丹心向陽寫春秋——是新時代立德樹人的動人樂章
“把教育當作事業,讓立德樹人寫就杏壇春秋”,這是回民小學育人團隊的真實寫照。采訪交流中,我們發現回民小學的老師們,無論是即將退休的老教師,抑或剛剛畢業的年輕教師,他們始終把自己的生命歲月緊緊圍繞“怎樣培養人”這項偉大的教育事業來追求,有著“人生為一大事業”的師德風范,奏響了新時代立德樹人的動人樂章。
教師把立德樹人作為寫就個人事業春秋的根本遵循,既要著眼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德行修養,也要著眼于提升綜合素質和能力,從根本上解決“怎樣培養人”的時代之問,關鍵是進一步培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人才。一直以來,回民小學的老師們將教科研作為事業發展的生命線,堅持“大課題重點抓,小課題細致抓”的原則,在抓好市、區級課題的基礎上,認真抓好學校特色小課題研究工作,基于深度教研,促進深度學習。學校還不定期給每位教師創造展示機會進行校級經驗交流及外出學習匯報等活動,回校后要利用校本培訓時間對學科教師或全員教師進行培訓,產生一人學習、多人受益的效應。“我最大的體會是,在學校搭建的各種平臺上,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豐富自身的底蘊,傾情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積淀方法,摸索經驗,在活動中歷練,才能促成自身的專業成長。要想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現,沒有捷徑,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地去學習,去探索,去實踐,去思考。我的教育事業,我必須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學工作,必須腳踏實地地學習研究,才能在自己的專業素養上成長起來。”陳潔老師如是說。
同時,學校積極發揮骨干教師傳、幫、帶的作用,通過“名師”工程,提升不同層次教師能力,發揮名師、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帶動了蘆平、王博文等一批青年教師的成長。采訪中,蘆平老師告訴我們:“畢業后就來到了回民小學的十年間,我從一名無知懵懂的大學生,逐漸轉變角色,轉變身份,進入到語文教師以及班主任的工作中,在剛入職的幾年間,學校為青年教師搭建各種學習交流的機會和平臺。我的師傅馬晨老師,在教育教學方面,為我指引方向,引領我成長。現在,學校還把信息員的重擔交給了我,我一定不辱使命,做好學校宣傳工作,為學校的教育品牌助力。”青年教師王博文老師,在老教師的指導下,他嚴格要求自己,自我充電學習,在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用他的話說,“雖然工作資歷依舊尚淺,但是在老教師的精心呵護下,在與學生朝夕相處中,我依舊在摸索語文教學方法的道路上小有所得。驀然回首,仿佛依稀還能看見三年級接班時,孩子們善學樂思的面孔;春去秋來,我欣慰的是,孩子們對于語文學習,依舊是那樣勤學好問,并未隨著似箭光陰而有所淡漠。”話語間,我們看到了回民小學青年教師一片丹心向陽開的育人風骨。
情灑杏壇,丹心向陽寫春秋。回民小學的老師們在“深耕課堂”中滿腔熱情,以民族知識為切入點,真正做到育人教書,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學之獨特風格。從2003年來到回民小學的陳京晶老師,在近20年的時間里,她的數學課不僅受到學生的歡迎,而且很好地探尋到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有效滲透德育之道。我們看到,她在講解對稱圖形的時候,借機滲透民族團結一家親,一個人的力能是渺小的集體的力量大;在講解《年月日》時,結合祖國一天24小時的變化,讓學生們感受到偉大祖國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活情景。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教師,徐娜老師坦言:“在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中,我一定要把學科德育發揮到淋漓盡致,加大師生間友善的情感交流,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營造一個熱鬧的氣氛,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知識。”而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的高度重視,讓徐老師更是堅定了信心和充滿希望,在多彩的育人天地自覺地做好為師的表率、成為讓學生喜愛的人,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更好擔負起新時代賦予人民教師的重任!
