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為棋盤星作子,北斗光華耀太空。7月31日上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京舉行,這標志著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偉大事業催生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偉大事業,堅持不懈的努力孕育了“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今年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受疫情沖擊、洪澇災害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更加需要大力弘揚“北斗精神”,跨越前進道路上的“婁山關”“臘子口”,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打好主動仗,以自主創新破解瓶頸問題。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國始終堅持自主建設、發展和運行北斗系統,攻克了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16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500余種器部件國產化研制,實現北斗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實踐證明,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牢牢牽住自主創新的“牛鼻子”,才不會被人“卡脖子”。創新沒有止境,夢想沒有極限。當前,國際形勢日趨復雜,我國在芯片、光刻機等重要領域,一些科技企業發展面臨困境。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健全科技人才培養體制,實現更多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依托“5G”、“互聯網+”等平臺,促進新模式、新業態企業加快發展,奮力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建好大格局,以開放融合抓搶發展機遇。北斗系統秉持“開放融合”研發理念,鼓勵開展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提倡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開展兼容與互操作,相關產品已出口1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仰望星空、北斗璀璨,可以預見,隨著中國衛星導航系統更加健全和完善,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牽手北斗,為本國人民謀福祉。因此,要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在同世界各國共享科技發展“盛宴”中,貢獻越來越多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帶動各行各業協同發展,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提升國際話語權,書寫人類命運與共的嶄新篇章。
畫好同心圓,以萬眾一心凝聚攻堅合力。“人心齊,泰山移。”59顆衛星,每次發射,都是一個系統工程,每一步都需要凝心聚力,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團結協作,廣大科研人員合奏了一曲大聯合、大團結、大協作的交響曲,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領先”的跨越式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敲打打就能實現的,更加需要同心同德、團結奮斗,共筑中國夢的最大同心圓。當前,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已進入倒計時,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動搖,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一盤棋”意識,勇挑重擔子、敢啃硬骨頭,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千方百計抓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帶領群眾化危為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
當好工匠人,以追求卓越鍛造過硬本領。“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追求卓越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價值追求,“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這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發展的初心和理念,它的衛星壽命大于10年,定位精度優于10米,授時精度優于20納秒,各項性能指標世界一流。新征程上,我們將會面對許多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拍腦袋決策”“粗枝大葉”等做法,必將被時代所淘汰。黨員干部要培養塑造“工匠精神”,把細致、精致、極致的工作標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干一行、鉆一行、精一行,不斷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提高運用專業知識、專業方法、專業能力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好新征程上“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行家里手。(作者:陳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