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對世界經濟造成了沖擊,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加大。在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常態化、經濟社會運行逐漸回歸正常的背景下,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是應對世界經濟下行風險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戰略基點。因此,要更加全面認識實施更加積極全面的擴大內需戰略的必要性,把握好國內需求與對外貿易、國內投資與對外投資、供給側與需求側等關系,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關鍵詞:治理能力 擴大內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圖分類號】F72 【文獻標識碼】A
實施更加積極全面的擴大內需戰略的必要性
提高治理能力,實施更加積極全面的擴大內需戰略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十分迫切的任務。應當從全局角度,全面認識實施更加積極全面的擴大內需戰略的必要性。
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飛躍從經濟角度看,是以不斷提升的國內生產能力和消費活力為基礎的。新中國成立后,在一窮二白基礎上,經過老一輩革命家和全國人民的艱辛努力,我們初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們解決了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2020年我們也將兌現消除貧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有著十四億人口的東方大國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近代以來最具有歷史意義的跨越。從經濟和社會發展角度,這個跨越始終是以國內不斷升級的生產能力和消費能力為基本支撐的。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中危與機同生并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我們面臨的挑戰,不是一時的,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持久的,將伴隨民族復興整個歷史過程。
這種全面、前所未有的挑戰主要包括:
在國內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過程中,我們將面臨認知思維、能力水平、組織制度、體制機制、經濟結構、市場主體、營商環境、社會建設、人文素質、生態文明等各領域各方面全面、持續、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國際上,我們將面臨世界各國對中國對外貿易增量、經濟總量、政治影響、文化外溢、國防力量、文明程度、交往方式等的持續性認可、接受的考驗,對正在崛起的中國對世界格局影響和利益重新分配的持續性認可、接受程度的考驗。尤其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們還要面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的嚴峻考驗。
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我們將面臨具有主導權的西方發達國家對崛起中國對國際事務影響力和參與度的持續性認可和接受程度的考驗。
對中國自身而言,我們還面臨國際事務參與度的持續增大、相應承擔的國際責任,與自身的能力、財力、物力、資源匹配度的嚴峻考驗。除了國家層面的戰略布局之外,還有正在努力奔小康的國內廣大人民群眾對承擔國際責任和國際義務的認可,以及心理準備和心理調適問題。
我國內需增長潛力巨大,市場廣闊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城鄉差別、東西部差別大,城市化進程還有很大空間;與發達國家相比,人民的總體生活水平、人均消費水平還有差距,收入水平和消費潛力空間巨大;我們已經擁有1億多市場主體、9億勞動力和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類專業技能的人才,還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內生動力強,發展活力強,調控能力強,正處于新型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投資需求潛力巨大。開拓國內市場,擴大內需,不但相對容易,且具有穩定性、持久性,是經濟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基本盤”。不斷擴大國內市場,包括專門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口更多促進消費升級的商品,平衡貿易順差,也是穩定國際貿易、吸引國際資本投資、避免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華貿易摩擦升級的重要途徑。
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需把握好幾對關系
擴大內需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而是影響全局的戰略,應當把握并處理好幾對關系。
國內需求與對外貿易
在穩步推進對外貿易同時,應當用更大的力量擴大內需,使之成為我國經濟更加強勁的增長力量。改革開放之前我們的經濟發展是內需為主。改革開放之后,形成拉動國民經濟的外貿、內需和投資“三駕馬車”。這不僅是國內經濟結構發展變化的結果,同時也是世界貿易格局變化的結果。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居民消費結構單一,當時生活消費品大件主要是手表、自行車和縫紉機。1978年我國城市化率為17.9%左右,當年GDP僅為3645.2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為381元人民幣,外匯儲備僅為1.67億美元 。國家積累少,外匯少,居民儲蓄少,潛在內需難以成為現實內需,難以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而增加出口、引進外資和技術、擴大國內投資等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經過幾十年發展,到2019年底,我國的GDP已經達到99萬億,居民收入幾十倍增長。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0%,戶籍城鎮化率44.38%。住房、汽車、家用電器和信息消費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庭,生產消費市場和生活消費市場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地位。再加上中西部地區和廣大鄉村發展潛力巨大,因此內需已經成為并且將在未來長時間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另一方面,世界經濟貿易格局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主要經濟體出現了逆全球化潮流,一些國家和政府采取措施鼓勵制造業回流本國,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壁壘大幅增加,科技封鎖、產品圍剿日趨嚴重,造成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巨大障礙。這些因素在客觀上也迫使我們更多地擴大內需。從更長遠的視角,我國實現民族復興的過程也更加依賴國內的需求牽引和拉動。