“三尺講臺任馳騁,一塊黑板寫春秋。衣帶漸寬終不悔,一片丹心育英才。選擇教育,我無怨無悔,任歲月更迭,任青春的紅顏悄悄逝去,我將永遠守候教育,守候未來!”這是回民小學老師們共同寫就教育春秋大業的心聲。他們淡泊、寧靜、處變不驚,即使身處紛呈復雜的社會,依舊以對自己的教育事業的持久信仰作為立德樹人的現實追求。
丹心暖陽相映照——是新時代文明傳承的最美畫卷
新時代,教師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普通“教書匠”,而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切準時代脈搏、關注社會變革的“大先生”。教師要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的能力和引領社會風尚的擔當,同時積極建構良好的師生關系,成為人類文明的傳承者。走進回民小學,我們發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家校之間是相互互動的,教學相長,學學相長,是“尊重包容、以人為本、基于愛源、多元發展”的生動實踐,猶如向日葵和陽光相互映照一樣,在能量相互傳遞中繪就了一幅新時代文明傳承的最美畫卷。
丹心暖陽,幸福起航。面對中華民族文化羼雜交融以及多民族的師生,回民小學的老師們以自身的教育智慧全力營造尊重與包容的育人氛圍,不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開啟了多彩人生幸福航程。每天早晨的校園里、教學樓走廊里的老師們,一絲不茍,學生的衣食冷暖,他們必關心,每天在教學樓的各樓道、食堂巡查,全力保障干凈、整潔,觀察孩子們的所求所需。面對不同民族學生的風俗習慣,他們更是細心周到,大到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小到飲食習慣,讓孩子們感受到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溫暖與愛……具有多年班主任經驗的郝燕娜老師,總是帶著一張陽光般的笑臉,和學生打成一片,平易近人,良師益友,很多頑皮的孩子在她的鼓勵下變得文明有禮、開朗好學,班集體呈現出了一股濃郁的互助互愛之風。同樣是班主任,郭宏艷老師根據低年級特點,從良好的行為習慣入手,以身作則,每次進教室都先往地上看一看,撿一撿,整一整,孩子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在養成良好習慣的同時,心態陽光,學習積極,有些孩子受其影響,努力克服自身缺點,揚起了自信的風帆……正是回民小學的老師們用溫暖和煦的陽光照亮孩子們前行的路,并激勵孩子們同樣以向陽的姿態溫暖社會與他人,實現了“亦師亦友,相互映照”的美妙境地,從而營造了一座師生共同成長的樂園。
學校師生參加東城區第十屆民族團結教育周主題活動
溫暖有愛,塑造新人。在回民小學,丹心向陽的溫暖遠不止于此。他們傳承孔圣人“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價值觀,認為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自然且獨特的,將愛化為耐心而溫暖的守候,放低期許,放慢腳步,陪孩子度過美好的童年時光……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東城區優秀班主任張迎老師深以為然。她說道:“3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深深明白,要用心發現每一個獨特生命的與眾不同,是最溫暖而堅定的力量。”正如張老師所言,在她的班級每一個學生都是平等的,對于學困生給予特殊的“關照”,循循善誘,讓他們感受到重視與信任,享受成功的喜悅。面對特殊需要的孩子,從英語教師到語文教師,再到班主任,杜麗老師在融合教育方面有自己的獨特“妙方”。在深入學習中,她根據特殊需要學生的個別化成長路線為主線,為班級一個特殊孩子積極創設良好的融合環境,給她創造了一個平等受教育的氛圍,用“陪伴”和“溫暖”孩子不斷茁壯成長,讓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在文明傳承中得以實現。
“丹心暖陽,相互映照。在相親相愛一家人的回民小學大家庭,我們必須做到尊重和包容每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方為育人之本。對于老師,我們要做到情通理通心通業通,尊重教師、依靠教師、服務教師、成就教師;對于學生,我們要做到用大愛潤澤每個生命的成長,靜待花開;對于家長,我們要做到耐心、細心和用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鮑宇紅校長如是說。由此可見,丹心暖陽相映照,回民小學的老師們才有教育的風華、幸福與擔當,不斷書寫著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蓬勃生機與大家風范,繪就新時代文明傳承的最美畫卷。
師德,是師者的標志,是教育者的高志;丹心,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內生動力。今天,我們聽著“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那曲膾炙人口的《紅梅贊》,走出濃郁穆斯林風格的校園,回望那一個個生動的師者形象——他們將學生當作生命的禮物,用自己的言談舉止響亮地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新時代教育之問,用尊重與包容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多彩的教育王國,以潤澤每個生命多彩成長,培育民族希望,呈現了回民小學新時代師德建設最美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