國內投資與對外投資
兩種投資都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經濟活動。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包括吸引外商投資一直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近年來, 我國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此投入了巨量資金。由于以鐵路、橋梁、港口等“基建投資”為主體的“走出去”,其經濟政治效益的顯現需要一個較為長期過程,相對而言,進一步加大國內直接投資的力度,繼續吸引外國資金和技術投資,加大對中西部大型工程等基建投資,改善西部自然生態環境,大幅增加西部城市群以及居民的數量,加快增加國內居民的實際收入,尤顯迫切。形成穩定和諧繁榮發展的大西部,對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鞏固國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意義。
供給側與需求側
一般來說,需求側會引導供給側,沒有需求,供給就沒有方向;但是在特定情況下,供給也能夠創造需求,它能夠把隱形、潛在、未來的需求激發釋放,成為現實需求。改革開放后的較長時間里,國內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短缺,產品稀缺,供不應求,是典型的“賣方市場”,呈現短缺經濟的特征。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一般意義上的消費品供應充足,逐漸形成了買方市場,各種生產和生活商品琳瑯滿目,質量也有很大提升。一段時間內,國內對高端商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國內生產廠家卻難以提供。近幾年,我國通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適應和推動國家經濟的轉型,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消除粗放經濟和粗放發展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但對經濟轉型期至關重要,而且在長期發展中也是促進消費、引領消費的重要動力。因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實現隱形的、潛在的、未來的內需向現實的內需轉變的重要途徑,是經濟轉型升級、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條件。
生態圈與產業鏈
幾十年持續不斷的全球化發展,形成了世界經濟的生態圈和產業鏈。這種經濟的生態圈和產業鏈是世界分工與協作的自然選擇和不斷變遷的結果。一般而言,處在生態圈頂端和中端的發達國家和經濟體,同時也處于產業鏈的頂端和中端;處在生態圈中端和低端的發展中國家和經濟體,往往也同時處于產業鏈的中端和低端。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世界級跨國公司為追求效率、質量、價格、利潤的最大化,不斷把一些低端、中端制造業移至發展中國家,而發展中國家在經濟追趕的戰略中,也力圖把一些高端(頂端)的技術引進國內吸收消化。但是,生態圈頂端和產業鏈頂端的保持與反保持、爭奪與反爭奪的競爭異常激烈。中國必須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不斷克服這種阻力。
要在經濟生態圈與產業鏈中贏得發展優勢,我們至少要做到三點:一是必須徹底摒棄“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的方式,系統梳理并全面布局生態圈和產業鏈頂端技術。二是必須采取更加開放的政策和措施,吸引外國頂端人才和技術,并吸收消化,不斷形成、升級各類技術。三是利用我國巨大的國內市場優勢、人力資源優勢和工業門類較為齊全優勢,不斷孵化、培育、壯大能沖擊生態圈和產業鏈頂端的優勢企業,助力打贏各種遭遇戰和圍剿戰,引領我國產業不斷升級,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不斷進入產業鏈頂端,從而使中國走向經濟生態圈的頂端,實現科技強國、產業強國。
環境、健康與發展速度
發展不等于污染環境,保護環境、守護健康不等于不要發展。我們需要的是可持續的發展、環境友好型的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發展注入動力和吸引力。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告訴我們,“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步子慢了不行,發展是解決中國問題的根本途徑。發展既是擴大內需范圍、改善內需結構、提升內需層次的需要,也是將潛在內需轉變為現實內需的重要動力。但是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損害人民健康、讓社會埋單為代價讓少數人發財。良好自然環境和衛生健康既是發展的基礎也是發展的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再也不能走先污染破壞再治理的錯路,而要走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優美、人民健康之路。一個人沒有了健康就沒有了未來,自然環境失去了“健康”也沒有吸引力,一個國家和民族沒有了健康發展也失去了意義。我們應該記住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賽在清華經管學院2020畢業典禮視頻演講中的話:“新冠肺炎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教訓,而其中最重要的教訓是,健康不是奢侈品,而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基礎。”
提高治理能力,全面推進更加積極全面的擴大內需戰略
我們正堅定走在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必將面臨現存世界利益格局的全面的、長久的、持續的、嚴峻的、有時甚至是激烈的挑戰。中國作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國,國際利益的再分配是一個長期博弈的過程,各種力量的彼此消長及磨合、能力匹配及利益平衡、各方面的認可接受也將是一個長期過程。拿捏好這個過程,走和平崛起的復興之路,就需要將擴大內需上升到國家的戰略層面。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應該從全局而不是局部的,長遠的而不是短視的角度去正確認識和理解這一戰略,積極主動地、負責任地、全面持續地落實這一戰略。
提高把握大局能力,科學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制定和實施更加積極全面的擴大內需戰略,不是否定外貿的重要地位,而是在新時代全球大格局下對中國的外貿和內需關系進行再審視、再定位。在短時期內我們科技發展還不能全面引領世界的情況下,在美國長期仍然保持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實力全球第一的情況下,出于全球利益格局平衡的需要和我們自身的經濟科技實力的考量,我們難以很快地提升對外貿易尤其是對外出口總量。因此,要不斷提高我國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生產力水平和綜合國力,就必須在穩步推進對外貿易繼續增長的同時,大規模地擴大國內需求。
第一,提升穩定基本盤能力。近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我國強調“留得青山,贏得未來”,保住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基本盤,穩住內需基本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受全球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大宗商品市場動蕩。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凸顯,金融等領域風險有所積聚,基層財政收支矛盾加劇”。面對嚴峻形勢,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努力完成“十三五”規劃各項任務,就必須有底線思維,實行底線政策。中央已經制定“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六穩”政策,提出“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的“六保”任務。“六穩”“六保”工作是我們用時間換空間的正確選擇。
第二,提升補短板強弱項能力。制定有效措施,縮小城鄉區域間經濟社會發展差距,激發擴大內需動力。要研究補齊經濟社會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短板,破除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尤其是西部人口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資源布局長期滯后問題,社會領域公共衛生和公共教育過度市場化問題,人才培養和使用問題,干部政策的權責匹配問題,基礎教育資源和基本衛生資源布局不合理問題,等等。要盡快出臺有效政策,切實把短板補起來,把弱項強起來,提升擴大內需動力。
第三,提升把握“贏得未來”能力。一是要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善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二是要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步伐。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5月11日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中央還通過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開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立法相關工作,用法律的形式來保障開放政策。三是要推進法治國家建設。2020年頒布《民法典》,為建設法治國家提供重要法律支撐。四是要以新基建和新型城鎮化為主要內容,以市場化方式,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長的城鎮就業安家需求。五是要推動區域經濟和社會協同發展。以西部大開發和促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為重點,著力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中西部地區占全國三分之二多的面積,人口資源制約和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但是潛力巨大。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列舉了三十多項措施。西部大開發還應該以國家重大項目和骨干工程,來牽引和推動西部經濟和社會發展,促進人口聚集,發展和建設城市群,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和諧、人民安居樂業、長治久安的邊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贏得未來,至關重要的是基礎教育和基礎科研。為此必須進行相應的體制機制改革,加大投入,改善相關社會環境,提高教師、科研工作者、技術專家和科學家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讓他們能夠專注科研,安心工作。
第四,提高推動更加積極全面的擴大內需戰略落地生根的能力。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增強落實的主動性、創新性和持續性。主動性就是不等不靠,依據當地實際,千方百計地推出全面擴大內需舉措;創新性就是要敢于打破常規性條條框框,在符合中央總體要求和政策框架下,敢于和善于制定富有吸引力的本地政策;持續性就是一代接著一代干,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
鼓勵市場主體、社會組織和公民個體參與實施,這是擴大內需戰略落實到位的重要保證。首先,要研究內需方的主要范圍和主要內容。市場主體、社會組織和公民個體既是內需的需求方,同時又是內需供給的提供方。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是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者,但是在生產商品和提供服務過程中,它們又需要不斷更新的原材料和更為先進的生產工具,又成為商品和服務的需求者。簡單的再生產如此,不斷擴大再生產更是如此。公民作為群體是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機體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個體,在社會生產和自身再生產過程中又是消費主體的最重要和最活躍部分。其次,用市場機制激發內需主體的需求活力。進一步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吸收借鑒國際成熟市場經濟制度經驗和人類文明有益成果,加快國內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不斷釋放和擴大有效內需總量,使之成為牽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新一輪巨大動力。
【本文作者為原中央編辦電子政務中心主任】
責編:周素麗 / 王茂磊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